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
財會教育
作者:張根龍 趙迪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F1授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並對改進課程教學提出了若幹建議,目的在於深化我國F1授課的整體水平,提高ACCA考試的過關率,擴大我國財會人員在跨國公司和其他國際組織的作用與影響力。
關鍵詞:F1 ACCA建製班 授課技巧 學習方法
一、ACCA概況
1904年,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在倫敦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國際會計師團體之一。從1990年開始,ACCA就積極參與我國會計專業人才的培訓工作。目前已經在全國13個城市開設了17個考點,我國每年有上千名考生參加ACCA組織的全球考試。
學生要成為ACCA會員資格,首先必須考試通過ACCA組織的考試課程。這些課程包括:知識模塊有3門課程(F1—F3),技能模塊有6門課程(F4—F9),核心模塊有3門課程(P1—P3),選修模塊有4門課程(P4—P7)(4選2),共計要學習並通過14門ACCA指定的課程考試,並經過3年社會財會實踐,才可以申請成為ACCA正式會員。
在取得ACCA會員資格之後,學生可以在全球各種跨國公司和其他各種國際組織中擔任要職,發揮自己的會計專業特長。正是因為取得ACCA會員資格具有如此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國內有些高校和民間財會培訓組織,都比較注重ACCA宣講工作,招收ACCA學生,成立ACCA建製班,學習指定的考試課程,並指導學生參加年度ACCA組織的考試。
在ACCA考試的14門英語財會課程中,F1是首先要學習的第一門課程,其英文全稱是《Account in Business》,國內一般翻譯為《會計師與企業》,其主要內容有組織理論與設計、經濟學、市場學、會計報告體係與會計職業道德、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F1的學習狀況,在學生的整個ACCA課程體係學習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筆者對國內幾家ACCA建製班的F1課程的授課過程,進行了長達2年的調研。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我國F1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並對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二、F1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調研表明,目前我國F1授課環節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F1授課教師過於年輕,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我國目前F1授課教師的年齡普遍在26歲左右,相對比較年輕,可能對高教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麵的知識了解甚少。他們當中有一些屬於民間ACCA培訓組織的教師,個別教師還沒有取得我國教育部頒發的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證書,但是一般獲得了ACCA資格證書;有些教師是我國高校ACCA建製班的財會教師,取得我國教育部頒發的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證書,但是不少還沒有取得ACCA資格證書。因此,在F1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兩大問題:其一,具備ACCA資格證書的教師,雖然對F1知識體係比較熟悉,但是對我國目前高等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的比較淺薄;其二,取得教育部頒發的高等教育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雖然對高等教育教學規律比較熟悉,但是對F1知識體係的掌握還比較生疏。兩種情況都存在同樣的困惑:如何根據高等教育教學規律,把F1的知識體係快速高效地傳授給學生,這是目前全國所有ACCA建製班麵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可見,當前既懂得高等教育的教學規律,又熟練掌握F1知識體係的教師,比較緊缺,國內F1的師資力量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課堂授課策略和學生課堂聽講策略有所缺失。主要表現如下:
1.教師在授課之前,沒有提醒學生要及時預習F1教材,沒有給學生全麵講述F1的學習方法。由於學生課前沒有及時預習F1,不了解諸多英語單詞的含義和課程的基本內容,加之課外網絡學習F1的時間較少,因而沒有形成相應知識的初步印象,這導致學生在上課時十分被動,基本不知道教師所講的知識要點。這種聽講策略是違背認識規律的,自然形成學生聽講效率比較低下的局麵。
2.教師的授課環節和學生的聽講環節存在明顯脫節,師生互動較少。其主要表現是:在課堂上很少係統地講述F1的答題技巧,也很少提醒學生及時學習F1網絡課程。教師主要根據F1的英語PPT講義,逐章講解教材的知識框架結構,授課過程中口頭使用漢語比較多,課程講解速度比較快,對學生課堂的各種不良聽課行為基本上不加糾正。
3.學生在課堂的主要表現是:翻閱英漢詞典,逐個查閱教材中的英語生詞,並在教材中用漢語標識英語生詞和專業術語的涵義;多數學生上課既不聽教師講解,也不做課堂筆記;不少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顯得十分被動。這種聽課模式必然導致學生學習速度緩慢、學習效率低下,從而難以達到相應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