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聯想一個不競購黑莓的理由(1 / 1)

給聯想一個不競購黑莓的理由

見地

作者:馬文方

本月中旬,華爾街日報網站有關“聯想正積極考慮全盤收購黑莓手機廠商RIM,並與RIM簽署非公開協議,有權查閱黑莓賬目”的爆料,讓聯想也躋身於思科、SAP、私募公司等各色買家之列。

幾年的光陰,黑莓就從昔日商務手機翹楚淪落到今天待價而沽的境地。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應該說黑莓還是很有些賣點的:大把的專利、以安全著稱的信息服務網絡、高端商務人士的用戶定位。但黑莓的賣點未必與各個買家的買點吻合,因為這既受限於外部監管環境,又取決於買家們各不相同的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

應該說,收購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十分有效的途徑。今年坐上全球PC市場第一寶座的聯想,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多年前對IBM PC業務的收購。此項收購為聯想換來了先進的技術、優勢的品牌、全球化的市場、跨國的管理能力等。在PC市場受到智能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強烈衝擊的當下,快速拓展智能手機市場是PC廠商不約而同的選擇。但下藥必須對症,根據PC市場的成功經驗“照方抓藥”未必適合手機市場。

對聯想而言,其PC業務在美國政府用戶市場發展多年,卻總是無端受阻。聯想要想買下在北美廣為商業和政府人士使用的信息服務網絡,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畢竟,PC提供的隻是計算能力,而網絡承載的是信息。

除了這個難以預料的外力幹擾,生態係統的問題在聯想競購黑莓的過程中也起著一票否決的作用。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有了安卓、iOS和Windows三個生態係統,幾乎不太可能容納第四者。穀歌作為安卓生態係統的“帶頭大哥”,必須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獲得專利,從而保護安卓手機廠商不被卷入專利糾紛,隻需為使用專利付費而不必花費高昂的代價去積攢專利。而聯想要繼續維護黑莓生態係統或建立新的生態係統談何容易,惠普、英特爾和諾基亞分別放棄WebOS、MeeGo和塞班,便是明證。

如果聯想不做新的生態係統,那麼黑莓現有市場份額的價值就會大幅貶值,因為收購專利將毫無意義。根據Gartner的市場報告,2008年第一季度,諾基亞在全球個人智能手機市場上份額高達45.1%,而今年第二季度Windows手機的份額僅占3.3%。這說明從塞班平台向Windows平台全麵切換的過程中,讓用戶保持較高的忠誠度隻是諾基亞的一廂情願。

生態係統決定了智能終端市場與PC市場遊戲規則的差異,它擁有權重最高的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