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鎮反再掀高潮4
毛澤東批示必須穩、準、狠
1950年12月19日,在中南海的豐澤園,空氣顯得異常凝固。在毛澤東書房的辦公桌上,堆放著厚厚的來自全國各地、大軍區有關土匪發動暴動、騷亂的告急電文、報告、材料。毛澤東一邊抽著煙,一邊翻閱著那大堆的文件。他看了一會兒,煙霧漸漸散去,他望著窗外,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自從鎮壓反革命運動在全國大規模地展開以後,身居北京的毛澤東運籌帷幄,密切注視著這場運動,指揮著這場全國範圍內的重大戰役。
為了指導這場運動正確進行和勝利發展,毛澤東起草和批閱了一係列關於鎮壓反革命問題的文件和指示,製定了一套正確指導鎮壓反革命運動的方針和政策,並在許多地方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就在這時,秘書急匆匆送來了一份沉甸甸的報告,潛意識裏他覺得這是一份非常緊急的文件。毛澤東很快地點燃了一支香煙,習慣地用手解開衣服上麵的兩顆紐扣,仔細地閱讀著這份報告。他那寬闊的前額漸漸開始緊鎖了,目光也變得越來越銳利。
這是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書記、湖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黃克誠,以及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書記鄧子恢於12月7日寫的一份鎮反綜合報告。
報告上寫著:
湖南全省執行中央十月鎮反指示以來,鎮壓了一大批反革命分子,大多數人是擁護的。這個堅決行動,打掉了敵人氣焰,鼓舞了群眾鬥誌,清醒了幹部頭腦,收獲極大。但目前個別地方發生逮捕範圍擴大,處理方式簡單的情況。下麵幹部勁頭很大,如果繼續堅決而猛烈的鎮壓下去,殺人將很大的超過中央規定的限度。今後,采取目前猛烈辦法,一定會發生混亂,引起全局緊張,孤立自己。因此,在鎮反工作正處高潮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策略,與反革命進行鬥爭要做到有準備、有重點、有分寸。
毛澤東覺得,黃克誠同誌之所以提出這個意見,與湖南當時的具體情況有很大的關係。
中共中央發出“雙十糾右”指示以後,湖南省委結合本省實際,立即部署和開展大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運動。
初始階段,對中央的精神進行層層地傳達貫徹,大張旗鼓地宣傳,放手發動群眾,糾正了對反革命過於寬大的右的傾向,使運動很快形成高潮。全省各地有計劃、有準備、有聲有勢地依法搜捕了一大批作惡多端的反革命分子,使那些公開暴露的敵人受到應有的鎮壓,反革命的囂張氣焰很快被打了下去。對群眾的威脅除掉了,他們拍手稱快,情不自禁的高呼“又一次解放”,大膽地站出來控訴、檢舉和捕捉反革命分子。
但是,在鎮壓反革命運動出現高潮後,產生了“左”的偏向,一些人勁頭十足,不注意策略,難以遏止,開始出現草率捕人殺人的現象,造成極不好的影響。
當黃克誠察覺了這一問題後,經過多日的思考,毅然作出決定,會同鄧子恢,即報告了中央,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毛澤東閱讀完報告後,提起筆在報告上作了重要批示。他指示秘書,迅速回電黃克誠,並轉告鄧子恢:
12月7日的綜合報告收到,很好,你們的方針是正確的。對鎮壓反革命分子,請注意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使社會各界沒有話說。
這就是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毛澤東及時提出的“穩、準、狠”的方針,這是關於鎮壓反革命的全套策略問題,對於保證鎮壓反革命運動的健康發展和取得勝利,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1951年1月17日,同樣在中南海豐澤園的辦公室,毛澤東接到中南局轉來湘西四十七軍的一份《關於對反革命分子必須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的電報》,他翻閱著報告,提筆在報告上這樣批到:
在湘西21個縣中殺了匪首惡霸特務4600餘人,準備在今年由地方再殺一批,我認為這個處置是很必要的。隻有如此,才能使敵焰下降,民氣大伸。如果我們優柔寡斷,姑息養奸,則將遺禍人民,脫離群眾……
隻要不殺錯,又注意策略(事先事後向各界人民多做宣傳解釋工作,注意時間地點,分期分批,分軍隊地方等等),對於真正的匪首惡霸及堅決的特務分子,必須在人民群眾擁護的基礎之上,堅決地處以死刑。特別是那些土匪猖獗,惡霸甚多,特務集中的地方要大殺幾批。所謂打得穩,就是要堅決地殺掉一切應殺的反動分子(不應殺者,當然不殺)。隻要我們不殺錯,資產階級雖有叫喚,也就不怕他們叫喚。
毛澤東
一月十七日
毛澤東迅速將批複電報遞給秘書,叮囑馬上轉給中南局和湘西四十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