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2
隋唐五代的造紙術
隋唐五代時期,造紙原料向多元化邁進,造紙工藝取得了更大發展,我國造紙技術出現了新的發展。
這一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秸紙和新式的竹紙。
薛濤是唐代女詩人,一生酷愛紅色,她常常穿著紅色的衣裳在成都浣花溪邊流連,隨處可尋的紅色芙蓉花常常映入她的眼簾,於是製作紅色箋紙的創意進入她的腦海。
薛濤用毛筆或毛刷把小紙塗上紅色的雞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紅花,將花瓣搗成泥再加清水,經反複實驗,從紅花中得到染料,並加進一些膠質調勻,塗在紙上,一遍一遍地使顏色均勻塗抹。
再以書夾濕紙,用吸水麻紙附貼色紙,再一張張疊壓成摞,壓平陰幹。由此解決了外觀不勻和一次製作多張色紙的問題。為了變花樣,還將小花瓣灑在小箋上,製成了紅色的彩箋。
薛濤用自己設計的小彩箋,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應酬交往。
薛濤使用的塗刷加工製作色紙的方法,與傳統的浸漬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之特點,類似現代的塗布加工工藝。
薛濤名箋有10種顏色: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殘雲。何以特喜紅色,一般認為紅是快樂的顏色,它使人喜悅興奮,也象征了她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對愛情的渴望。
薛濤箋是隋唐五代時期造紙術發展的一個標誌,在我國製箋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後曆代均有仿製。
隋唐五代所用的造紙原料,除家麻和野麻而外,從晉代以來興起的藤紙,至隋唐時期達到了全盛時期,產地也不隻限於浙江。
《唐六典》注和《翰林誌》均載有唐代朝廷、官府文書用青、白、黃色藤紙,各有各的用途。陸羽《茶經》提到用藤紙包茶。
《全唐詩》卷10收有顧況的《剡紙歌》,描寫浙江剡溪的藤紙時說:“剡溪剡紙生剡藤,噴水搗為蕉葉棱。欲寫金人金口渴,寄予山明山裏僧。”
《全唐文》收有舒元輿《悲剡溪古藤文》,作者悲歎因造紙而將古藤斬盡,影響它的生長。膝的生長期比麻、竹、楮要長,資源有限,因此藤紙從唐代以後就走向下坡路。
從曆史文獻上看,桑皮紙、楮皮紙雖然曆史悠久,但唐代以前的實物則很少見到,隋唐時期皮紙才漸漸多了起來。
敦煌石室中的隋代《波羅蜜經》是楮皮紙,《妙法蓮華經》是桑皮紙。唐代《無上秘要》和《波羅蜜多經》也是皮紙。傳世的唐代初期馮承摹神龍本《蘭亭序》也是皮紙。
關於用楮皮紙寫經,在唐代京兆崇福寺僧人法藏《華嚴經傳記》卷5也有記載。
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
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
竹紙起源於唐,在唐宋時期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18世紀才有竹紙。竹紙主要產於南方。南方竹材資源豐富。
唐代還有一種香樹皮紙。據《新唐書·肖仿傳》記載,羅州多棧香樹,身如櫃柳,皮搗為紙。這些唐人記載說明,廣東羅州產的棧香或箋香樹皮紙是名聞於當時的。
據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殺青》記載,唐代四川造的“薛濤牋,以芙蓉皮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或當時薛濤所指,遺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也。”
用木芙蓉韌皮纖維造紙,在技術上應是可能的。因為經脫膠後,總纖維素含量很高。
像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樣,隋唐五代時期也有時用各種原料混合造紙,意在降低生產成本並改善紙的性能。
隨著造紙原料的逐步擴大和造紙技術在各地的推廣,隋唐五代時期,產紙區域已經遍及全國各地。
據唐代的《元和郡縣圖誌》、《新唐書·地理誌》和《通典·食貨典》三書記載,在唐代各地貢紙者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11個州邑。當然這是個很不完全的統計,其實產紙的區域遠不止這些地區。
宣紙在唐代為書畫家所使用,可見它的質量之高。宣紙因原產於宣州府而得名,當時稱為“貢紙”。
《新唐書·地理誌》記載,宣州土貢有紙和筆。宣州下置宣城、當塗、涇縣、廣德、南陵、太平、寧國、旌德8縣,這是有關宣紙的最早記載。
至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裏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
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製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
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並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我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
再加上宣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19世紀在巴拿馬國際紙張比賽會上獲得金牌。
宣紙除了題詩作畫外,還是書寫外交照會、保存高級檔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紙。
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跡,大都用宣紙保存,依然如初。
