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源流——精神核心1(3 / 3)

“太好啦,太好啦!孩兒謝過母親!”仲尼說完,恭敬地給母親磕了一個頭。

公元前546年,6歲的仲尼在家裏跟母親學識字。隻用了6天的工夫,仲尼就把300多個字學會了。

仲尼到了13歲起便開始入學。當時學生們所學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禮節。此外,就是對待長輩的揖讓進退禮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仲尼這時候學習的知識,簡單地說就是“尚古”,也就是“崇尚古製”。“古”是指古代的堯帝、舜帝、禹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時的政治和文化。

這些帝王都仁慈賢明,他們在位時國內的政治都安定而修明,為民造福。可是,到了仲尼這個時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原來,在周天子支配下的各國諸侯,互相爭權奪利,紛紛與王室脫離關係,宣告獨立,過去的修明政治如今都已被搞得混亂不堪了。魯國隻是東方的一個小國,勢弱力小,隨時有遭受他國兼並的危險。再加上國內權臣們的鉤心鬥角,天下紛亂如麻。

仲尼目睹這些情形,不免懷念起古代的修明政治和安定的生活,因而對古代的文化和古時候聖人的言行如《詩》、《書》、《禮》、《樂》等,都很細心地去探究。

仲尼在15歲前學習了一般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但這些根本無法滿足他對知識的渴求。由於家境貧寒,仲尼沒有條件進入專門為貴族子弟設立的高級學校深造,他就隻能通過自學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母親的精心教育和家庭的深遠影響,使年輕的仲尼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勤奮好學,當時社會上要求士人必須精通“禮、樂、射、禦、書、數”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進太廟時遇見什麼問什麼,表現了極其強烈的求知欲望。仲尼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並且非常熱衷於政治。他從小就樹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決心步入仕途,中興家業,出人頭地。

仲尼對周公非常仰慕,以至於在夢中見到了周公。每次他夢見周公後,總是久久不能入睡。因為敬仰周公,他經常到魯國各地考察學習,遇有不明白的問題就虛心向他人求教,這使他獲得了大量知識。

仲尼時刻不忘隨時隨地研習周禮,通過不斷地觀摩鑽研,使他對周禮的一套越來越熟悉了,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就連魯國國君也開始注意到他了。

冬去春來,轉眼間仲尼已經19歲了,出落成了一個英俊儒雅的少年,他並在一年一度的初春鄉射比賽中奪魁,使得他名聲更響亮了。

公元前532年的一天,是仲尼結婚的大喜日子。婚後的第二年,孔夫人就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對年輕的夫婦自是高興不已。有了家庭的仲尼比原來更加努力學習,他曾經專程到宋國考察殷商的禮製,對周禮的淵源進行了研究。他明確地指出夏禮、殷禮以及周禮之間的繼承關係。

魯昭公對仲尼的言行極為讚賞,當他得知仲尼有了兒子,特地命人送去一條大鯉魚,以示祝賀。仲尼夫婦能得到當朝君王的如此厚待,簡直是受寵若驚。仲尼隨即給兒子起名為鯉,字伯魚,以表示對君王賜魚的紀念。

仲尼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承認和賞識,特別是魯昭公賜他鯉魚的消息更是不脛而走,一時間傳遍了魯國都城。魯國執政的正卿季武子就派人前來請他,讓他擔任魯國的大司寇。

仲尼恪盡職守,正直公正,工作上卓有成效,得到了眾人讚譽。與此同時,他一麵做好本職工作,一麵更加孜孜不倦地學習。他越學越感到不滿足,越學越感到自己與古代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此期間,曾點、顏路先後拜仲尼為師,做了仲尼的學生。

不久,魯國上卿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來給仲尼拜年。

孟懿子說:“我父親重病前看得明白,魯都的官學死氣沉沉,不出人才。他已麵奏國君批準,允許夫子辦私學,傳道授業。我會遵從父命,盡力幫助夫子辦學。” 說著,從懷中取出了國君詔書。

這是一份具有深遠意義的詔書,它標誌著我國從此開啟了私人辦學的先河。不久,10多個前來求學的青少年就帶著行李衣物和學費搬進了孔門。仲尼在闕裏的街西邊築起了杏壇,建成了曆史上的民間第一所學堂。

