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聞其言,頓大悟曰:“若非仙翁提醒迷途,幾於一身終陷塵網!即以師事老人。老人以長生秘訣、金丹火訣、青龍劍法,悉授鍾離。次日辭歸,老人指以路途,回顧莊房,不見其處。鍾離歎曰:“真異人也!”乃尋歸路望家而去。
①飛劍山嵎斬虎卻說鍾離得老人指示回至家中。先是其家人聞其與北蕃戰敗,蹤跡杳然,皆以其歿於軍中,舉家號哭掛孝。至此突歸,一家欣喜無限。問其敗陣根由,離備言其故。及至單騎自逃,迷失山穀,胡僧引路,仙翁傳道數端。其家人曰:“當日誕生,曾有異光數丈之端。能言,又有身遊紫府,名書玉冊之句,周知當有異常之遇,不應死於劍戟之中也。”乃設大筵慶賀,盡歡而罷。
居數日,鍾離思敗陣私歸,朝廷若聞,必深加罪。今得仙劍之道,時刻不離,乃欲問跡修真,適其兄鍾離簡者,亦仕漢為郎中,性素慕道,棄職歸家。聞權之言,喜而不寐,即欲與之同行。權乃辭家別眷,披道服,執拂塵,兩角帶髻,二人飄然竟投華山三峰而去。道經小溪,見白鷺立山澗邊浴水,權謂簡曰:“鳧之頭何短?鷺之頸何長?欲斷彼續此,其可能乎?吾以天下之事,其不可長短者固多也。吾人誠然識破機關,至道即在眼前,天地皆吾掌握。但世人情欲難割,所以大道不達也。”議論未終,忽聞喊聲大震。視⑤延人一引領,引進。
①嵎(yú)——山彎兒。
之乃眾人逐虎也。那虎生得白額金睛,威猛無比。屢屢出山傷人。有一寡婦之子,年十餘歲,一日同仆人園取果,為虎噬之,其母痛恨至極,竟訟於縣。
縣令哀其情切,令獵戶率居民捕之。眾人長槍短械,鳴鑼圍至山下。其虎在山大吼一聲,奔騰下嶺,連傷數人。咬牙咆哮,依負南山之陽而立。但見逐虎之人,大半驚倒在地。其中有勇敢之士,亦徒攮臂觀望,不敢向前。適二人至其處,眾人看見鍾離身體魁梧,狀貌清奇,乃相謂曰:“若得此人共搏此虎,不難得也。”中有一人曰:“彼道者,以救人為本,何不迎之。”眾人皆至權前求助曰:“此虎傷害多人,本縣出令剿捕,其虎勇猛難當,見今又在數人,負嵎而立。伏望道長仁慈助力,與民除害。”權聞言未及答,其兄簡謂之曰:“孽畜如此作害,汝雲已得青龍劍法,何不試之?”權曰:“諾。”
即取劍在手,大喝一聲,望嵎擲去。那虎大叫一聲,鮮血淋漓,墜於山下。
眾人稱異,齊至拜謝。請問其姓名,鍾離笑而不答,但收劍歸鞘。兄弟自相談論而去。
點金濟眾成仙二人行了數日,不覺來到華山。見其山接連天日,吞吐雲霞,果是名賢隱跡之鄉,仙子傳真之處。有詩為證。詩曰:山聳霄漢外,雲裏路苕嶢;瀑布流千丈,如鋪練一條。
下有棲心窟,橫安定命橋;巍巍鎮世俗,華山名獨超。
又詩雲:突兀三峰接九天,雲霄深處即神仙;分明指汝超凡路,何事男兒到此邊。
兄弟尋至三峰,結草為廬,日夕修煉,期年之內,未見成功。一日出遊,見貧人填路,問其故。曰:“乃年歲不登,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
權歎息久之。回至山中,言於簡曰:“饑謹薦至,民不堪生,殊為可憫。”
簡曰:“濟人利物,仁人之心。汝識金丹之道,不度斯世之民,成之何用?”
權曰:“吾亦將欲試之。”乃取銅錫之類,於前,少放靈藥,以火焚之,皆成至寶,廣布貧民,因之而得命者,千百萬家。
一日,有上仙王玄甫者,知鍾離道將有得,降於價班訪之。鍾離見其豐①神特異,言論奇妙,拜求長生之訣。王曰:“心遑遑而無動,氣綿綿而徘徊,②精涓涓而遺轉,神混混而往來。開崑崙放七竅,斂元氣於九垓。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郭,一任往來。”言畢而去。
一日,又遇華陽真人,傳以太極刀法,火符內丹。於是洞曉玄機之道,深明往來之理。一日,別其兄,獨遊雲山,至魯居鄖城之崆峒,於紫金四浩峰居之。忽石壁猛響一聲,開若門戶。鍾離直入其中,見一玉匣,啟而視之,①②乃神仙秘訣也。鍾離懷之而出。未幾,其石複合,居數日乃複歸三峰,玩①遑遑(huángbuáng)——閑暇。
②涓涓(juānjuān)——細水慢流的樣子。
①懷——作動詞,把……揣在懷裏。
②未幾——不久,不多時。
其秘訣,遵而行之。忽五色祥雲滿戶,仙樂頻奏,漸入齋中,有仙鶴呼權曰:“玉帝有命,迎汝回天,且轉複舊職矣。”權謂簡曰:“兄少留此,不久即複會也。”乃授簡玉冊,乘雲仙去。簡自與權別,深求秘訣之理,更加修煉之功,臻清淨無為之字,金簡玉冊之要,遂能察往知來,通玄人妙。一日雲房跨鶴到曰:“兄今至道已開,塵緣已滿,不可複留此山矣。”乃與之同日升天,度純陽而去。
采和持板踏歌③藍采和者,乃赤腳大仙之降生也。身雖為人,不昧本性。放蕩不羈,玩遊一世。常衣破藍衫大帶,墨水腰帶,闊三寸餘,一腳著靴,一腳赤足。夏則衫內加絮,暴烈日中而不汗;冬則單衣而臥雪,耳口鼻氣出如蒸。每於城市乞錢,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醉則踏歌,老幼皆隨觀之。似狂非狂,歌則隨口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測。得錢則用繩縛之而行,或散去亦不之顧:見其錢或贈貧者,或與酒家,周遊天下。人有自兒童時見之者,及自發之時,複見之,其顏貌如故,衣履如舊。後遇鐵拐,相與講道。一日,於濠梁酒樓上飲酒。聞空中有笙蕭之聲,忽然乘白鶴而上,落下衣衫靴帶,相移冉冉而去。人視其服,乃玉也。旋亦皆失去。後複每每見之。采和歌詞十二首。
一歌雲:時人想雲路,雲路杳無蹤;高山多險峻,澗澗有真龍。碧草前兼後,白雲西複東;欲知雲路近,雲路在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