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找感覺(1 / 2)

周遠良讚同安萍兒的看法:王嫂有問題,關於安道長的死她肯定多有隱瞞。雖然周遠良和安萍兒都很確定這件事,但暫時卻無計可施。

換做是旁人的話也許會把王嫂帶回縣衙嚴刑逼供,但周遠良不肯這麼做。他審案子看重的是證據,人證、物證往那一擺,即使案犯拒不肯認罪他也能直接判。但如果證據不足的話,即使嫌疑人投案自首的話周遠良也要先問嫌疑人取得了證據再宣判。

刑訊逼供這事周遠良以前沒做過,以後也不會做。他認為嚴刑之下有可能會導致嫌疑人屈打成招,反而將真正的案犯給放走了。雖然中州國的刑律中給了縣令等審案者用刑的權限,但除了特殊情況以外周遠良是不會行使自己的這一權限。

什麼是特殊情況?例如,有兩個人密謀要去鬧市區砍人,沒有目標、見人就砍的那種。現在,其中一人被抓住了,另外一個人逃了,逃掉的那個人很有可能會繼續去執行砍人的計劃。時間、地點未知,數名無辜人的將要麵臨被砍的災禍。這種情況下周遠良是支持刑訊逼供的,把那個逃掉的人抓回來、保護無辜者是最重要的。

而日常的探案工作中不存在這種緊急情況。凶案已經犯下、被害人已經死亡,不存在其他無辜者即將被害的明顯提示,周遠良不支持這時再對嫌疑人使用刑訊逼供的手段。查證據、找線索、抽絲剝繭的破案也許會耽誤一些時間,但勝在準確,不存在嫌疑人扛不住刑具而違心招認的情況。

尤其是眼前的這個案子,二十多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不在乎再多耽誤兩天了。所以周遠良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把王嫂怎麼樣,最多也就像安萍兒那樣使用語言施加一些壓力、搞搞蒙騙什麼的。

不過呢,王嫂這人可不是好蒙騙的,安萍兒能從她那詐到已知的這些內容已經著實不易了。就這還是在王嫂措手不及的情況才成功的,想來改天再見王嫂時就沒這麼容易撬開她的嘴了。

安萍兒的思維路數跟周遠良還是蠻像的,此時她也在考慮相同的問題。“公子,這案子接下來怎麼辦?王嫂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再想從她那問出什麼話估計是不可能了。咱們怎麼辦?還有其它線索嗎?”

周遠良眼睛微眯,笑嗬嗬地對安萍兒說:“你剛才不是說了嘛,這倆天你一直是跟著感覺走。那既然已經走到這步了,那不如就繼續跟著感覺走唄。”

“……”安萍兒小嘴微張地看著周遠良,表示很吃驚,同時確認著周遠良是說真的還是開玩笑。

“不管安道長遇害的案子跟萬貫錢等四人被殺案是否有關聯,單憑屍身也能判斷出安道長已經死亡很長時間了。死亡時間長到二十年這種程度,從案發現場所能得到的線索已經不多,得到的那點線索也不一定有用沒有呢。況且咱們也不能確定那個夾層是案發現場,很可能隻是個拋屍地點。”

安萍兒回憶了一下廂房夾層中的情形,確實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至少暫時沒發現。

“在案發現場或拋屍地點找不到有用的東西,安道長久居的紫金觀也已破敗不堪,想得到物證太難了。人證的話……”周遠良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