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進行實戰演練1

●1950年5月25日淩晨2時,我江防司令部組成火力船隊和輸送船隊,運載陸軍官兵從中山縣唐家灣掩蔽出航。這是海軍第一次出海作戰。

●1954年3月18日,海軍航空兵裝備的噴氣式殲擊機團副大隊長崔巍、中隊長薑凱,各擊落F-47型戰鬥機1架,打響了海軍航空兵戰史上的海天第一炮。

●1958年2月18日胡春生和舒積成雙機在同溫層大戰敵機後勝利返航,揭開了世界空戰史上嶄新的一頁。

● 進行實戰演練

海軍首次出海作戰

1950年5月25日2時,我江防司令部艦艇16艘,征用民船8艘,分別組成火力船隊和輸送船隊,運載一三一師部分官兵,從中山縣唐家灣掩蔽出航。

這是我初建的華南海軍為了打開祖國南大門出海通道,掃除珠江口障礙,第一次出海作戰。

“解放”艇在副隊長林文虎和黨代表王大明指揮下,經過兩小時航行,首先駛入垃圾尾島海域,在視力範圍內沒有發現敵艦,也不見我後續艇跟進。

此時此刻,為了不誤戰機,隻能顧全大局,林文虎當機立斷,“打!”

一艘隻有28噸的小炮艇,竟然敢於麵對總噸位數千噸,比自己大100倍以上的強大艦隊主動發起勇猛頑強的攻擊。這在世界海戰史上不是獨一無二,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令人更為驚喜的是小炮艇插入敵艦群,乘黑夜之機,發揚了解放軍夜戰近戰,猛打猛衝的戰鬥作風,打得敵艦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解放”艇艇長梁魁庭一邊打一邊觀察,從燈火信號閃爍,判斷出指揮艦“太和號”,便集中火力射擊該艦指揮台。

頃刻間,“太和號”艙麵中彈起火,艦隊司令齊鴻章負重傷,手臂炸斷了。

敵艦失去指揮,在黑暗中相互碰撞,相互射擊,相互罵娘。

敵垃圾尾島炮兵湊熱鬧,盲目向海灣開炮,幫了倒忙。

經曆1個多小時混戰,天將拂曉。敵艦透過硝煙才看到,把他們打成這般狼狽不堪的竟然是一艘小小的炮艇。驚魂略定,便擺起架勢瘋狂地向“解放”艇反撲。

然而,“解放”艇艇長梁魁庭機敏地駕艇脫離戰區,安全返航。

“桂山”號登陸艦滿載我陸軍官兵,原定去垃圾尾島附近的青洲、三門島登島作戰。途中遇敵艦攻擊。“桂山”艦頑強抵抗。

在此緊急關頭,一三一師副團長郭慶隆下定決心,指揮“桂山”艦全速衝向垃圾尾島釣庭灣搶灘,搶灘成功,所有活著的艦員和陸軍官兵,在副團長郭慶隆率領下和敵海軍陸戰團展開肉搏戰,直到壯烈犧牲。

這是海戰中最為悲壯慘烈的一刻。

在“解放”艇和“桂山”艦激戰的同時,我“先鋒”、“奮鬥”兩艇在垃圾尾東側海麵與敵兩炮艇遭遇。

我“先鋒”艇乘敵艇用識別信號向我查問之際,全速迫近敵炮艇,突然開火甩手榴彈,緊接著接舷跳幫,步槍上刺刀,抓了俘虜回來。

敵另一炮艇見勢不妙,想逃又來不及。憑其噸位大,企圖以大壓小取勝,撞擊我“奮鬥”艇。

我“奮鬥”艇及時規避,打個回馬槍,迎頭痛擊,將其擊沉。

我509登陸艇在被敵艦攔擊時,急中生智,把裝在艇上準備送上島去的1門山炮架起來,直接對敵艦開炮成功,迫使敵艦後退。

三門島海戰、垃圾尾島海戰,敵第三艦隊遭到嚴重創傷。“太和號”護衛艦、“中海號”登陸艦、“永字號”掃雷艦均中彈起火,一艘炮艇沉沒,其餘均有損傷。台灣當局責令全部回台“整飭”。

為了扭轉局麵,阻止我軍攻島,台灣當局調第一艦隊“信陽”號驅逐艦、“營口”、“泰安”2艘炮艦和“太”字號護衛艦2艘,“中”字號登陸艦2艘,“永”字號掃雷艦4艘,另有大型炮艇多艘,以外伶仃海灣為泊地,每日輪流海上遊弋顯威,炮擊我已占島嶼,襲擊我運輸船隊,企圖阻止我後續部隊登島。

6月26日夜,我海軍海上編隊從隘州島隱蔽航渡三門島,靜悄悄地把陸軍炮兵部隊送上島。卸裝後,艦艇進入預定陣位拋錨待機,相機誘敵。

27日晨,敵“永”字號掃雷艦,照例從外伶仃駛出,航至海域。

當敵艦進入我預定火力圈內,我島上、艦上火炮一齊開火發起攻擊。水柱在敵艦周圍高高掀起,十分壯觀。

敵人萬萬沒有預料到,我島上居然有大炮,小艇也有大炮。

我海上編隊在島上炮兵掩護下,隊形有序,從容展開對敵作戰。

海戰持續了5個小時,我打沉敵炮艇1艘,打傷掃雷艦、炮艇多艘。最後,以極小代價贏得了海戰勝利。

國民黨艦隊自三門島海戰失敗後,不敢再輕舉妄動。至此,曆時71天的萬山群島戰役結束。

萬山群島也宣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