宣紙的原料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與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青檀樹是當地主要的樹種之一,故青檀樹皮便成為宣紙的主要原料;當地又種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了原料之一;涇縣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業打下基礎。
涇縣生產宣紙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產的青檀樹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醃、蒸煮、洗淨、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過程,曆時一年多,方能製造出優質宣紙。
製成的宣紙按原料分為綿料、皮料、特淨三大類,按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螺紋、十刀頭等多種。
淨皮是宣紙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韌力強,潑墨性能好等優點,為廣大書畫家所喜愛。有人讚譽宣紙“薄似蟬翼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一幅幅圖畫,一章章文字,皆憑宣紙而光耀千秋。
伐條宣紙的傳統做法是,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再浸泡,然後剝皮,曬幹後,加入石灰與純堿再蒸,去其雜質,洗滌後,將其撕成細條,晾在朝陽之地,經過日曬雨淋會變白。
然後將細條打漿入膠。把加工後的皮料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並加入植物膠充分攪勻,用竹簾抄成紙,再刷到炕上烤幹、剪裁後整理成張。宣紙的每個製作過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講究。
如撈紙用的竹簾,就需要用到紋理直,骨節長,質地疏鬆的苦竹。宣紙的選料同樣非常講究。青檀樹皮以兩年以上生的枝條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裏長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長的稻草低。
抄紙是利用竹簾及木框,將漿料蕩入其中,經搖蕩,使纖維沉澱於竹簾,水分則從縫隙流失,紙張久蕩則厚,輕蕩則薄,手抄紙完成後取出竹簾,需以線作為區隔後重疊,並待水分流失部分,采取重壓方式增其密度,便可進行烘培。
烘紙是利用蒸氣在密封的鐵板產生熱度,以長木條輕卷手抄紙,用毛刷整平,間接加熱使紙幹燥。同時進行品檢,就是成品的宣紙。
隋唐五代時期的造紙技術比魏晉南北朝時期進步的另一表現是,這時期紙的質量及其加工技術大大超過前代,而且出現了不少名貴的紙張為後世所傳頌,在造紙設備上也有了改進。
隋唐五代時期的抄紙器絕大部分使用的是活動簾床紙模,隻是因編製紙簾子的材料不同而分為粗茶簾紋和細條簾紋。在長寬幅度上,唐代紙都大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紙。為了適應寫字繪畫的需要,唐代紙明確區分為生紙與熟紙。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卷3就明確指出唐代生熟紙的功用。他講到裝裱書畫時說:“勿以熟地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紙。”
這裏所說的生紙,就是直接從紙槽抄出後經烘幹而成的未加處理過的紙,而熟紙則是對生紙經過若幹加工處理後的紙。
紙的加工主要目的在於阻塞紙麵纖維間的多餘毛細孔,以便在運筆時不致因走墨而暈染,達到書畫預期的藝術效果。有效措施是砑光、拖漿、填粉、加蠟、施膠等。這樣處理過的紙,就逐漸變熱。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川的滑薄紙。
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棧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韌皮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豔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
還有一種硬白紙,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麵,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致,比硬黃紙稍厚,人稱“硬白紙”。
另外,添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作“金花紙”,銀花紙或金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
還有色和花紋極為考究的砑花紙,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麵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
當時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還有各種各樣的印花紙、鬆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五代製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至北宋時期,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
這種紙長者可50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均勻而薄韌。宋代繼承了唐代和五代時期的造紙傳統,出現了很多質地不同的紙張,紙質一般輕軟、薄韌。上等紙全是江南製造,也稱“江東紙”。
造紙業的發達,是唐代文化繁榮的標誌;同樣,造紙術的發展,又直接推動了唐代文化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