仲尼當時的辦學基本方針是“有教無類”,即招生對象不分貧富貴賤和民族國別,一律同等對待。這個方針適應了春秋時期文化下移的潮流,突破了以前貴族教育體製在出身、國別、族別等諸多方麵的限製,迎合了廣大平民的願望,因而受到了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歡迎。

仲尼幼年曾受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教導,人到中年仍是一心想向老子學習。於是,他就帶著顏回、子路等幾個弟子到洛陽去見老子。

仲尼說明來意,向老子求教。老子張嘴大笑道:“你們看我這些牙齒怎麼樣?”

仲尼看了看老子的牙齒,早已參差不全了。老子又伸出了自己的舌頭問:“那麼,我這舌頭呢?”

仲尼又仔細看了看老子的舌頭,立時頓悟:“先生學識淵博,果然是名不虛傳!”他又麵帶微笑地接著說,“如醍醐灌頂,方才大悟呀!”

仲尼師徒辭別老子,返回魯國。在途中,仲尼喜悅極了。弟子們卻都疑雲重重,不得釋然。

仲尼解釋說:“他張開嘴讓我們看他牙齒,意在告訴我們,牙齒雖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難免殘缺不全;他又讓我們看他舌頭,意思是說,舌頭雖軟,但能以柔克剛,所以至今完整無缺。”

弟子們聽後恍然大悟,方才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各人簡直受益匪淺。

仲尼的一生從事教育事業達40多年之久,學生眾多,大家都叫他“孔子”。據史料記載,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才華出眾、品德優良者有72人。

孔子的學生遍布當時的許多個諸侯國,多數來自魯國、衛國、齊國、秦國、陳國、宋國、晉國、楚國、吳國、蔡國、燕國等。

孔子曾經按品行和專長對他的學生進行分類,舉出第一類的佼佼者。其中品行高潔者以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為代表;表達力強以宰予、子貢為代表;擅長政事者以冉有、子路為代表;在學問研究方麵以子遊、子夏為代表。

這些學生,就是後人所說的“孔門十哲”。他們大都受孔子的思想理論、德行和愛好的熏陶,與孔子的政治傾向基本一致。孔子的早期活動,通過親身實踐和創辦私學,為後來創立儒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旁注]

叔梁紇 (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的生身父。魯國著名武士,也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叔梁紇曾是周代諸侯國宋國君主的後代,後來,流亡到魯國的昌平陬邑。他人品出眾,博學多才,兼會武功,而且又是陬邑的大夫。

顏徵在 (公元前568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72歲時與顏徵在野合生孔子。在生孔子時,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故起名為丘,字仲尼。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孔子17歲時,母親去世。由於名分的原因,顏徵在和孔子甚至不能參加叔梁紇的祭祀。

郊祭 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動。祭祀之處分別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祭天於南郊,時間為冬至,皇帝必須親自去。祭地於北郊,時間為夏至,皇帝或親去或派人去。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統稱為“祭郊”。祭祀活動是周代最為隆重的祭典,屬於自然崇拜的一種。

太廟 是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代時稱為“世室”,殷商時期稱為“重屋”,周代稱為“明堂”,秦漢時期起稱為“太廟”。最早太廟隻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準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魯昭公 (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魯襄公之子,母齊歸。魯國的第二十四代君主。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伐季孫氏,但大敗,逃到齊國的鄆地,後輾轉至晉國的幹侯,晉欲使昭公返魯,魯不納。死於晉地乾侯,終年51歲。

大司寇 西周時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設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周王行使司法權,大司寇下設小司寇,輔佐大司寇審理具體案件。大、小司寇下設專門的司法屬吏。此外,基層設有士師、鄉士、遂士等負責處理具體司法事宜。

老子 (約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71年),又稱李耳。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老子存世著作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學說對我國乃至世界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閱讀鏈接]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合稱為“儒門五聖”。孔子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創始人。

顏子即顏淵,也叫“顏回”,他以德行著稱,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以其“修齊治平”的政治觀,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