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即位,劉焯被重新啟用,任太學博士。劉焯精通天文學,他發現當時的曆法多存謬誤,多次建議修改。600年,他終於創製出了《皇極曆》,在天文學研究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在《皇極曆》中,劉焯首次考慮到太陽視運動的不均性,創立“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來計算日、月、五星的運行速度。推日行盈縮,黃道月道損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現的地點和時間,這都比以前諸曆精密。“定朔法”、“定氣法”也是他的創見。
這些主張,直至1645年才被清朝頒行的《時憲曆》采用,從而完成了我國曆法上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大改革。
力主實測地球子午線:劉焯之所以力主實測地球子午線,源起是我國史書記載說,南北相距500千米的兩個點,在夏至的正午分別立一根8尺長的測杆,它的影子相差一寸,即“千裏影差一寸”說。
劉焯第一個對此謬論提出異議,但當時沒被采取,直至後來,唐代張遂等於724年實現了劉焯的遺願,並證實了劉焯立論的正確性。
較為精確地計算出歲差:所謂歲差,就是春分點逐漸西移的現象,即假定太陽視運動的出發點是春分點,一年後太陽並不能回到原來的春分點,而是差一小段距離。劉焯計算出了春分點每75年在黃道上西移一度。而此前晉代天文學虞喜算出的是50年差一度,與實際的71年又8個月差一度相比。這個數值已經相當精確,在此後的唐、宋時期,大都沿用劉焯的數值。
由於劉焯所著曆書與當時權威人士太史令張胄玄的天文、曆數觀點多有不同,因此,嘔血而成的《皇極曆》被排斥不得施行。
然而該書提供的天文曆法在當時是最先進的,曆史證實劉焯研究天文學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後來的唐初的李淳風,依據《皇極曆》造出《麟德曆》被推為古代名曆之一。
劉焯的創見和一些論斷雖然在當時未被采納,但卻在後世被接受,或在他的研究基礎上發展、改進。因而他對科學的貢獻是不容磨滅的。
[旁注]
樂律 即音律。古代樂律學名詞是十二律,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鍾、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其定音方法,是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製。
經學 原本泛指各家學說要義的學問,但在我國漢代獨尊儒術後為特指研究儒家經典,解釋其字麵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學問。經學是我國古代學術的主體,其中蘊藏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是儒家學說的核心組成部分。
《時憲曆》 1645年頒行。正式采用定氣。時憲曆廢除把全年分成24份,據以確定節氣的平氣,正式采用以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為標準的定氣。這是我國曆法史上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大改革。近代所用的舊曆就是時憲曆,通常叫做夏曆或農曆。
《麟德曆》 唐高宗詔令李淳風所編的曆法,於麟德二年頒行。它以《皇極曆》為基礎,簡化許多繁瑣的計算,並廢止19年7閏的“閏周定閏”,《麟德曆》一直使用至開元年間,又出現緯晷不合的問題,開元十七年又頒行《太衍曆》。
隋煬帝 (569年~618年),即楊廣,一名英,小字阿麽。華陰人,即今陝西省華陰,生於長安。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後的次子。他在位期間,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後在江都被部下縊殺。
張遂 (673年~727年),即僧一行。生於唐朝魏州昌樂,即今河北省魏縣南;一說為邢州巨鹿人,即今河北省巨鹿縣。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唐玄宗時主持修訂曆法,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線緯度一度之長。他也是佛教密宗的領袖,著有密宗權威著作《大日經疏》。
李淳風 (602年~670年),生於岐州雍,即今陝西省岐山。我國古代科學家和曆史文化名人。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注解的《周髀算經》和《古算十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教材 。他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
[閱讀鏈接]
劉焯雖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卻因處世失當而被卷入一次朝廷衝突,被流放到邊關充軍。但他能跳出自己的災難之外來嘲諷自己。
隋朝侯白的笑話集《啟顏錄》中記載了劉焯這樣一段事:劉焯和他的堂侄劉炫都很有學問,因犯法而被捕。縣吏不知道他們是大學問家,全給他們上了枷鎖。
劉焯說:“整天在枷(家)中坐著,就是回不了家。”
劉炫說:“我也是終日負(婦)枷(家)而坐,就是不見婦。”
劉焯嘲笑了自身的悲劇,實際上就是戰勝了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