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俗稱“瓦山”,因其山形如同一座瓦屋而得名.位於洪雅縣西南,距離縣城70公裏,麵積46平方公裏,山的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的涼水井海拔5米,最低的李大林海拔1987米。與雅安漢源、滎經和金口河交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縣內居民因礦產資源開發經常與漢源居民發生衝突,常有死傷。1999年1月,四川省邊界辦公室在成都福苑賓館主持召開會議,眉山地區和雅安地區專員,洪雅縣和漢源縣領導就洪雅、漢源兩縣行政區域達成協議,將兩縣爭執了0多年的團寶山一帶劃給漢源縣。000年1月,四川省政府《關於同意洪雅縣和漢源縣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議書的批複》批準該協議,之後,瓦屋山在洪雅縣境內最高海拔為寶山主峰光咚咚山,海拔17米。雖然出生在洪雅縣境內,卻沒能去過瓦屋山而感到遺憾。199年,瓦屋山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後,開始嚐試旅遊開發,從而帶動全縣旅遊的發展。而我卻因感情離開了家鄉,心中覺得應該是沒有機會去登瓦屋而倍感失落。1996年,我攜夫回到洪雅,卻因生活所迫於1997年9月再次離開。離開後,有筆友相約為瓦屋山寫點什麼,因無法登上瓦屋而不敢下筆,終究隻得以《寄語瓦屋山》而向朋友交差。001年,受時任洪雅縣副縣長、瓦屋山管委會主任馬朝洪先生之邀,愛人到《瓦屋山》報社工作,因為要宣傳瓦屋山,首先就得了解瓦屋山,愛人到《瓦屋山》報社之前去了瓦屋山象耳山莊和光相寺。愛人到那裏工作不久,順工作之便,把我和孩子帶到了山上,這是我第一次到瓦屋山,後來又去了幾次。在山上生活,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但也得仙山的幾分靈氣和清幽,一家三口在山間遊弋而獵奇,回家後又查閱了許多關於瓦屋山的資料,經過近十年的沉澱,今日寫下一些文字,以饗讀者,也給後人留一點我當日在瓦屋山的所見所聞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