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1(3 / 3)

於闐國得到蠶繭,便設法從中原引進桑樹,廣泛種植,養蠶抽絲織綢。接著,一種以桑樹為原料的造紙工藝也在當地流傳起來。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桑樹皮為原料製作紙已成為一項重要工藝。用桑皮、藤皮造紙,這是這一時期造紙原料擴展的標誌。

除了造紙原料更加豐富外,在設備方麵,繼承了西漢時期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複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

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堿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麵平滑,可謂“妍妙輝光”。

北朝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專門有兩篇記載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

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麵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

江南以稻草,麥秸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

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檗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黃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麻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這一時期,造紙業也初步形成規模。如果說漢代在書寫紀事材料方麵還是縑帛和簡牘並用,紙隻是作為新型材料剛剛崛起,還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簡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到了晉代,就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由於晉代已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紙,人們就不再使用昂貴的縑帛和笨重的簡牘來書寫了,而是逐步習慣於用紙,以致最後使紙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書寫材料,徹底淘汰了簡牘。

東晉末年,朝廷甚至明令規定用紙作為正式書寫材料,凡朝廷奏議不得用簡犢,而一律以紙代之。

例如東晉的豪族桓玄掌握朝廷大權後,在他臨死的那一年廢晉安帝,改國號為楚,隨即下令停用簡牘而代之以黃紙:“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

地下出土文物也表明,西晉時還是簡紙並用,東晉便不再出現簡牘文書,而幾乎全是用紙了。

隨著造紙技術的進步和推廣,這個時期南北各地,包括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都建立了官私紙坊,就地取材造紙。

北方以洛陽、長安、山西及河北、山東等地為中心,主要產麻紙、楮皮紙、桑皮紙。當時的文學家徐陵《玉台新詠·序》說道:“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

山東早在漢末就產名紙,東萊人左伯在曹魏時還在世,左伯紙名重一時。而長安、洛陽是在兩漢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成為造紙中心的。

東晉南渡後,江南也發展了造紙生產。浙江會稽、安徽南部和建業、揚州、廣州等地,成了南方的造紙中心,也產麻紙、桑皮紙和楮皮紙。

後來北宋時期的書法家米芾在《十紙說》說道:“六合紙,自晉已用,乃蔡侯漁網遺製也。”當時的浙江嵊縣剡溪沿岸,成為藤紙中心,但在南方,仍以麻紙為大宗。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廣大紙工在生產實踐中精益求精,積累了許多先進技術經驗,因此名工輩出,名紙屢現。除前述左伯及左伯紙外,還有南朝劉宋時期的張永。

南朝時期史學家沈約《宋書·張永傳》記載:“張永善隸書,又有巧思,紙及墨皆自營造。”他造的紙為當時北方所不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誌》的筆法圓熟流暢,有濃厚的隸書風味。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陸機等人也都是以麻紙揮毫。

除麻紙外,這時期還采用其他韌皮纖維原料造紙,如楮皮紙、桑皮紙、藤皮紙等。從晉代開始一直延續至唐宋時期為止。

據文獻記載,晉代還有一種側理紙,即後世的發箋。側理紙以麻類、韌皮類等傳統原料製漿,再摻以少量水苔、發菜等做填料,用量雖少,但因呈現顏色,放在紙麵上非常明顯。

這種發箋紙在唐宋時期以後還繼續生產,直至近代。外國的發箋,最著名的是朝鮮李朝時期的發箋。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的加工技術也有相當發展,較重要的加工技術之一是表麵塗布。

所謂表麵塗布,就是先將白粉碾細,製成它在水中的懸浮液,再將澱粉與水共煮,使與白粉懸浮液混合,用排筆塗施於紙上,因為紙上有刷痕,所以幹燥後要經砑光。這樣,既可增加紙的白度、平滑度,又可減少透光度,使紙麵緊密,吸墨性好。

這類紙在顯微鏡下觀察,纖維被礦粉晶粒所遮蓋的現象清楚可見。

對紙張加工的另一技藝是染色。紙經過染色後,除增添外表美觀外,往往還有實用效果,改善紙的性能。紙的染色從漢代就已開始。

東晉時期煉丹家葛洪在《抱樸子》中也提到了黃檗染紙。黃檗也叫“黃柏”,是一種芸香科落葉喬木,其幹皮呈黃色,味苦,氣微香。我國最常用的是關黃柏和川黃柏。

這時期黃紙不僅為士人寫字著書所用,也為官府用以書寫文書。至於民間宗教用紙,也多用黃紙,尤其佛經、道經寫本用紙,不少都經染黃。

當時的人們喜歡用黃紙有3個原因:第一,黃柏中含有生物堿,主要是小柏堿、少量的棕櫚堿、黃柏酮、黃柏內脂等。小柏堿呈苦味,色黃。棕櫚堿也呈黃色,味苦,可溶於水。這種生物堿既是染料,又是殺蟲防蛀劑。既延長紙的壽命,而同時還有一種清香氣味。

第二,按照古代的五行說,金木水火土五行對應於五色、五方、五音、五味等。五行中的土對應於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色中的黃,黃是五色中的正色。故古時凡神聖、莊重的物品常飾以黃色,重要典籍、文書也取黃色。

第三,黃色不刺眼,可長期閱讀而不傷目;如有筆誤,可用雌黃塗後再寫,便於校勘。這種情況在敦煌石室寫經中確有實物可證。

漢紙多粗厚,簾紋不顯,而晉代和南北朝時期的紙,都比漢代紙薄,而且有明顯的簾紋。

簾紋紙是一種白亮而極薄的的佳紙,表麵平滑、堅韌,墨跡發光,用手觸摸,沙沙有聲。這種紙在新疆出土的實物不少,至今看到實物,仍令人讚歎不已。

從造紙技術上來分析,晉南北朝時期是用類似現今土法抄的可拆合的簾床紙模抄造。這顯然是造紙技術史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

[旁注]

於闐國 是古代西域王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係的塞族人。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

賈思勰 北魏時期農學家。他所著的農學名著《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農學史上一部最完整、最有係統和內容最豐富的農業百科全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農學名著。它卓越的科學內容,對當時和後世的農業生產都有深遠影響。

桓玄 (369年~404年)東晉晚期的權臣,桓楚武悼帝,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曆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徐州刺史、相國、大將軍和楚王等職。

米芾 (1051年~1107年)北宋時期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善詩,工書法,精鑒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王羲之 (303年~361年;321年~379年)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葛洪 (284年~364年或343年)東晉時期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閱讀鏈接]

箋紙是特殊的紙品,或用單色漂染,或用套色印刷,或加以浮雕圖案,或灑以金銀色粉屑,真有賞心悅目之觀,尤其是有點雅趣的文人,每每愛不釋手。

箋紙的樣式,由來已久,北宋時期官員蘇易簡在其所著的《文房四譜》卷4《紙譜》記載:東晉時期的桓玄作“桃花箋”紙,有縹綠、青、紅等色,是蜀地名產,這些都是早期的彩色箋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