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發起後,第一線運輸極端困難。待人力運輸到團後,可能得到若幹改善。且雨季已接近開始,江河湖沼盡在我軍之後,一旦山洪暴發,交通中斷,顧慮甚大。此役未消滅美師團建製,敵誇大我之傷亡,還有北犯可能。根據上述,我軍繼續前進,不易消滅敵人,徒增困難。不如後撤,使主力休整,以免徒勞……
彭德懷在致電毛澤東的同時,命令部隊停止進攻。
第六十五軍於議政府、清平裏地區阻擊對方,第六十軍於加平、春川地區阻擊對方,第二十七軍一個師於春川、大同裏地區阻擊對方,共同掩護第十九兵團、第三兵團、第九兵團主力分別轉移至渭川裏、漣川以北地區、金化地區、華川以北地區休整。
但是,就在彭德懷命誌願軍3個兵團向北轉移的命令剛剛下達的時候,“聯合國軍”的反擊作戰已經部署完畢,巨大的陰影正向誌願軍悄悄壓來。
19日,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軍隊的攻勢減弱的時候,李奇微飛臨美第十軍指揮部,與範弗裏特、阿爾蒙德以及美第九軍軍長霍克一起商討美軍將要采取的行動。
在咒罵了南朝鮮軍隊的無能和決定把南朝鮮第三軍團解散之後,會議一致認為,雖然在誌願軍發動的攻勢麵前,美第二師至少損失了900人以上,東部戰線向南後退近百公裏,但是,由於美軍在中部戰線的阻擊,使戰線形成一個很大的凸形,誌願軍的寬大的側翼已全部暴露。
況且,誌願軍的“禮拜攻勢”到了強弩之末的時候,現在正是“聯合國軍”反擊的最好時機。
美軍會議決定立即集中4個軍13個師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組成地快速反應和機動的“特遣隊”,在空軍和遠程炮兵地支援下,沿著漢城至漣川、春川至華川、洪川至麟蹄的公路,實施多路快速地反擊。
李奇微簽署作戰命令:第八集團軍應於5月20日發起進攻,各軍任務如下:
美第一軍沿漢城至鐵原軸線實施主要進攻,並負責保障第九軍的左翼。
美第九軍向春川、華川方向進攻,並奪占春川盆地以西的高地。
美第十軍應製止敵人在其右翼達成突破,並協同第九軍右翼部隊向麟蹄、楊口方向發起進攻,第九軍的右翼也由第十軍負責。
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應密切注意這次進攻的發展情況。”
誌願軍就要麵對的壓力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