其實王嫂的話非常對,毒殺案已經是二十一年的事了,即使現在王嫂自己翻供說當年她誣陷了九姨太又能怎樣?根本沒證據能證明這事,物證和人證都沒有,萬家人或者西海國皇室隻是把這當做一個玩笑來看待。
安萍兒讀懂王嫂的心態後微微一笑,說:“我不需要證明什麼,我隻是想了解一下這樁年代久遠的案子而已。王嫂你說看到了我就相信你真的看到了,如果你說沒看到我也相信。那麼……”安萍兒用一個稍微長的停頓加重了語氣,問:“九姨太偷藏毒藥這事,你究竟是看到了還是沒看到?”
王嫂沒有馬上回答問題。看她那雙會說話的眼睛閃呀閃的,她應該是在做思想鬥爭、快速地思考著到底是說實話還是說謊話。
周遠良和安萍兒不著痕跡地交換了一個眼神。對於這樣一個要麼“是”要麼“不是”的問題居然還需要深思熟慮後再回答,看來王嫂當年真的是在誣陷九姨太了。而她現在之所以猶豫怎麼回答、沒有沿襲之前的謊話是因為被安萍兒刺激到了。
安萍兒從一進屋起就端著捕快的架子逼迫王嫂說這說那的,王嫂很是不爽,所以現在她很想把實話說出來、然後看安萍兒知道真相卻沒法證實的焦慮樣。反正事情已經過去二十一年了,人都死絕了,怕什麼?!
就在王嫂即將說出埋在心裏的實話時,忽然從屋外傳來一聲呼喊:“娘!我回來了!”門簾應聲挑起,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跑了進來,竄至王嫂身邊喋喋不休地說著:“娘!今天先生家有事,我們放假一天。我從學堂一出來就看到大哥的馬車了,我坐大哥的馬車回來的。”然後他轉頭衝著屋外喊:“大哥!娘在這!”
“來了!”門簾再次被挑起,一位俊朗青年走了進來。他進屋後看到周遠良和安萍兒一愣,轉頭問王嫂:“娘,有客人?”
王嫂點頭。
“小展,出來,看哥給你買了什麼好東西。”俊朗青年說著示意弟弟跟他去堂屋。
小展是個標準的小孩子,一聽說有好東西立馬就舍棄了他娘,顛顛地跟著他哥出去了。
雖然這兄弟倆從進場到退場用時很短,短到王嫂除了點一下頭以外沒來得及跟他們做任何交流,但安萍兒能感受到王嫂情緒上變化。之前那種鬥氣的感覺不見了,王嫂的眼神清亮了很多,反映出心態的平和。安萍兒知道功虧一簣,看來今天很難從王嫂這裏套出有用的信息了。
安萍兒的感覺很正確,王嫂確實在見到兩個兒子後瞬間改變了想法。看這個漂亮的捕快姑娘因破不了案而焦慮有什麼意義?萬一他們真的有辦法破了二十一年前的案子怎麼辦?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必要意氣用事。
“安捕快,我確實是看到九姨太在她的屋裏鼓搗東西。當時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隻是恍惚覺得有可能跟我家老爺被害的事有關,我就去報告了夫人。是夫人派人搜出來之後才知道是毒藥的。”
王嫂的這段話說得非常流暢,要麼是肺腑之言、要麼是練習過多遍的謊話。安萍兒傾向於後者。
雖然明知道今天很難有收獲了,但安萍兒也不是個輕言放棄的人,她還想再做一些努力。“王嫂,你回答一個問題耗時可是夠長的,如果不是兩位公子回來的話你是不是現在還不準備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