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澳秘密支援2

霍英東給南光運送柴油

朝鮮戰爭爆發後,港英當局立即對香港的石油產品銷售進行控製,內地緊缺的許多戰略物資行情迅速上揚。這時,霍英東獲悉澳門許多家公司幫助內地大量收購汽油、煤油、柴油及五金、麻包等物資,就心動了。

霍英東說:“我要突破美國的禁運,給內地運輸物資,這是愛國,更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

於是,他就和幾個朋友合夥,開始了用風帆船向澳門運輸柴油的生意。

他們在朝鮮戰爭期間搞海上運輸完全是從零開始。最初,去澳門運柴油的總共隻有3個人。一位是風帆的船主,還有一位是霍英東的堂兄。堂兄幹了幾次,因為很害怕,就不幹了。

風帆要靠風力,第一次去澳門因為沒有風,船行駛了一天才趕到。這一次去澳門總共賺了幾百元,霍英東感到很高興。因為那時普通工人的工資一個月不過100元左右。

霍英東最初為抗美援朝運送禁運的戰略物資,完全是生活所迫,在商言商。因為,在抗戰勝利後,香港經濟一直不景氣。

如今美國要對中國禁運,依靠轉口貿易發展的香港經濟再次陷入了困境,很多人失業,大量工廠倒閉。為了尋找出路,很多人開始“走私”救國。因為美國的禁運本來就不合法,所以港澳同胞的“走私”就賦予時代的正義感。

1923年5月10日,霍英東出生在香港,是霍家的第四個孩子,家境很困難,從小喪父。他的母親是一位剛強的女性,靠組織駁運生意掙幾個錢,養活了幾個苦命的孩子。

霍英東做過工人、學徒、小掌櫃,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後來遠赴南海東沙島冒險采集的“海人草”,在那裏,他鍛煉了自己。

霍英東從東沙島歸來後,平日幫母親做駁運生意,同時在官箕灣經營一座規模很小的修船廠,叫王記船廠。但他並不滿足這平淡的生意,他天天閱讀報紙,關注港內外各方麵的新聞,尋找發展的新機遇。當抗美援朝爆發後,他認為,改變他生命的時刻到了……

霍英東最初經常是運柴油,柴油一般裝在船艙中。船艙的底部是水,油浮在水的上麵。采用這種辦法有兩個好處:一個是不需要桶,第二,外麵也很難發現運送的是什麼東西。

因為霍英東每次運的油量不多,從外邊看船吃水很淺,好像沒有載什麼東西,所以,不引人注意,比較安全。霍英東善於經營駁運生意並修理船隻,所以能經常買到價格便宜的柴油。

霍英東去澳門前,並不知道澳門有共產黨的組織,更不知道澳門的南光公司是內地在澳門設立的貿易機構。霍英東後來同南光公司建立了聯係實出偶然。

霍英東很有生意頭腦,他在香港當雜貨鋪的店員時,一下能把客人購買的10多種商品的價錢準確的心算出來。他不僅買貨時貨比三家,賣貨時則價比三家。當時澳門收購汽油、柴油的公司很多,霍英東當然要比較一下,看哪家給的錢多。

南光公司由於是內地設在澳門的貿易機構,實力強,為了大量收購石油一類製品,出的價格相對其他商行自然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