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建中財委1

●周恩來說:“各解放區財經工作不能再搞‘聯合政府’,要搞統一政府,取消辦事處,成立中央財政經濟部,並建立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貨幣。”

●陳雲說:“安下地盤試一試,隻能根據實際情況辦事。”

●陳雲說:“我叫陳雲,小個子,身體不好,兩個月感冒一次。過去好比是在上海永安公司門前擺小攤做小生意的,現在讓我當大公司經理,做大買賣,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 組建中財委

共和國故事·民生大計

宣布陳雲為中財委主任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南海勤政殿裏,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會議在毛澤東主持下召開。

這次會議主要討論通過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院、署、行的負責人,同時任命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等機構的負責人。

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組織機構至此全部建立起來。

在這次會上,正式宣布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會、院、署、行的負責人。

毛澤東宣布:任命陳雲為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薄一波為重工業部部長兼財政部部長;馬寅初為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原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解放戰爭尚在進行,由於各解放區處於彼此分割的戰爭形勢下,財政經濟工作還基本上是各自為政。

隨著華北各解放區連成一片,中央決定在阜平縣成立華北各解放區財政辦事處,這是一個各解放區帶“聯合”性質的財經機構。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到西柏坡後,周恩來提出:

各解放區財經工作不能再搞“聯合政府”,要搞統一政府,取消辦事處,成立中央財政經濟部,並建立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貨幣。

中央財政經濟部在當時簡稱中財部,由董必武任部長,薛暮橋任秘書長,南漢宸負責籌建中國人民銀行,準備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即人民幣。

由於當時董必武年邁,加上不久後擔任新成立的華北人民政府主席,中財部實際上由周恩來直接領導。

在此期間,中央財政經濟部在統一財經方麵做了一些工作,例如發行統一的貨幣,調劑地區間的財力、物力等等。但由於尚處於解放戰爭時期,經濟工作總的進展不大。

1949年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的一年,同時又是解放區財政經濟困難的一年。

由於帝國主義長期侵略和掠奪,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統治,加上長期戰爭的破壞,到了1949年,財政枯竭,投機倒把猖獗,城鄉交通阻隔,原材料匱乏,產品滯銷,工人失業,正常經濟活動受到嚴重破壞,並出現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局麵。

麵對困難局麵,即將成立的人民政府急需成立一個統一的財經領導機關來統籌領導全國財經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後,黨中央決定把中財部和華北財政經濟委員會合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在當時簡稱中財委,統一管理財經工作。

1949年3月,周恩來主持起草《中央關於財政經濟工作及後方勤務工作若幹問題的決定》指出:

中央應即成立財政經濟委員會,首先與華北財政經濟委員會合並,並加入東北、華東、西北、華中各區財政經濟工作負責人為委員,依靠華北政府的各部及其直轄的各省市,進行業務工作。

中央要成立的這個中央財經委員會,實際上就是全國財經工作的“司令部”。

中央組建中央財經委員會,其目的是想使我黨原來因“山頭林立”而分散的財經工作,能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機構,能夠在全國統籌的基礎上,促進新中國經濟建設工作的全麵展開。

中央同時還決定,由陳雲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財經工作。

在這次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會議上,不僅宣布成立財政經濟委員會,同時還宣布由原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任主任,薄一波、馬寅初為副主任。

由陳雲任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是中央早就計劃好的最合適人選。

這是因為由於曆史原因,當時在黨內,熟悉經濟工作的領導幹部非常缺乏,陳雲是為數不多的懂得經濟工作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