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科學鼻祖2(1 / 2)

上古時期——科學鼻祖2

天文學的先驅甘德

甘德,戰國時山東人。大約生活於公元前4世紀中期。先秦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我國天文學的先驅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編製者和木衛二的最早發現者。

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他與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甘德還以占星家聞名,是在當時和對後世都產生重大影響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創始人,他的天文學貢獻同其占星活動是相輔相成的。

我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農業生產和製定曆法的需要,我們的祖先很早開始觀測天象,並用以定方位、定時間、定季節了。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曆法有了較廣泛的發展和進步。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曆書》中說:

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

這裏的“疇人”係指世代相傳的天文曆算家。當時各諸國出於各自農業生產和星占等的需要,都十分重視天文的觀測記錄和研究。據《晉書天文誌》記載:

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擺灶,宋有子韋,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論圖驗。

這種百家並立的情況對天象的觀測以及行星恒星知識的提高,無疑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諸家之中,最著名的是甘德石申夫兩家。他們屬同一時期的人。

甘德與石申精密觀測金、木、水、火、土5個行星的運行,發現了5個行星出沒的規律。他們發現黃道附近恒星的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天文學水平。

相傳,甘德測定的恒星有118座,511個。甘德對行星運動進行了長期觀察和定時研究。他測出了木星的一個會合周期為400天,木星的恒星周期為12年,他還測出了金星的會合周期為587天,水星的會合周期為126天,火星的恒星周期為1.9年。

甘德的另一重大貢獻是,在公元前364年用肉眼觀測到了木星最亮的衛星——木衛二,比伽俐略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才發現木星衛星早了近2000年。

此外,甘德還著有先秦渾天思想的代表作《渾天圖》,以及《天文星占》8卷、《甘氏四七法》等作品。

[旁注]

恒星 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我們所處的太陽係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天文學家經由觀測恒星的光譜、光度和在空間中的運動,可以測量恒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和許多其他的性質。

渾天思想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宇宙學說。由於古人隻能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的想象,來構想天體的構造。渾天說認為全天恒星都布於一個“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則附麗於“天球”上運行,這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司馬遷 (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約公元前87年),字子長。生於西漢時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西南靠近龍門。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所著《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被後人尊為“史聖”。

[閱讀鏈接]

關於甘德是戰國時哪國人,有另種爭議。一說他是楚國人;一說他是齊國人。

其中,司馬遷說他是齊國人。《史記·天寶書》記載:“昔之傳天數者……在齊,甘公;……魏,石申。”

而裴駟《集解》引徐廣說:“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魯人。”張守節《正義》則稱:“《七錄》說:楚人。”

那麼,這是不是甘德的籍史有分歧呢?

其實,甘德本是魯人,在齊國為官或遊學,故稱“在齊”;魯國後為楚地,故又有楚人說。因為甘德的天文學成就主要是在齊國完成,所以他應是齊國學者。

戰國天文學家石申

石申,又名石申夫,公元前4世紀魏國人。戰國天文學家、占星家。

他著有《天文》8卷,與甘德所著的《天文星占》合稱《甘石星經》,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中的數據,因此,《甘石星經》在世界天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於石申對天文學研究作出的傑出貢獻,國際月麵地名命名委員會把月球背麵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石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