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招婿(1 / 2)

安萍兒現在已經理清了思路,對周遠良提的這個問題有很合理的答案。“李家夫婦一直很想有個兒子,但卻先後生了三個女兒。大女兒自幼不討父母喜歡、三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所以在差不多五年的時間裏李淑敏一直都是最受父母喜歡的那個孩子,直到她弟弟出生。對於小孩子來講能得到父母的寵愛是非常重要的,而原本很受寵但後來不受寵了的孩子必定會非常傷心、失望,例如李淑敏。”

“你的意思是李淑敏因為嫉妒弟弟受寵才殺了他?”周遠良是獨生子,對於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沒有親身體會,他隻是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覺得安萍兒的這個推理有些匪夷所思。

安萍兒是獨生女,她也對兄弟姐妹之間的愛恨情仇沒啥切身感受,她隻是就事論事地進行推理。“公子,別忘了,那時李淑敏也隻是個七歲的孩子,她想問題的方式自然不會很成熟。當初她弟弟剛出生時她五歲,能感覺到父母將原本屬於她的寵愛都轉移到了她弟弟身上,那時,我猜李淑敏的應對辦法是努力搶回父母的寵愛。可是經過兩年的努力都沒成功,這時七歲的她終於明白弟弟得寵是因為他是男孩、而這是她跟她弟弟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周遠良認同安萍兒的這個看法。“嗯,這是個李淑敏無法改變的區別,她想重新得到父母的寵愛就得另外想辦法,例如讓她弟弟離開、消失。”

“李氏那時每天在院子裏照看弟弟,李淑敏自然知道。我懷疑李淑敏早就計劃好利用水井來讓她弟弟消失了,玩捉迷藏那天隻是時間剛剛好,否則的話在之後的某一天也會發生這場悲劇。至於不小心被李俊看到,這是李淑敏控製不了的了。”安萍兒眯著眼睛想了一下,說:“從李俊和李淑敏隻是互相愛慕、沒有任何脅迫的關係來看,我覺得李淑敏不知道李俊當時目睹了這事,而李俊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也許他覺得鄰居家死了一個小孩沒什麼大不了的,尤其這個小孩還如此招他所喜歡的那個女孩的討厭。”

“好,關於李淑敏當年殺害她弟弟的事,我表示相信,那咱們怎麼讓李氏相信呢?”周遠良開始考慮後續問題。“讓李俊去跟李氏說明此事、以弟弟的慘死驚醒李氏、讓李氏放棄為李淑敏背黑鍋?我不怎麼太抱希望。李俊不喜歡李氏、他喜歡的是李淑敏,我覺得他比較會希望借此事擺脫李氏、娶李淑敏為妻。”

“公子,如果李俊知道是李淑敏殺了他娘的話您覺得他還會想娶李淑敏嗎?他確實蠻愛李淑敏的,但他更愛他娘,否則當年也不會聽他娘的話舍棄妹妹娶姐姐了。”

“有道理。”因為李俊一直很明確地、咬牙切齒地恨著李氏,導致周遠良差點忘了李俊恨其實是那個他以為毒殺了他母親的李氏而不是作為他妻子的李氏。隻要能讓李俊獲知李淑敏才是那個真正的罪魁禍首的話,他一定會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