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滑,戰士們在潮濕的橋板上鋪了一些稻草。
指揮部的師長吳忠命令部隊就地安營,他親自走到江邊巡視地形,確定渡江方案。
吳忠先讓通訊員牽過一匹馬,上橋試過。為了讓馬克服恐懼,他們還在馬的眼睛上蒙上兩塊黑布。
但是,通訊員剛把馬拉上橋,馬便在晃動中失去平衡,前蹄滑出橋板,隨著一聲嘶鳴,馬就栽進了翻滾著濁浪的江水中。
墜落江中的那匹馬,落入寬闊的江麵中,就像一片輕巧的小樹葉一樣,隻發出一聲沉悶的回響瞬間浪花就把它吞沒了,江中又好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
幸虧通訊員及時鬆掉了手中的馬韁繩,否則一場災難就在所難免了。
後來,又有一名戰士騎馬過橋,但還沒到江心,又是人仰馬翻,但結果卻是馬奇跡般地遊到了對岸,而那名戰士卻被江水衝得無影無蹤了。
麵對這種情況,大家隻好用人扛著東西過橋,再讓牲口從浪裏渡過去。
測量隊大多數是學生兵,但大家一個個咬緊牙關,扛著沉重的馱子在東搖西擺的鐵索橋上頑強地搬運。
大家彎著腰,流著汗,在江風中喘息著,走一步停一下,盡管肉體很苦很累,但大家的心靈中卻有種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的光榮感和崇高感。
馬匹也在哄打驅趕下走到了江裏,大家合力拉韁,大聲吆喝著,將馬匹從浪裏拉過了江。
經過半天的艱苦奮戰,將士們終於強渡過了仙人橋。
行軍第五天,測量隊來到了二郎山腳下。
二郎山位於四川、西康交界處,海拔3200米,是橫在由川入藏道路上的第一座大山,當地老鄉有一首民謠說:
二郎山,頂破天,
狂風四處竄,
亂石滿山崗,
夏天下大雪,
冬天沒太陽。
當時天空中正細雨霏霏,道路又陡又滑,泥濘難走。上山小路要走20公裏,如果走公路則要40公裏。
測量隊決定牲口和作業人員沿公路上山,其餘人員抄小路攀越。
這一天大家3時起床,4時吃飯,天還沒亮就出發了。
早晨的山道雨霧彌漫,衣服都被雨水和汗水浸濕了。由於觀測時看不見目標,隻能畫出迂回曲折的道路,破舊的橋梁和涵洞等。
路上,天空時斷時續地下著雨,道路打滑,叢林茂密,不時遇到幾米高的冰坎,無法攀登。
戰士們用菜刀在冰上砍些腳窩,然後像登山運動員一樣再向上攀登。
大家來到半山腰,已經是14時了。這時偏偏天空又下起了大雪,氣溫降到了0度以下。大家被雨水浸濕的衣服結了一層薄冰,穿在身上,就像穿了一身堅硬的鐵皮一樣。
為了趕時間,大家連午飯也沒顧上吃,就繼續趕路,雖然又冷又餓,但好在路上的雪已經結成冰,比起一步三滑的泥濘路來,反而好走了些。
當他們到達3000多米的山頂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雪花還在黑暗中不斷地落下來,大家一個個都變成了雪人。又沒有吃飯,都感到頭發暈,腿發軟,眼發黑,甚至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到了22時,作業組的人還沒到達宿營地,吳忠放心不下,他忙叫救護隊抬著擔架去接,發現他們已經凍倒在山頂了,大家急忙把他們抬上擔架,到達二郎山南麓的甘海子宿營地,已經是24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