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智慧先民1(1 / 3)

上古時期——智慧先民1

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的上古時期。

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傳統農業已開始形成。為了發展農業,湧現了如鄭國、孫叔敖樣的水利專家。隨後人們發明了鐵犁鏵、鐵鋤、石磨等新農具,取代原來的木器和石器,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歐冶子將生鐵冶煉技術發揮到極致,鋒利寶劍橫空出世,震驚諸侯。鐵器的大量使用,也給手工匠人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出現了魯班這樣有數項發明的人物

從鄭國、孫叔敖、歐冶子和魯班身上,我們能感受到上古先民的不凡才智。

戰國時期水利專家鄭國

鄭國,戰國時期韓國人,戰國時期水利家。韓國水工。公元前247,受秦王委托修建從仲山引涇水向西到瓠口作為渠口。渠成後,大大增強了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鄭國渠開曆代引涇灌溉之先河,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

戰國末期,秦國崛起,東進中原,占領了周王室的舊地滎陽,陳兵於韓國邊境,韓國危在旦夕。

韓醒惠王設“疲秦之計”,想誘使秦國將人力財力用於大興水利,以解燃眉之急。於是派遣國內的水利專家鄭國星夜兼程,趕赴秦國讓秦王修建水利工程。

鄭國到了秦國後,立即向秦王蠃政獻上一條“富國強兵”之策。

鄭國對秦王說:“水害與水利本為一體,有水害需當治理,無水害可興辦水利。堵和疏的辦法,固然得之於治理水害,但是,同樣可以用於修堤築堤渠,引水澆灌。秦國無水患可治,卻可大興水利。關中沃野千裏,祗是雨水太少。關中東部是渭洛二水入河處,三水交彙,地下水位高,一經蒸曬,地麵出現鹽鹼,百裏茫茫,寸草不生。如果能修一條長渠,引涇水灌溉,幹旱自然解決。”

當時,秦國關中正遇到連年幹旱,軍用的糧草供應不足,秦兵無法繼續東進,秦王正為糧草而苦惱,鄭國獻上的策略正中秦王之意。

於是,秦王接受了鄭國的提議,不惜耗費巨大的資財,選精壯勞力,投入引涇工程。

接著,鄭國懷著非常複雜的心情開始主持修築這項巨大的水利工程。他暗自決定,不管將來形勢如何,一定要搞好這項工程。

作為主持此項工程的籌劃設計者,鄭國在施工中表現出傑出的智慧和才能。他發明創造的“橫絕”技術,使渠道跨過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攔入渠中,增加了水源。

同時,他還利用橫向環流,巧妙地解決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問題,表明他擁有較高的河流水文知識。

據現代測量,鄭國渠平均坡降為0.64%,這反映出他具有很高的測量技術水平,他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水利科學家,其科學技術成就得到後世的一致公認,後人們有“鄭國千秋業,百世功在農”的詩句稱頌他!

這條渠道的經行地區,經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考證,在《水經注·沮水》記載:

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邸瓠口,渠瀆東徑宜秋城北,又東徑中山南,又東徑舍車宮南絕冶穀水。鄭渠故瀆又東徑?

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又東絕清水,又東徑北原下,濁水注焉,自濁水以上,今無人。又東曆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徑原東,與沮水合。沮循鄭渠,東徑當道城南,又東徑蓮芍縣故城北,又東徑粟邑縣故城北,其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也。

在缺乏勘察設計和儀器的古代,鄭國憑借經驗和勇氣大膽設計,敢於引水北上。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廣大民工的辛勤勞動,於公元前235年竣工。

這條渠道的渠首設在瓠口,也就是後來的王橋鎮上然村附近,從渠首到注入洛河處,全長300千米,灌溉田地110萬畝。渠成後,畝收100餘千克糧食,關中之地成為沃野,大大增強了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水利大師,將此渠叫做“鄭國渠”。

在我國曆史上“鄭國渠”是一項開鑿早工程大施工技術高超的水利工程,它改變了關中農業區的麵貌,使八百裏秦川成為富饒之鄉。

[旁注]

滎陽 位於河南省中北部,鄭州西15千米,北臨黃河,是隸屬於省會鄭州的一個縣級市。滎陽曆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公元前 202 年秦朝置縣至 1994 年撤縣設市,已有2200多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