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北轉移7
誌願軍血戰突重圍
5月22日夜,六十軍發出撤退命令:
一八〇師附炮二師兩個連,以一個步兵團北移漢江以北構築阻擊陣地,師主力置北漢江以南,掩護兵團主力北移及傷員轉移,師作戰地域為新延江、芝岩裏、白積山、上海峰以南地區,並注意和右鄰的六十三軍的聯係。
這天,一八〇師主力與美軍陸戰一師激戰了一整天,主陣地反複易手。
5月23日淩晨,一八〇師收到撤退命令。
上午11時,一八〇師發現其右鄰的友軍六十三軍已不告而撤。於是,師長鄭其貴急電軍部。
六十軍軍長韋傑電令:
注意派出部隊掩護右翼,並準備於23日晚將北漢江以南部隊,移至春川以西地區繼續防禦。
一八〇師派出兩個連,占領原六十三軍的防區。師主力開始北渡北漢江,向春川轉移。
23日夜,三兵團急電:
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十二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十五軍除已運走外,現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六十軍也有1000餘傷員,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阻擊敵人,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收。望各軍以此精神布置並告我們。
六十軍將兵團急電中“各部”誤解為“六十軍必須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
六十軍5次電令一八〇師:
停止北撤,繼續在北漢江以南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江南部隊應爭取堅守5天時間。
當夜,一八〇師的左右友鄰部隊全線後撤,一八〇師孤軍滯後。
三兵團兵團部與下屬失去電台聯係。
5月24日,一八〇師當麵美七師,美二十四師,南朝鮮六師已發現一八〇師兩翼空虛,迅速從三兵團和十九兵團的空隙穿過,渡過北漢江。
堅守城皇堂渡口的五四〇團炮營和一營三連在營教導員任振華的指揮下,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彈,任振華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聯合國軍”同歸於盡了。
“聯合國軍”控製北漢江渡口,一八〇師三麵受敵。
下午,六十軍電令一八〇師:
撤過北漢江,繼續沿江步防。
當夜,六十軍軍部撤離馬跡山指揮所。
深夜,在有線和無線聯絡中斷並在先後派出12名通訊員都沒能傳達撤退命令之後,一八〇師參謀樊日華和朗東方親自將撤退命令送到正在南岸堅守激戰的五三八團和五三九團。
5月25日淩晨,五三八團和五三九團靠著3根電線,帶著傷員,偷渡過北漢江。
五三八團在上下芳洞、西上裏以西,五三九團在明月裏、九唇岱山地區,五四〇團在雞冠山、北培山地區,組成防禦線,掩護整個兵團北撤。
堅守九唇岱山的五三九團二營五連,在年僅20歲的指導員楊小來的指揮下,打垮對方一個營,打死對方130名士兵。在打完所有的彈藥之後,全連指戰員在白刃格鬥中陣亡。
堅守雞冠山的五四〇團一營三連、二營六連、三營八連九連的指戰員在彈盡之後用刺刀英勇拚博,流盡最後一滴血。
一八〇師糧盡,彈藥不多,勢態仍然滯後,三麵受困於“聯合國軍”。
如果一八〇師不沿北漢江步防,而繼續北上與一七九師並肩防禦,即可迅速擺脫險境。
但從全局看問題,“聯合國軍”有可能趁機沿公路向北快速突擊北撤的三兵團和十九兵團。
據此,六十軍電令一八〇師:
軍裏決心不變,一定要完成兵團交給地掩護轉移的任務!
下午5時,六十軍軍長韋傑發現了勢態極不利於一八〇師,立即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