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運動防禦戰2
讓美軍爬著過來
誌願軍在決定轉入全麵防禦以後,決定把漢江南岸的誌願軍撤往北岸,並建立三道阻擊線阻止“聯合國軍”的北進,以求在層層防禦中大量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並為下個階段的作戰贏得時間準備。
2月18日,新上任的美國第九軍軍長布賴恩特少將向李奇微報告,第二十四師的一些隊伍發現前方誌願軍陣地已空無一人,李奇微派出的巡邏隊也證實第八集團軍中部前線的誌願軍已開始全麵撤退。
這讓李奇微欣喜若狂,他為自己的新戰術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為了不讓誌願軍占領重要陣地,他計劃派第九軍和第十軍向北挺進,打亂誌願軍的陣腳,盡可能多地殲滅對方,李奇微立即決定采取更狠的招數。
2月18日,就在麥克阿瑟視察前線的頭兩天,李奇微精心拋出了一項新的計劃,這次計劃的代號為“屠夫行動”。
許多“聯合國軍”指揮官都認為這個名字太粗俗了,但李奇微本人卻對此代號情有獨鍾。
李奇微在他主持召開的“屠夫行動”作戰會議上,給他手下的將領們指明了這次戰役的目標,他還特別強調要在戰鬥中大量殺傷誌願軍,並減少自身的傷亡。最後,李奇微對“聯合國軍”做了具體的部署。
李奇微後來回憶說:
我是在2月18日(星期日)夜晚、總司令視察的前兩天親自動手擬定的這份行動計劃,並且已向美第九、第十軍軍長和第一陸戰師師長作了扼要介紹。
可以說,這次恢複攻勢使我的計劃終於見諸行動。從接任第八集團軍指揮職務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醞釀這個計劃,而且,可以說,計劃的醞釀工作是在包括總司令在內的各級指揮官普遍存在撤退思想的情況下進行的。
李奇微在回憶中還講了一段有關“屠夫行動”的趣聞。他說:
當我選定的“屠夫行動”的代號通知五角大樓之後,喬·柯林斯馬上就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指出,“屠夫”一詞肯定會給公眾造成一種不舒服的印象。我不明白承認戰爭就在於殺死敵人這樣一個事實有什麼可反對的。好幾年以後我才聽說,這種反對意見是由於共和黨的指控引起的,他們指控杜魯門政府在朝鮮的目的就是屠殺中國人。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李奇微命令向漢江南岸的誌願軍發起進攻。
此時,誌願軍五十軍已經撤離了漢江南岸,但“聯合國軍”仍舊向其原駐地傾瀉了一萬多發炮彈,然後小心翼翼的攻了上去,卻發現陣地上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