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荒涼草不芳,
身纏惡疾運不強,
幸得義犬通人性,
才未徑上閻羅堂。
洞庭商人胡氏是經營布匹和糧食起家的,是個很殷實的富商。他在上海開設有仁德總商號,同時又在杭州、鄭州、洛陽等地設有若幹分號,每個分號都聘有一名精明能幹、誠實可靠的經理,主管分號的商業經營和人事分工。仁德商號是股份製,與今天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質差不多。但是,這個商號的股份與眾不同。那時,一般商號的股份有兩種:一是銀股;一是“身股”。所謂“銀股”,是指資金投資所占的股份;所謂“身股”類似於今天的技術股。然而除了這兩種股,仁德商號還多了一種,叫做“狗股”。到底什麼是狗股?說起仁德商號的“狗股”的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仁德商號在創辦初期,除了上海的總號外,又在開封和濟南開了兩個分號,經營得十分艱難。開封的經理叫何應文,山東臨沂人。因早年家貧,便隨同鄉販賣米糧,時間一久,在米糧經營上很有一套。他自從進入仁德商號後,很受胡氏賞識,不久就升為開封號的經理。何應文是個忠心耿耿的人,他很感激自己的財東,決心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東家。
這一年,中原發生災情,尤其是河南、山東,更是重災區。災荒一起糧價暴漲,若是及時大批購買囤積糧食,到了第二年春天再放糧出去,必會獲得高利。何應文在糧食經營上是個頗有經驗之人,他感到報答財東的機會到了。但是分號畢竟資本有限,必須及時通知總號,否則會貽誤商機。那時的通訊和交通都很不方便,從開封送信到上海要花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此事非同小可,甚至關係到仁德商號的生死存亡,他決定自己親自去總號。
這天一大早,何應文備上了一些幹糧和盤纏,背著包袱出發了。剛走出分號大門,忽覺有什麼東西在扯咬他的褲腳,回頭一看是他那條心愛的小花。小花是條黑狗,還是狗崽時被人扔在荒郊。何應文在一個雨夜將它撿回救活,現在的小花已在何應文照料下長成一條身材矯健、輕盈靈活的大狗了。小花對主人有著很深的感情。以前何應文兩次去上海總號,它都跟隨主人一同去了。這次見主人背著行李又要出門,它就跟隨出來。這樣,何應文就帶上愛犬小花一同上路了。
一路上,土地幹涸,田園荒蕪,還不時見到災民四處流亡,悲慘情形令人不忍目睹。何應文日夜兼程地往東南方向趕著路程。踏上江蘇的土地,情形陡然好轉,稻田青青,河流蜿蜒,樹林濃鬱成蔭,一派江南魚米之鄉的富饒景象。眼看就快到總號了,何應文卻病倒了。上吐下瀉,渾身沒有一點氣力。他不敢耽誤時間,因為他明白,時間就是金錢。尤其目前是最關鍵時期,倘若他不能將中原北部荒災的消息趕在其他商號獲悉之前傳到上海,那麼將錯失良機,前功盡棄。
但是,當進入上海的南翔地區時他再也爬不起來了,他患上了嚴重的痢疾。旅店主人見狀,怕他死在店裏,連忙問他:“客官,你是何方人氏,去上海作甚?上海有無親人,可有照顧?”何應文最怕的就是泄露商業秘密,他隻字不提自己乃仁德商號經理,更不提此行目的,隻是對店主說:“不要緊,我沒事,還挺得住。要是店主方便的話,請替我到藥店抓兩副藥。”待店主一走,何應文就想馬上動身。可他剛一撐起身,眼前一黑,便無力地倒了下去。等他醒來,看到小花正急得圍著他團團轉,發出一聲聲的嗚咽。何應文望著這條通人性的狗,腦裏突然產生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小花給總號送信。他連忙拿出紙筆,在紙上艱難地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