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平凡

《管子·全修》雲: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其表達的意思是培養人不是一朝一夕之易,不能急功近利,非長時久遠不可。這期間,除足量的能力、財力的嗬護外,更呼籲師者多以精力、心力、魅力相伴相依相隨。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鄧小平同誌也曾告誡: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胡錦濤同誌講: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習總書記擲地有聲的中國夢以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無不對教育寄予厚望,這需要全體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勤勞儉樸,用素質,用智慧,用奮鬥去堅守,方能圓夢。然而,僅憑一腔熱情、一時衝動不能顯效。對此,需要我們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甘於忠守教育,這個過程必然是平凡的,是不引人注目的,是太平常不過的。

教育需要平凡,此乃教育的屬性所在。

忠守平凡方能革故鼎新。忠守教育的尊嚴,忠守教師的職業責任、職業道德,彙聚校園正能量,當有一個良好的過程,必有一個不菲的結果。因此,我們的教育人理應竭力擔當,為中華民族的追夢、圓夢培育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築夢大軍。毛澤東同誌曾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從一個側麵說明人的發展、成長過程的不易。作為一名教師,其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其職責是巨大的,其過程是平凡而又繁重的。

有人曾把教師的育人過程喻為愚公移山,因為他要不斷地幫學生搬移橫在他們麵前的一座座大山。僅就現今背景下中小學學製而言,六三三學校教育,校園一分鍾,一節課,一學期,一學年,周而複始,多麼需要教師擁有十倍、百倍的耐力,堅守住一個沒有驚天動地、不需豪言壯語、缺乏轟轟烈烈的平凡過程。這也是一個人的成長、成熟、成功的漫長曆程賦予教育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使命。守住平凡,亦為精彩。守住這份平凡,必將迎來教育的彩虹,鑄就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夢。

在清貧中甘守尊嚴,於平凡中鑄就偉岸。教育人應為自己的平凡之舉大放其聲,書寫校園青春夢,傳遞校園正能量。守住平凡,必將收獲喜悅,收獲成功,收獲不平凡!

教育需要平凡,書中這些平凡的點滴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絲清新、一些溫暖,甚或一份感動。守住平凡,一定會折射出不平凡!我們因平凡而美麗,我們因平凡而快樂!我們因平凡而精彩!

平凡顯真情,平凡蘊真愛,讓我們堅守這份平凡吧!

彙聚校園正能量書寫實小青春夢愛心和責任成就未來雨露和陽光托起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