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又行不多時,又到一山。三藏在馬上,見那旁有庵觀寺院,叫行者去化齋飯,行者舉目一看,忙叫:“師父,那座殿宇有妖氣,必非人家。我去別處化來,你三眾在此坐下,切莫亂動,”行者去後,三人不聽他言,走在寺邊去看。八戒叫師父、沙僧在外,他進門去化齋。八戒進到屋內,不見一人,隻見桌子上有三件織錦直裰,八戒拿將出來,道:“師父,裏麵沒有一人,止遺下此三件直裰,被我拿來。”三藏叫八戒送去還他,八戒不聽,叫沙僧一同穿起。二人穿未完,就如繩捆一般,放聲大叫,早驚動魔王,被他把三人一齊捆了,遂吩咐小妖,淨洗三人去蒸不題。
卻說行者化飯至原處,不見三眾,舉目一看,又不見那邊先前屋宇,知那必是妖怪,把他三人攝去。正是感歎,隻見幾個土地跪在麵前,高叫:“大聖爺爺,你師父、師弟被魔王捉去。”行者問是何妖。土地道:“此是金兜山,有一獨角兒大王,他神通廣大,你快去救他,少刻莫被他殺了。”大聖道:”我化得有齋飯,你眾神替我收下,等我救出師父,獻上與我。”行者言罷,掣棒尋至魔王洞口。那魔王望見行者來到,即拿長槍來殺。交戰數合,行者被魔王拋起一個白灼灼圈子,套去行者金棒。行者空手,隻得跑轉。他思忖無計,走上天廷,借得若幹天兵來戰,俱非這魔王對手。
行者說:“靠人不濟,還要自己。”遂將身一變,變成一小蟲,走入魔洞巡看。尋著自己金棒,私自藏在耳朵。又聽得鬼魔說道:“不怕天兵,隻怕老君。”行者得之在心,星忙奔入老君宮中,陳及妖事。老君遍尋宮中,原來走下一頭青牛,帶去金剛圈子,老君星忙與行者同到金兜山,令行者與他索戰,戰至中間,老君念動真語,高叫:“畜生,還不轉家!”那怪聽得主人聲,還現出真形,被老君取了金剛圈,別了行者,乘牛而去。行者進洞,救出師父、師弟,四眾又行。忽路旁高叫:“聖僧吃齋。”不知是何人叫喚,且看下回分解。
心猿使盡千般計,屢救師父脫難中;觀音提魚回海上,老君乘牛兜率宮。
昂日星官收蠍精話表路旁叫喊者,乃金兜山土地,遞出行者先前所化的飯,與他師徒充饑。他四眾吃了,別卻土地,又趲步忙行。忽遇著一道小河,有一女梢子撐渡。渡過西河,上岸已畢,三藏叫口渴,令八戒河邊取些清水止渴。八戒拿缽盂去取,三藏吃了一半,餘者八戒吃幹。行不多路,二人腹中疼痛,行者知是誤吃涼水。隻見路旁有一人家,四眾進去借宿,有一婆子出來接進。行者備以吃水得疾之事,與婆子說明,那婆子道:“我國乃是女人國,隻要吃了子母河的水就懷胎。今你師父吃了,亦是有胎。”行者道:“這等,怎麼解得?”婆子道:“正南街有一解陽山,有一窟泉水,可以解得。隻是今有一個如意真人管顧,去取泉者,要花紅表禮相換。”行者道:“多少路去?”
婆子道:“三千裏路。”行者聽說,叫沙僧取缽盂同去。
一霎時,到了洞邊,果見有一道人。行者門前施禮。道:“我乃大唐僧人唐三藏大徒弟孫悟空,因師父得疾,特來求些泉水醫療。”道人聽得,怒雲:“你這廝無理!我乃牛魔王哥子,你前日趕逐我侄兒紅孩兒,正要尋你報仇,還要討什麼泉水!”言罷,挺槍大戰。沙僧見他二人鏖戰,正在井邊,取了涼水,叫聲:“哥哥,泉水到手,莫與他戰。”道人聽得,心慌手亂,被行者棒打倒在地。同沙僧送泉水轉至借歇人家,療好師父、八戒。
四眾又行,路走三四十裏,早到西梁國中。三藏道:“徒弟落了館驛,進去改換關文。”四眾投下迎陽驛中。三藏與驛丞見畢,道:“我乃大唐僧人,往西天求經,今到你國,改換關文,相煩驛官與我傳奏。”驛丞聞言,見三藏生得標致,遂進朝奏知女皇帝,女帝聽訖,就著當駕官齎彩球招婿贅三藏。行者見有此事,先對師父問曰:“聞女帝要招師父,莫若將計就計,隻說肯成親事,但要改換關文,與徒弟往西天求經,關文到手,你說送我三人,送至城門,我使下定身法,把他眾人禁住,我等扶你上馬,可不兩全其美。”言未完,隻見當駕官到,三藏接過絲鞭,師徒一同進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