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組建空軍兵種3

成立空軍空運第一旅

1950年2月,空軍在組建殲擊、轟炸、強擊等作戰部隊的同時,為了適應空中運輸任務的需要,在北京西郊機場成立了空運部隊。

空運隊的飛機是繳獲國民黨空軍的12架C-46、C-47運輸機。空、地勤人員大部隊是起義人員和各地解放後的留用人員,還有一部分是東北老航校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

這個空運隊擔負過許多專機和空運任務。

1950年3月,為了給進藏部隊空投糧食等物資,先後從華北和西南軍區航空處調集C-46、C-47運輸機,組成一支空運隊。

9月16日,周恩來向蘇聯提出訂購42架伊爾-12運輸機及必要的油料、器材。同時聘請蘇聯顧問58名,幫助中國空軍訓練空運部隊。

為此,空軍組建了高空運輸訓練大隊,在長春第二航校進行訓練。該訓練大隊共有學員237名。

11月24日正式開課,經過兩個多月的突擊訓練,於1951年1月30日畢業,全部分配到西南軍區組建空運部隊。

1950年11月24日,空軍第一個運輸航空兵團,即空軍運輸團在四川新津正式組建。

空軍運輸團組建後,繼續執行支援進軍西藏的空投任務。

1951年4月24日,以高空運輸團為基礎,又從第二航校抽調部分運輸機和空、地勤人員,在四川新津組建空軍第一個運輸航空兵師,即空軍第十三師。師長為劉紹堂。該師下轄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團,有飛機共計4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