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參加實戰8
坦克修理連火線修車
1951年4月,正當中國人民誌願軍準備對敵發動第五次戰役的時候,坦克第一師坦克一團光榮地受領了赴朝參戰的任務。團修理連跟隨部隊入朝參戰。
11月初,我軍在西線發起秋季反擊戰。坦克部隊配合步兵攻打馬良山、高旺山等敵人的重要支撐點。
在接敵運動中,四連四〇五號坦克的發動機壞了,被迫停在光禿禿的山坡上。山坡上無遮無攔,一不能防炮,二不能防空,坦克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隨時可能遭到攻擊,情況非常危急。
這時,天已經暗下來了,夜幕給孤零零的坦克提供了一定的掩護。但是,敵機仍在空中盲目地盤旋著,不時扔下幾顆照明彈。
突然,一顆照明彈落在距坦克100多米的地方,坦克被照得一片雪亮。但是,敵機沒有發現。
好險啊!萬一被敵機發現,坦克就有被炸毀的危險。
“修理連迅速搶修!”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上級果斷地作了決定。
修理連的戰士們立刻行動,冒著敵人的冷炮,把坦克拖到了草地裏,一場夜戰開始了。
時間非常緊迫,換發動機要拆卸許多機件,新發動機要洗油,在天亮前就要裝好……一大堆的工作要搶在天亮前完成。人們恨不得絆住時針,讓它停下來。
夜色提供了掩護,但也給修理工作帶來不小的麻煩。
為了防空,不能點燈,戰士們隻好憑著練就的硬功摸著幹。
發動機上密密麻麻的油管、水管和螺釘、螺帽,本來都有標記的,可是天漆黑,根本看不清了。大夥兒一個個把頭湊近機件,幾乎連鼻子也都快粘上去了。
實在看不見,就用手電筒照一下。電筒用黑布包著,電池又快用完了,隻露出一點微弱的亮光。越是不亮了,就越舍不得用。摸黑摸久了,眼皮幹澀得發疼。
“轟!轟!轟!”敵炮斷續地響著,濃煙夾著土塊和石塊直竄起來。
很快,被打壞的發動機被拆了下來,新的發動機也開始安裝。
當吊車把新發動機吊進車體的時候,天邊已經露出魚肚白色了。在一片朝霞輝映下,發動機裝好了。
在野外,在黑夜裏,在炮火下,14個半小時換好一台發動機,這對於年輕的修理工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
當戰士們看著修好的坦克昂著炮口,“轟隆隆”地衝向前方的時候,心裏充滿了欣慰。
不久,修理連接到團裏的電話,說團裏損壞了兩輛坦克,送後方修理要花很長時間,又增加鐵路運輸的負擔。
團首長問;“能不能把兩門炮換一下?壞炮裝上壞車,送後方修理;好炮裝到好車上,立即參加戰鬥。”
使死車複活,保證坦克隨時參加戰鬥,這是修理工的職責,修理連接受了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