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工學院成立11
全麵展開基建工程
奠基典禮後,為了基建問題,陳賡和奧列霍夫帶著葉果洛夫、李懋之等人到道裏田地街的哈爾濱市委辦公樓二樓,參加在那裏舉行的基建協調會。
市委書記任仲夷、市長呂其恩及建築公司幾位負責人出席會議,呂市長主持會議。
會上,建築公司幾位負責人用兩個小時彙報了工地施工情況。隨後,陳賡強調說,工程質量要保證,進度也要加快,中央已向省市打過招呼,請大力支援軍工學院的建設。
這時,呂市長插話說,最近哈爾濱市中央決定的156項工程中的項目太多,大家都在搶進度、爭施工隊……
聽到這裏,陳賡朝奧列霍夫使了個眼色,奧列霍夫心領神會,說:“陳院長和我經常到施工現場去檢查,每次都是我們的建築專家葉果洛夫同誌陪同我們,他非常有經驗……”
段鋼剛翻譯完,陳賡緊接著說:“搞建築施工,我去看也是外行,現在可否請我們的建築專家葉果洛夫同誌發言?”
呂其恩連連點頭:“請!請!”
葉果洛夫站起來說:“我們看到工地上全是手推肩扛,慢騰騰地好像是在怠工,建築機械雖然不多,但閑放在一邊沒有人使用。市裏應該研究一下,是不是有壞人在搞破壞?”
段鋼語氣平靜地把話翻譯出來,建築公司的領導們聽了,立刻緊張得屏住呼吸,神色肅然。
任仲夷和呂其恩小聲交談幾句後說:“請陳院長放心,會後我和呂市長一定從別的建築工地上調施工隊伍,調建築機械,加強工地,並派保衛幹部去檢查,一定做到既保證質量,又加快進度!”
開完會回到學院陳賡心情很好,他吩咐段鋼:“小段子,大家都餓了,快讓食堂弄點好吃的!”
他又誇起葉果洛夫:“您哪,不愧是建築工程專家,今天開會,您講得最好。隻要市裏幫我們蓋好房子,咱們餓點兒肚皮也值得啊!”
雖然會議使市委領導表了態,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工地上還是有問題頻頻出現。
1954年6月3日,蘇聯建築專家葉果洛夫來到工地檢查基建施工進度。
在李懋之、高步昆等人的陪同下,葉果洛夫到各個工區巡視了一圈,他沒用多少時間就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施工進度太慢,如不改進,勢必影響9月1日開學。
陳賡和專家組首席顧問奧列霍夫非常重視葉果洛夫的意見,經過研究,他們決定向當地政府求援。
接到李懋之電話後,6月5日,鬆江省委書記李長青,省長強曉初,哈爾濱市委書記王一倫,市長呂其恩及省、市建設廳、局長一行人來到軍工學院,了解工程情況。
陳賡和首席顧問奧列霍夫在工字樓會場大門口迎接省市領導人。
對工程進展情況,在來之前,幾個當地政府的領導做了些調查,深知其中問題較多,因此心裏都有些惴惴不安。
盡管陳賡笑容滿麵,彬彬有禮,但省市領導們個個正襟危坐,表情嚴肅。
建築工程公司邊敬總經理坐在椅子上一個勁地冒汗,他滿臉淌汗,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大陣勢。
軍工一個電話就把省市的主要領導無一例外地找來開會,這使他不禁有點發懵。
他一邊擦著汗水,他一邊清點手下工區的工程隊長們,招呼大家老老實實在會場後排入座。
設計公司的經理和設計師也跟邊敬一樣,挺直了身子,忐忑不安坐在後麵。
會議開始後,軍工建委會首先彙報1個多月來基建工程所暴露的問題,歸納起來總共有兩個方麵:一是設計質量太差,修改的地方多,返工多,又不按規定交付圖紙,常與土建隊發生矛盾,影響施工。二是施工隊伍技術水平低,組織不健全,工人思想問題多,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工會起不了多大作用,致使現場管理混亂,勞動紀律鬆弛,工程計劃很不準確,工程進展緩慢。
會場後麵的經理和工程隊長一邊聽一邊流汗,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說。
聽到這裏,強曉初和呂其恩坐不住了,他們兩個人先後站起來做了檢討性的發言。他們檢討說自己對現代化國防建設認識不夠,對軍工急需的基本建設也不夠重視,都沒有親自來抓這項大工程,請陳院長多加批評。
他們還表示,這次現場會開過以後,省、市政府要指定1名副省長和1名副市長專職負責軍工的基建工程,並立即整頓公司組織,加強各級黨政領導,狠抓黨團員和工會幹部的帶頭作用,不稱職的堅決撤下來,還要加強技術骨幹力量,嚴格執行各項責任製度,同時打破傳統的“甲乙方關係”。
最後,他們希望軍工學院對工程公司發生垂直的領導關係,就是請解放軍同誌監督我們,再怎麼困難都要完成今年的施工任務。
現場會成了檢討會,而且是看到堂堂的省長和市長就學院的基建問題做檢討,這讓陳賡有些過意不去。陳賡和奧列霍夫一邊聽,一般咬著耳朵悄悄商量,想緩和一下會議的緊張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