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現金流、市場化進程和國企高管職務消費研究綜述
觀點
作者:黃斯斯
摘要:企業的現金流冗餘或者不足會引發各種與公司治理相關的問題,對企業發展、績效產生重要影響,而職務消費問題愈演愈烈,使得企業高管人員,尤其是國有企業,不再重點關注企業績效,而注重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夠滿足自身需求。我國現有研究少有將現金流和職務消費直接聯係在一起的,本文以我國製度環境為出發點,對自由現金流和職務消費關係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現金流 職務消費 製度環境
一、職務消費的相關文獻綜述
(一)職務消費的界定
職務消費即在職消費,是一種扣除正常所得工資或薪酬以後的報酬或者利得,大多數情況下它並不以貨幣的形式出現,是管理層履行其工作職責而發生的消費性支出所享有的一種福利。對於國有控股的企業來說,其最終控製人並非是股東,陳冬華(2005)指出政府對國企的行政幹預以及現行我國國有資產的管理體製導致職務消費的內生性,它是對國企高管在顯性激勵即貨幣性薪酬不能滿足高管人員的需要時的一種替代性選擇。2006年6月,國資委頒布了《關於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的指導意見》,以對職務消費進行具體的規範,建立完善的職務消費規章製度,嚴格控製職務消費水平。2012年2月,財政部、監察部、審計署、國資委四部門聯合製定《國有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行為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更加詳細地對控製職務消費作了規定,嚴格加強監管工作,明確職務消費的界限並要采取適當公開製度。
(二)職務消費的文獻回顧
目前,對於職務消費的形成原因,普遍地認為有代理觀、效率觀、管製觀三種觀點。
1.股權結構和職務消費。良好的公司治理機製可以提高企業績效,而公司治理機製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股權結構,股權結構又對降低代理成本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因此對於股權結構和職務消費的研究有很多,具代表性的有:Berle和Means(1932)認為,當公司的股東過於分散時,高管人員從中獲取的利益可能大於公司股東,這樣,高管人員會消極工作,增加了在職消費。繼Jensen(1993)提出大規模的董事會不如小規模的董事會的監督效率高後,Yermack(1996)、Ching等(2006)都對董事會規模做了相似的研究,都說明了越大規模的董事會越會失去有效的監管能力,從而使得代理成本偏高。夏冬林等(2004)指出隨著第一大股東比例的增加高管人員職務消費會相應減少;對於國資控股企業,職務消費與貨幣性薪酬有著負向替代作用,而對於非國資控股,則是正向互補作用。最關鍵的是,他們發現非國企職務消費率較國企高。陳冬華、梁上坤(2010)從正反兩方麵對職務消費的優缺點做了簡要說明,並指出職務消費具體發揮何作用還要取決於一定的約束條件,而股權結構正是其中之一,並驗證出股權製衡度與高管職務消費呈正相關關係,同時說明了財務杠杆、企業租金和地域性之對職務消費也有較為顯著的影響。
2.公司規模和職務消費。公司的規模往往能夠代表著這個公司的經營績效,李寶寶和黃壽昌(2012)提出可以將銷售收入作為公司規模的一個替代變量,因而高管人員在規模較大的公司是否也會追求較高的職務消費有相關學者進行了研究。Calvo和Wellisz(1979)、Rosen(1982)經過分析指出公司的規模與在職消費有著正相關的關係。Pattarin、Ilan和Zhang(2009)針對公司CEO薪酬披露角度,探討了CEO的職務消費的影響因素,發現當前和未來的淨資產收益率和職務消費正相關,並指出公司規模也與職務消費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3.財務杠杆和職務消費。國外大多數學者認為財務杠杆因其能提高財務危機的意識,因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而在我國特定的製度背景下,這種杠杆效應是無效的。田利輝(2005)對國有控股和非國有控股的財務杠杆比率進行了比較,並分析其對公司治理所產生的後果,指出對於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財務杠杆與管理費用正相關,杠杆治理在國資控股公司無效,此外,還指出了公司規模、公司資產、股權結構等也對管理費用產生影響。然而謝軍(2006)通過研究財務杠杆的激勵能力,論證得出財務杠杆對公司價值具有積極作用,可以降低企業的自由現金流。
4.管理層權力和職務消費。對於我國現有國情來說,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現象特別嚴重,高管人員為了自身利益並不會對股東負太多責任,因而國企經曆了不斷放權的激勵手段,而管理層權力的擴大被眾多學者普遍認為會導致職務消費的加大。童衛華(2005)從控製權收益的角度出發,指出國企高管職務消費由於政治製度的原因,政府往往會默許國企高管獲取個人利益,提高其職務消費。黃群慧(2006)對國有企業管理腐敗的解決方法做了係統闡述,指明過度職務消費是國有企業官吏腐敗的表現之一,而造成這種腐敗的影響因素主要與我國轉軌經濟相關,國有資產的流失為腐敗提供了充分條件,也就導致了職務消費。盧銳等(2008)研究了2001-2004年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報信息對管理層權力與職務消費作了相關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管理層權力的擴大可以增加高管的在職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