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岸阻擊戰6
能攻能守的第四連
美軍發起“閃擊作戰”後,第五十軍一四八師四四三團據守的帽落山,因號稱“京釜國道”,而成為美第二十五師主要攻擊目標之一。
從1月25日起,對方在8架飛機、10餘輛坦克、幾十門火炮的掩護下,用了整整兩天時間,才“閃擊”攻下我四四三團的警戒陣地。
戰至第五天,第四四三團三營防守的第一線陣地被對方突破。
15時,帽落山的前出陣地2365高地失守,團遂令在第二線陣地待命的第四連,由連長趙其功、指導員浦紹林率領,以第一排從正麵、第三排從左後側對2365高地實施反擊。
浦紹林記得,按協同計劃,第四連反擊時,團迫擊炮連應以予火力支援,但實際上沒打幾炮。
據當時的師炮兵營營長楊協中回憶,師炮兵營總共有兩個美式山炮連,一個美式化學迫擊炮連。漢江阻擊戰時,其美式化學迫擊炮連配屬第四四三團,該連攜行的炮彈不多,主要靠的是安養裏的繳獲。
自從1月15日對方發起“磁性戰術”攻勢起,這些炮彈“省吃儉用”打了15天,所以在29日支援四連反擊2365高地時,確實沒打幾發炮彈。
有沒有火炮掩護,都要反擊。副連長王建書帶著第二排喊著“殺”聲,從正麵攻了上去。剛到半山腰,對方一道彈幕攔阻射擊將10多名戰士炸倒,王建書也身負重傷。
連長趙其功指揮第一排再次攻擊,奪下了2365高地。沒等第一排在陣地上站穩腳跟,美軍的坦克炮、榴彈炮就打了過來。
接著,兩架飛機輪番掃射,2365高地一片火海硝煙,第一排又犧牲了10餘人,連長趙其功也被炮彈炸傷,屁股上一道一指寬的大血口子,鮮血直流,被搶救下陣地。
炮火急襲後,“聯合國軍”由數輛坦克掩護,重新發起衝擊,陣地再次失守。
團裏見陣地得而複失,遂令團警衛連再次實施反擊。這時,從左側繞到對方側背的四連第三排跟在對方的屁股後麵攻了上來。
17時,陣地失而複得。2365高地再次奪回後,又打退了對方一次反撲,一直堅守到天黑。
當天24時,團裏考慮到部隊傷亡較大,決定收縮防禦,讓四連撤回原陣地。
1月30日,對方以一個團的兵力,在10餘架飛機和20餘輛坦克的掩護下,向帽落山主陣地全麵進攻,從8時50分一直打到17時30分,戰鬥異常激烈。
第四連據守帽落山主峰以東的無名高地,負責屏障主峰,保障與左鄰第四四七團的戰鬥結合部。
這天上午,第四連打退對方第一次進攻後,指導員浦紹林派通訊員前往營部,請示將第三排排長張正昌提升為連長。還沒等上級答複,浦紹林就拉著張正昌查看陣地,準備調整部署。
張正昌長春起義時是個班長,個子高,膽子大,從塹壕內伸出腦袋就東張西望。浦紹林急忙提醒:“低一點,低一點!”
三排陣地在前麵,正麵有200米寬。浦紹林考慮到三排陣地需要調整,正要起身前往,被身旁的班長王明學一把拉住:“指導員,你留下指揮,我去。”
王明學走了。下去的時候,被對方坦克發現,一炮打中,他光榮犧牲了。
留下的未竟之事,由浦紹林親自完成。全連調整為3個班,連部勤雜人員和六〇迫擊炮班人員一律補充下去,同時,任命了新的正、副班長和黨小組長。
31日,第四連調整後,又頂住了對方整整一天的狂轟濫炸和猛烈進攻。
戰至2月1日,前沿陣地被美軍突破,全連僅剩不到20人,退守連主陣地。
就在第四連前沿陣地失守的同時,左鄰第四四七團與第四四三團結合部附近的白雲寺陣地也告失守,側翼暴露,處境的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