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1(1 / 3)

文明之母——造紙術1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我國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西漢時期,輕便廉價的書寫工具紙被發明出來了。紙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我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作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我國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人類文明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被譽為“人類文明之母”。

我國最早的紙張

我國最早的紙在考古發掘中已有發現,表明早期造紙術源於生產實踐。如發現有植物纖維紙,絲綿做成的薄紙,還有通過蠶絲加工時的漂絮法得到的絲片等。

早期紙原料及製作方法是我國古代造紙術的重要開端,影響深遠,標誌著我國造紙技術走向成熟。

在西漢末年,趙飛燕姐妹兩人都被召入了後宮,得到了漢成帝劉驁的寵幸,一個當了皇後,一個當了昭儀。宮中有個女官叫曹偉能,生了一個孩子,按說應該是皇子。

趙昭儀知道了,就派人把偉能的孩子扔掉了,並把偉能監禁了起來,還給她一個綠色的小匣子,裏麵是用“赫蹄”包著的兩粒毒藥,“赫蹄”上還寫著:

告偉能,努力飲此藥……

就這樣,偉能被逼服毒而死。這張包著藥還寫上字的“赫蹄”,東漢時期著作家應邵解釋說,它是一種用絲綿做成的薄紙。

原來在西漢時代,我國已經能製作絲綿了。製作絲綿的方法是把蠶繭煮過以後,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裏,將絲綿衝洗打爛。絲綿做成以後,從席子上拿下來,席子上常常還殘留著一層絲綿。

等席子曬幹了,這層絲綿就變成了一張張薄薄的絲綿片,剝下來就可以在上麵寫字了。這種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絲綿紙。

後來,在陝西西安東郊灞橋磚瓦廠附近發現了一座西漢古墓,墓中發現了數張包裹著銅鏡的暗黃色纖維狀殘片。考古工作者細心地把黏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大小小共有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各約0.1米。

後來經過化驗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摻有少量苧麻。在顯微鏡下觀察,紙中纖維長度1毫米左右,絕大部分纖維做不規則的異向排列,有明顯被切斷、打潰的帚化纖維。這說明古人在製造過程中經曆過被切斷、蒸煮、舂搗及抄造等處理。

根據這一發現,考古學家認定,這就是西漢時期麻類纖維紙,並將其命名為“灞橋紙”。灞橋紙色暗黃,後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

灞橋紙雖然質地還比較粗糙,表麵也不夠平滑,但無疑是最早的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的紙。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紙片,它說明我國古代的造紙術,至少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至2世紀。這一發現,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灞橋紙發現後,後來又有了新的發現。在陝西扶風中顏村發現了一個殘破的陶罐,裏麵有一些銅器,後通過清理,發現陶罐裏裝的都是些西漢時期做裝飾的銅飾件,還有一些西漢時期通用的銅錢。

在清理過程中發現,有三個與一個銅飾件鏽在一起的東西。其中鏽在一起的銅錢,沒想到裏麵的東西是一團黃顏色的紙狀物,展開以後,共有3塊。

這些紙狀物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銅飾件分底座和蓋子兩部分,而蓋口並不平,將紙狀物塞入其中便可使蓋子平整地蓋在上麵。也正是由於銅飾件兩部分的密封,才使得紙狀物得到了很好密封,從而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後經鑒定,這幾塊紙狀物完全符合紙的特征,是名副其實的紙。後經過斷代研究,發現出土的銅飾件都是西漢時期以前非常流行的裝飾物,而西漢時期以後卻使用得很少,而這些銅錢也是在西漢時流通的。

更為重要的是,裝這些東西的陶罐也是西漢時期的,如果這些文物是後人裝進去的,不可能找來一個西漢時期的陶罐來裝。如果確定這些文物是從西漢時期保存下來的,那麼被密封在銅蓋裏的紙肯定也是西漢時期的紙。

通過初步判定,這些紙是西漢早期的紙。雖然這些紙與現代紙相比顯得比較粗糙,但是它比灞橋紙無論從工藝水平和製作質量來看,要成熟得多,已經非常接近現代生產的紙了。後來將從扶風出土的古紙依據出土的地名,定名為“中顏紙”。

後經鑒定,這幾張紙是西漢時期漢玄帝和漢平帝之間的物品。由於紙是作為襯墊物在鏽死的銅飾件裏麵發現的,隔絕了外部環境的破壞,具備了長期保存下來的條件。

這次的發現學界普遍認為,關於造紙術的發明時間可以從後來蔡倫造紙向前推進100年至300年。事實上,如果從紙的原料上考察,我國造紙的曆史更為久遠。

那是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竹木太笨重,書寫材料又有了新的發現。

我國是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從遠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和繅絲了。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和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就可用於書寫了。

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是反複捶打,以搗碎蠶衣。這表明了我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深刻的淵源關係。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了造紙中的打漿。

特別是在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十分旺盛,除了絲綿紙外,麻類植物纖維造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了應運而生。

對於西漢時的麻類植物纖維紙,後來北宋時期的官員蘇易簡在所著的《紙譜》中說道:

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麵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

當時人工造紙,先取質量柔韌的植物類纖維,煮沸搗爛,和成黏液做成薄膜,稍幹後用重物壓之即成。

此外,我國古代還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旁注]

趙飛燕 原名馮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趙飛燕是一位在我國曆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我國民間和曆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應邵 (約153年~196年)東漢時期法學家、學者,桓帝時名臣,官至司隸校尉。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平生著作11種、136卷,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

抄造 造紙方法,紙張加工工藝術語。紙張抄造的方法可以分為幹法和濕法兩大類,其主要區別在於:幹法造紙以空氣為介質,主要用於合成纖維抄造不織布、尿片等;濕法造紙以水為介質,適用於植物纖維抄紙。目前絕大多數的紙張都是濕法抄造的。

結繩記事 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用來記數記事和傳遞信息的方法。相傳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現在某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還有用結繩來記事的。《老子》一書中有“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的說法。據此估計古代先民確曾采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詳細情況現已無從考證。

甲骨 古代占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刮磨、灼燒等,根據甲骨反麵裂出的兆紋判斷凶吉。

[閱讀鏈接]

我國古代字畫的物質載體大體上經曆了陶土、甲骨、金石、竹木、縑帛、紙張幾個階段。每一種載體的材料和形式變化,其中影響至今的西漢時期紙張有2000多年曆史。

漢代是我國書畫用具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時期,因為筆、墨、研、硯等書畫用具雖然起源於先秦時期,但至漢代時期才由於紙的發明,開啟了我國書畫載體的轉變之路,從而導致這些書畫用具開始朝著適應紙質的技術方麵改進,並形成了以“文房四寶”為核心的書畫用具體係,影響至今。

蔡倫改進造紙術

在古代,人們書寫多用竹和帛。由於簡牘笨重,縑帛昂貴,不適合老百姓用來記載文字,於是,人們就一直在尋找新的書寫材料。

東漢時期的蔡倫用樹皮、廢麻、破布和舊漁網等原料製造出了一批紙,人們稱為“蔡侯紙”。蔡侯紙的出現,使人類跨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標誌著紙張正式開始代替竹和帛。

我國紙張原材料的發明雖然很早,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那時官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嚴重製約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到了東漢時期,造紙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才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曆史,大大地促進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那是漢明帝劉莊永平四年,在湖南的耒陽,有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出生了一個小男孩,父母給他取名叫蔡倫。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但他聰明伶俐,很會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