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1(2 / 3)

漢章帝劉旭繼位後,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15歲。

蔡倫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入宮第二年任小黃門,後升為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再後來,蔡倫被提拔為中常侍,隨侍幼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地位與九卿等同。

漢和帝的皇後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禦用器物和宮廷禦用手工作坊。他在任職期間,利用供職之便,常到鄉間作坊察看。

103年,京師洛陽一連下了半月的大雨,大雨剛過蔡倫就去民間探訪,這一次他來到了洛陽城外的洛河附近的緱氏鎮,向當地的工匠討教一些技藝。

蔡倫在路過洛河邊的時候,有好幾棵大樹腐爛倒地,樹上還纏繞著一些破漁網,而在這些破樹上,他驚奇地發現了一層和以前的紙“赫蹄”很相似的東西。他拿著這種東西向當地的村民求教。

當地的村民告訴他,這三年來京師年年下大雨,導致洛河水位上升,河邊的一些樹全部浸泡在河水裏腐爛,過了幾個月樹上就會自然形成這種東西。

難道這是樹皮形成的東西?蔡倫忽然意識到這也許就是他苦苦尋找了數年的東西!於是蔡倫就在洛河邊搭建了一個臨時的作坊,用樹皮開始了他的實驗。

為了模擬樹皮腐爛的方式,蔡倫在洛河邊上修了一個小池子,引入洛河之水,將樹皮投入池中浸泡;為了模擬樹皮日曬雨淋的方式,他有將樹皮放在太陽地下暴曬。經過這兩道工序後,樹皮變得脆弱,然後,用石臼將樹皮搗成漿,又做成紙。

蔡倫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為他發現這種紙裏麵有一些細小的雜質存在,用手在紙上撫摸有明顯凹凸感。如何去掉這種雜質呢?他忽然想起了製劍時淬火的工藝,這就是蒸煮。

於是,蔡倫在造紙的流程中首創了蒸煮的方法。這一次所造出的紙讓蔡倫欣喜若狂,這種紙不但成本低,而且潔白,輕硬,原料普遍。看著自己多年的追尋終於有了成果,蔡倫激動萬分。

激動之餘,蔡倫又想,麻的材料也很普遍,自己的造紙工藝能否改良粗糙的麻紙呢?

有一天,蔡倫經過河邊,看到婦女洗蠶絲和抽蠶絲的“漂絮”過程。他發現,好的蠶絲拿走後,剩下的破亂蠶絲,會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層,而這一層曬幹後,可用來糊窗戶、包東西,也可以用來寫字。

這給了蔡倫很大的啟示,於是他又開始找來了破麻衣和破漁網進行實驗。最後發現用麻所做的紙雖然不如用樹皮的潔白,有些微黃,但是比起原來的麻紙幾乎是天壤之別。

蔡倫將自己的造紙工藝流程記錄成冊,並將自己製造出的紙進獻給了漢和帝。

漢和帝提筆書寫,看著自己的書寫材料竟然是樹皮造出來的,覺得非常新奇,於是在蔡倫的帶領下參觀了洛河邊上的造紙坊。當得知蔡倫是因為看到自己日夜閱讀竹簡而造紙時,漢和帝十分感動,於是下令全國推廣。

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蔡倫紙的主要原料有檀木、蕘花、菠蘿葉、草木灰、竹子、馬拉巴栗樹糊等。

製作步驟是:

先取檀木,蕘花等樹皮,搗碎,加入草木灰等用蒸煮;再將蒸煮過的樹皮原料,放於向陽山上,日曬雨淋,不斷翻覆,讓樹皮自然變白;將樹皮原料等碾碎,浸泡,發酵,打漿,加入樹糊調和成漿;然後用抄紙器將搗好的紙漿,抄成紙張;將抄好後紙張,置於陽光曬幹。

蔡倫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的發展,促進皮紙生產在東漢時期創始並發展興旺。同時,由於他受命負責內廷所藏經傳的校訂和抄寫工作,從而形成了大規模用紙高潮,使紙本書籍成為傳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並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東漢時期還用樹皮纖維造紙。東漢時期造紙能手左伯,在麻紙技術的基礎上,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或稱“子邑紙”。

