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誌願軍的指揮員入朝以來,特別是經過戰役第一階段的鍛煉,在指揮藝術上,在適應新環境、新條件、新的作戰對象等方麵,都有了很大地提高。仗是越打越大,指揮卻是越來越細了。

第十九兵團在研究這個報告的時候,司令員鄭維山說:傅崇碧他們沒有提出什麼困難呀!鄭維山是擔心他們對困難估計不足而吃虧,但楊得誌想的是傅崇碧他們是有意的回避困難了,因為他們了解兵團的情況,所以楊得誌說:“這是個問題,我們要主動問他們一下。”

李誌民說:“分頭去問。要問得具體,解決得具體。”

政治工作方麵,就由楊得誌親自過問了。目前的關鍵是麵對“聯合國軍”的進攻誌願軍怎麼樣從思想上頂得住,因為曆來地打仗都是出擊容易固守難。

鄭維山想了想又說:“後勤方麵的問題還是很多的。我們組織了一些運輸小分隊,也要求軍裏組織一些小分隊。後勤工作單依靠誰也不行,要大家一起幹才行。”

這個時期,兵團後勤部已經撤消了。後勤部機關大部分同誌充實到誌願軍後勤司令部和新成立的後勤幾個分部中去了。

後勤供應實行了由分部分片包幹的辦法,十九兵團的供應由三分部負責。楊得誌建議給分部的同誌打個電話,讓他們了解十九兵團的任務和後勤方麵的困難很有必要。

李誌民玩笑似地說:“我來找他們,5次戰役開始之前彭總就講了嘛:‘這次仗打勝了,全體指戰員的功勞算一半,後勤算一半。’這一半的功勞是那麼輕鬆得到的嗎?我對大家說:六十三軍最大的困難,我看還是兵力不足。我們能在這方麵給他們一些幫助是最實際的了。我想從兵團直屬隊裏抽些人出來給他們,你們看怎麼樣?大家同意了。

通過電話,楊得誌在一八九師的陣地上找到了傅崇碧,當楊得誌問及他有什麼困難時,傅崇碧笑了。

他說:“困難是一大堆呀!但是軍領導研究過了,大家一致的意見是一條也不提。”

楊得誌說:“你說一條也不提,可是提了一大堆。我們研究了,決定從兵團直屬隊裏抽500人給你們!”

傅崇碧好一會沒有講話。

“你聽到我的話嗎?”楊得誌說,“給你們500人,我告訴他們了,要盡可能多抽一些有戰鬥經驗的老兵給你們。”傅崇碧顯得有些激動了。

他幾乎是喊著:“我們馬上把兵團的這個決定傳達到每一個戰士!”

楊得誌又問:“還有些什麼問題嗎?”

傅崇碧說:“我們的壓力本來就很大,這樣一來……請首長們放心吧,我們和六十五軍的同誌共同努力,決不讓範弗裏特前進一步!”

那些天,不僅在十九兵團指揮部,就連彭德懷也無時無刻不在注目著六十三軍的這個方向。

他們都知道,大部隊的正麵頑強阻擊後邊,是更大的戰略性地行動。阻擊者的勝利便是這更大的戰略性行動成功的關鍵;阻擊者的失利,那個更大的戰略行動隻能是計劃中的泡影。

傅崇碧說他們有壓力,其實這壓力對最高指揮員來說也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