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的,學習操舵和觀天測海,定艦位,看海圖的技術;通導的學習雷達、聲納、無線電通信聯絡技術;槍炮兵學習瞄準射擊,掌握風浪運動規律,學習魚水雷的裝填發射技術和反潛知識;輪機兵學習蒸汽機、柴油機、發電機操作管理和油、電、水、汽的製造和供應……
經過3個多月的學習,中國第一批操縱驅逐艦的水兵橫空出世!
1954年1月25日,在青島永安大劇院裏,人民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隆重召開成立大會。
會上,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軍委命令,宣布蘇軍任驅逐艦大隊大隊長,劉成章任政委。
次日,中蘇雙方在軍港碼頭上,舉行交接簽字和命名授旗儀式。
盧仁燦政委代表中方,彼得洛夫代表蘇方在交接證書上簽字。海軍參謀長周希漢宣布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裏內依”號和“列齊威”號驅逐艦分別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鞍山”號和“撫順”號,舷號分別為一〇一號、一〇二號。
從此新中國有了第一支驅逐艦部隊。
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兩艘驅逐艦抵達青島移交我軍。
按照中央軍委命令,分別將“列茲基”號和“列考耳特內依”號兩艘驅逐艦,改名為“長春”號和“太原”號。至此,驅逐艦大隊由兩艘增至4艘,艦員100餘人。人民海軍第一支海上王牌軍在黃海之濱誕生。
1962年4月13日,美國的驅逐艦“狄海文”號從日本佐世堡港起航,闖入了我青島外海。
上級命令“長春”、“鞍山”、“太原”3艘驅逐艦立即起航,監視和驅逐美艦,決不容許侵入中國領海。
接到命令,驅逐艦大隊3艘戰艦,突然幾乎同時響起緊急出航的鈴聲。
驅逐艦編隊頂著6級大風,快速趕到美艦所在海域。“長春”艦在前,“鞍山”艦和“太原”艦在左右兩側,布成品字陣。雷達嚴密盯著“狄海文”號美艦的一舉一動,我驅逐艦處在高度戒備之中,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美艦的雷達看到了中國的驅逐艦編隊,不得不離開我領海線,在我領海線外遊弋,開始耍“擦邊球”的把戲。軍艦不時突然拐進中國領海,航行一段時間,又回到公海。
敵我雙方開始了鬥智鬥勇,我方處在領海線內側,“狄海文”號美艦處在領海線外側,雙方對峙著。美艦遊弋到哪裏,我驅逐艦就盯著它也跟到哪裏,始終保持火炮射程之內。
到了第三天,4月15日,美艦憋不住了,它突然轉向,直插我領海而來。
“報告艦長!敵艦向我領海線靠近!”雷達兵把情況報告給張序三艦長。
“長春”號立即響起戰鬥警報。張艦長下達了目標指示,命令槍炮長“開始繪算”,主炮瞄準了美艦,巨大的炮彈已經上膛。
美艦離領海線隻有兩海裏了,轉眼就隻有1海裏了。這時,突然美艦慌忙調頭,又高速駛入公海。
在正義凜然的人民海軍麵前,終於露出色厲內荏的本色。
但是,美軍沒有走遠,又使出了新花招。
一會靠近發國際信號問好,一會又要求一塊編隊航行。
我驅逐艦也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一旦美艦接近我領海線,即發國際信號:“請離開中國領海,你艦已接近我領海線!”“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爭!”
中國3艘驅逐艦跟美艦就這樣對峙了8天8夜,美艦未敢進入中國領海,終於沒趣地離去。
我年輕的驅逐艦部隊,組建不足8年,卻能熟練地掌握驅逐艦技術戰術,敢跟頭號帝國主義對陣,充分表現了指戰員大無畏的精神,也看出官兵刻苦學習軍事技術的成果。
兩軍相逢勇者勝。這次對峙使入侵者領悟到,憑著堅船利炮可以在中國領海線內橫衝直撞,為所欲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