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做好保障2
彭德懷提議成立後勤司令部
1951年4月,第五次戰役開始後不久,正在檢查工作的洪學智接到彭德懷的電話,要他馬上趕到誌願軍司令部。
洪學智剛走進彭德懷的辦公室,彭德懷就大聲說:“老洪,你馬上回國。”
“回國?”洪學智怔了。
“黨中央和軍委對後勤工作都很關心,你回去向總理彙報一下我們前線後方的供應情況。”
回到北京,洪學智先到帥府園中央軍委的駐地報到。聶榮臻代總長對他說:“周總理正等著你呢,快去吧!”
當時,洪學智穿著誌願軍的單軍裝,由於日夜兼程,渾身泥汙,他當時也顧不了許多,就急急忙忙趕到了中南海周恩來的辦公室。
周恩來已經站在門口等洪學智了。洪學智向他敬了軍禮。
周恩來緊緊握住洪學智的手說:“洪學智同誌,你一路辛苦了!”
洪學智說:“周總理辛苦!”
周恩來讓他坐下,關切地問:“前線作戰情況怎麼樣?”
洪學智向周恩來簡要地彙報了前線的基本情況,然後說:幾次戰役打下來,我們吃虧就吃在沒有製空權,敵機的轟炸破壞使我軍遭到了極大損失。敵機經常一折騰就是一天,見到人就猛衝下來掃射,扔汽油彈、化學地雷、定時炸彈、三腳釘……晚上是夜航機,戰士們叫“黑寡婦”,也不盤旋,炸彈便紛紛落下,到處是大火。主要是阻滯我軍的行動。
周恩來十分嚴肅地說:“美帝國主義欺負我們,瘋狂到了極點。但是我們沒想到,在他們的海空優勢下,我們卻打到了三八線。美軍這是第一次在世界上吃敗仗。不過,誌願軍要想不吃虧,就得研究對付敵機轟炸的辦法。”
洪學智說:“誌願軍司令部在後方的支援下,已經加強了高炮部隊,並已在關鍵點上增設了防空哨。現在我軍主要是靠勇敢精神。比如運輸車遇到敵機轟炸時,有的就開足馬力,猛跑一陣,帶起數百米的塵土,搞得敵人不知是怎麼回事,驚呼共軍的汽車施放了煙幕彈。”
周恩來笑了,他說:“戰士們的勇敢精神,打掉了恐美病。同誌們付出了鮮血,但教育了5億人。”
說到這兒,周恩來沉思了一會兒說:“美國會不會登陸中國?現在還不能肯定,但是前線我方勝利越大,登陸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前線一定要打好。中央軍委考慮,要盡快出動飛機,當然,我們的飛機有限,隻能給敵機造成一點混亂,振奮一下士氣。”
洪學智說:“前線將士都盼望我軍出動飛機。”
周恩來說:“中國有飛機,許多與我國有偉大友誼的國家有飛機,但飛機參戰還不是時候,這個你當副司令的應該是很清楚的。”
洪學智一想確實如此,飛機要吃汽油。如果用朝鮮戰場現有的運輸力量來供應,就是把一切軍需彈藥都停運,也不見得行呀,後方供應製約著戰役的規模,這一點也不假。
周恩來還問了不少戰場上的細節問題。又問:“供應主要是什麼問題?”
洪學智彙報說:“誌願軍沒有防空力量,公路運輸線長達數百公裏。第三次戰役時,前麵兵站與後麵的兵站相距三四百公裏,形成中間空虛,前後脫節。另外,後勤高度分散,也沒有自己獨立的通訊係統,常常聯絡不上。”
周恩來說:“所以,外國的軍事家說,後勤是現代化戰爭的瓶頸。誌願軍後勤必須加強,中央軍委考慮,要給誌願軍後勤增派防空部隊、通信部隊……”
洪學智說:“軍委的決策太正確了。後勤現存的主要問題是供應不及時。第三次戰役,部隊是在挨餓受凍的情況下打敗敵人的。如果供應得好,勝利會更大。現在戰士有三怕,一怕沒飯吃,二怕無子彈打,三怕負傷後抬不下來。”
周恩來神情嚴肅地聽著,點著頭,不時地用鉛筆在紙上寫幾個字。
洪學智接著說:“現在敵人參戰的飛機已由1000多架增到了2000多架,並由普遍轟炸轉向破壞我運輸線。特別是凝固汽油彈對我地麵倉庫、設施危害最大。敵人還派遣大批特務潛入我後方指示目標轟炸。”
“4月8日,敵機向我三登庫區投擲的大量燃燒彈,一次就燒毀了84節火車皮物資,其中有生熟糧食287萬斤,豆油33萬斤,還有大量其他物資。後方供應的物資隻能有百分之六七十到前線,百分之三四十在途中被炸毀……”
周恩來聽到這裏,臉上露出了十分嚴峻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