左伯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他在精研書法的實踐中,感到蔡侯紙質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就與當時的學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藝,總結蔡倫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工藝。

左伯造紙同是用樹皮、麻頭、碎布等為原料,用新工藝造的紙,光亮整潔,適於書寫,使用價值更高,深受當時文人的歡迎。左伯紙與張芝筆、韋誕墨正當時被並稱為文房“三大名品”。

樹皮紙的出現,是東漢時期造紙技術史上一項重要的技術革命。它為紙的製造開辟了一個新的更廣泛的原料來源,促進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古代造紙術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原料的分離、打漿、抄造和幹燥4個步驟。

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即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幹燥,即把濕紙曬幹或晾幹,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4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我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

總之,漢代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曆史的進程。

[旁注]

簡牘 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我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後世書籍製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有關圖書的名詞術語、書寫格式及寫作方法,依然承襲了簡牘時期形成的傳統。

縑帛 我國古代以絲織品為記錄知識載體的,一般稱為帛書,也有人稱為繒書。因為其色白,故又稱之為素書。縑帛柔軟輕便,幅麵寬廣,宜於畫圖,這些都是簡牘所不具備的優點。但其價昂貴,普通人用不起,而且一經書寫,不便更改,一般隻用為定本,所以縑帛始終未能取代簡牘作為記錄知識的主要載體。

中常侍 西漢時期皇帝近臣,給事左右,職掌顧問應對。中常侍是僅有虛銜的加官。西漢前期隻有常侍之名,或稱常侍郎,為郎官之一,獲此號者多為皇帝愛幸之臣。東漢時期,漢和帝時,蔡倫都從小黃門遷為中常侍。這個官職對東漢末期朝廷走向衰亂產生過較大影響。

九卿 秦九卿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東漢朝廷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即朝廷各機構的總稱。

洛河 古稱雒水、洛水,是流經古都洛陽的一條著名河流,也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條著名河流。古都洛陽因位於洛河以北而得名。相傳,洛河裏生活著洛神。洛河與黃河彙合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

皮紙 用桑皮、山埡皮等韌皮纖維為原料製成的紙。紙質柔韌、薄而多孔,纖維細長,但交錯均勻。一般是供糊窗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則作謄寫蠟紙、補強粉雲母紙等的原紙。皮紙是我國古代圖書典籍的用紙之一,與白紙、竹紙、白棉紙等同為線裝書的紙張種類之一。

左伯 特別擅長書寫八分,名聲與毛弘並列,稍遜於邯鄲淳,東漢末年聲名鵲起,又能在紙上書寫。左子邑進一步發展了蔡倫的造紙技術,和韋仲將製的墨,張伯英製作的毛筆並稱於世。這種絕妙的好紙離現在太久遠了,久遠得沒法得到它。

毛弘 東漢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研精八分書,也成一家法。兼善古文、隸書、章草。他曾經與當時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左伯一起改進蔡倫的蔡侯紙,造出“左伯紙”。

[閱讀鏈接]

蔡倫墓祠位於陝西省洋縣城東8000米的龍亭鎮龍亭村,人們常到這裏祭拜偉大的蔡倫。

墓祠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區居北,其南為祠。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德宗的禦書“蔡侯祠”匾額。殿中有蔡倫塑像。右側壁上繪有“蔡倫紙”製作工藝流程圖,左側壁上繪有蔡倫於114年封為龍亭侯的謝恩圖壁畫。在蔡倫祠中軸線兩側還有鍾樓、鼓樓、廂房、戲樓等古建築和近代書法名家於佑仁為蔡倫墓祠所題草書真跡。

魏晉南北朝造紙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工藝進一步發展,造紙業初步形成規模,加工技術發展迅猛,同時黃紙被大量使用。

這一時期,紙已經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紙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東漢末年,與中原關係極好的於闐國國王十分青睞中原的絲綢,但當時中原王朝禁止對外輸出蠶絲技術,隻作為商品與國外交易或作為贈品用於外交。

於是,於闐國王以和親的名義向中原王朝求娶劉氏王室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應了。

在公主臨行前,於闐國的迎親使臣悄悄告訴公主國王急欲得到蠶絲技術的事,公主便將蠶繭藏在自己的帽子裏,將蠶繭帶到了於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