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美第三師、第二十五師向漢江以北進攻,但遭到誌願軍的迎頭痛擊,被迫退回。

在砥平裏以北的曹佐裏到鷹峰、鴨穀裏、橫城一線,誌願軍與美軍展開激烈地搏鬥,雙方屢屢出現膠著的狀態。

第六十六軍作為第一梯隊,承擔的任務比較重,他們麵對的是美軍第一師、第二師和南朝鮮軍的第六師。

為了盡可能地減緩“聯合國軍”的進軍速度,第六十六軍構築了兩道防禦陣地,進行節節抵抗。第一梯隊是一九六師和一九七師,一九八師為第二梯隊。

2月23日,美軍第一師、第二師及南朝鮮第六師向誌願軍一九六師和一九七師陣地發起了全線進攻。

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聯合國軍”白天依靠猛烈的炮火轟擊,飛機轟炸和坦克進攻來奪取誌願軍的陣地。

但是,一到晚上,誌願軍就又出現在他們麵前,誌願軍充分發揮夜戰近戰的優勢,把對方趕出陣地,雙方就是這樣反複地爭奪著。

直到3月10日晚上,第六十六軍才開始先後轉移。

在六十六軍抗擊“聯合國軍”的這段日子裏,每一處陣地的爭奪都是非常慘烈的。

誌願軍基本上是靠一個連或者一個排的兵力去對抗對方的一個營甚至一個團的衝擊。更為難得的是我們的誌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靠著手裏的輕型武器去抵擋對方飛機、坦克、大炮的攻擊,還成功地遲滯了他們進軍的步伐。

2月21日至3月6日,李奇微總共花了15天的時間才前進了不到5公裏,平均每天不到03公裏。

在稍後的作戰會議上,李奇微不無自嘲地說:“好像我們是爬著過來的。”

美國的一位著名作家評論說:

“屠夫行動”進展緩慢。由於敵軍在聯合國部隊進攻前早已撤退,因而在行動中很少遭遇敵軍。聯合國部隊繼續沿兩軍陣地前線全麵向北挺進。到了2月24日,第一海軍陸戰師已拿下了橫城以南的高地。同一天,第九軍軍長穆爾將軍乘坐的直升機墜落漢江,而後他因心髒病發作而死。海軍陸戰師師長史密斯將軍臨時統領軍務,直到3月5日,由威廉·H·霍奇少將接任。

美國的一位著名作家評論說:

“屠夫行動”並未殺傷大量敵人。不過,這次行動卻使“聯合國軍”轉入進攻,並提高了第八集團軍官兵的士氣及使命感。

到了3月1日,“聯合國軍”的戰線已推到了“三七線”和“三八線”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