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智慧先民2(1 / 3)

上古時期——智慧先民2

冶金鑄劍的鼻祖歐冶子

歐冶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即浙江紹興。我國古代鑄劍大師。

他鑄造的一係列名劍,如龍淵劍、泰阿劍、湛盧劍等,冠絕華夏。在我國古代冶金術方麵做出了卓越貢獻,開創了我國冷兵器之先河。

歐冶子在少年時代,從舅舅那裏學會了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而且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所鑄的一係列名劍在我國曆史上熠熠生輝。

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龍淵、泰阿、工布3把鐵劍和湛盧、純鉤、勝邪、魚腸、巨闕5把青銅劍,它們在後世的許多文藝作品中大放異彩。

歐冶子的寶劍是為越王勾踐鑄造的。據《越絕書》記載,楚王勾踐命相劍家風胡子去尋找歐冶子,叫他製造寶劍。

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最後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他發現在兩棵千年鬆樹下麵有7口井,排列如北鬥,明淨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歐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鐵英,拿來煉鐵鑄劍,就以這池裏的水淬水,鑄成劍坯。

歐冶子爬山越水,千尋萬覓,在秦溪山附近一個山嶴裏找到亮石坑。發覺坑裏有絲絲寒氣,陰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異物。於是焚香沐浴,素齋3天,然後跳入坑洞,取出來一塊堅利的亮石,用這兒水慢慢磨製寶劍。

經兩年之久,歐冶子終於鑄成龍淵、泰阿、工布3把鐵劍和湛盧、純鉤、勝邪、魚腸、巨闕5把青銅劍,並把它們獻給楚王。

楚王勾踐見劍大喜,就賜歐冶子鑿成的劍池為“劍池湖”。從此,“龍泉”成為寶劍的代名詞,龍泉寶劍也名揚天下。

在當時,各個諸侯都有稱霸野心。歐冶子鑄成的寶劍,也在各諸侯的輪番角逐中歸強者所有。比如楚王就曾擁有泰阿劍。當然這是後話。

歐冶子鑄造的寶劍,是他在古代冶金方麵積極探索的成果。

龍淵、泰阿和工布,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如果鬆開,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一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一般。

這些寶劍之所以如此鋒利,是因為取鐵英煉鐵鑄劍,取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的緣故。

龍泉劍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數十道工序。

湛盧劍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所謂湛盧,就是清澈的樣子而有帶著黑色。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它就像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

據說歐冶子鑄成湛盧劍時,不禁撫劍落淚,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所謂仁者無敵。因此湛盧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東周列國誌》中寫了一個關於湛盧寶劍的故事:湛盧寶劍鑄成,越王視之為國寶。越國被吳國攻滅,吳王闔閭獲此劍。但有一天此劍忽然不見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邊突然發現這把寒光閃閃的寶劍。

相劍者入宮解謎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湛盧’寶劍,吳王無道,殺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殉其女,吳人悲怨,豈能得此劍?比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

楚昭王大悅:“此乃天降瑞兆也!”

可見,湛盧寶劍已成為預示國家興亡的神物了。唐朝“詩聖”杜甫有詩詠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曆代詩文提及湛盧的很多。

湛盧劍幾經輾轉流傳,據說唐時為薛仁貴獲得,後傳到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手中。嶽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不知下落。

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雖然無法確定是否為歐冶子所鑄,但作為同一時期的青銅劍,可以為考證湛盧劍工藝水平提供珍貴資料。

純鉤劍是考古隊在1965年挖掘春秋古墓時意外發現的,它的主要成分是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

據研究發現,純鉤劍劍身的黑色菱形花紋是經過硫化工藝處理的,劍刃的精磨技藝水平可同現代在精密磨床上生產出的產品相媲美。因劍的各個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銅和錫的比例不一。

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而純鉤劍青銅合金配比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花紋處含硫高,硫化銅可以防止鏽蝕,以保持花紋的豔麗。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純鉤劍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大約在1800度。

此外,純鉤劍出土時緊插於黑漆木製劍鞘內,在劍鞘的保護下,又處於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層中;並且它所處的環境與外界基本隔絕,這也是它沒有生鏽的重要原因。

純鉤劍無論從它的外形研製,還是質料搭配,都無疑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勝邪劍,異名“磐郢”。歐冶子鑄此劍時即認為劍中透著惡氣,每鑄一寸,便更惡一分,故名“勝邪”。吳王闔閭曾用它主持祭祀。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一種說法認為,魚腸劍之得名,就是由於它小巧得能夠藏身於魚腹之中。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幾乎能夠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複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曆史上的專儲刺吳王僚就是用的魚腸劍。另一種可能是魚腸劍為諸多名劍中十分小巧的一把,如短刃、匕首。

巨闕劍,是一種鋒利無比的劍。傳說歐冶子當年在造巨闕劍時剩下了一塊鍛造所用的神鐵,於是,他就用這塊神鐵,造就了一把匕首“龍鱗”。這把匕首,後來受用於朝廷之中,因太過鋒利,而被用於古時最殘酷的死刑“淩遲”。

巨闕劍鈍重非常,非天生神力者不能舞之,一旦會用,就會生出無比威力,有“天下至尊”之稱。因自古以來,鮮少有人能駕馭此劍,它的威力漸漸被世人淡忘。

以上所述,雖然有的未見正史,但從不同角度及一定程度上,是人們對歐冶子高超的鑄造技能的讚歎,也反映了我國金屬冶煉和鑄造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