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做出重大貢獻的運動員,每月僅僅幾十元,這又常常使賀龍感到不安。
賀龍說:
我們的運動員很好啊!做出了成績,沒有多少獎勵。我們的世界冠軍還是每月幾十塊錢工資,生活不富裕。出國的衣服,回來還要上交。
另外,賀龍還在外出視察時,對省委書記們說:
你們對運動員要重視一下,不要光說球打得好,對他們的工作、生活也要管一管。
再者,在製定運動員工資表時,賀龍對經辦的負責人說:
運動員把青春時光貢獻給國家了,他們的工資要高一些。
可見,國家領導人與賀龍對運動員的關心幾乎到無微不致的程度。
此外,賀龍還經常到運動隊、訓練基地、體育場館、食堂等運動場地親臨視察,他和教練員、運動員廣泛接觸,議論縱橫,談笑風生,大家有什麼心裏話都願意對他講。
哪個運動員已經申請入黨入團,誰遇到了困難,誰有了傷病,甚至誰在戀愛,誰的家庭不和,誰吵了架,賀龍都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並給予必要的幫助。
賀龍循循善誘地引導運動員以事業為重,遲戀愛晚結婚,不酗酒,不抽煙,不鬆鬆垮垮,養成團結互助的優良作風,集中精力訓練和學習。
而對一些年齡較大的運動員,賀龍則主動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婚姻問題。
對於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夥食,賀龍也常常親自查看,親口嚐嚐才放心。
有一次,賀龍到北京崇文區四塊玉的運動員宿舍去檢查,看到牆上光光的,就建議運動員們貼掛一些美術作品,以此來使環境變得優美,陶冶情操。
另外,賀龍還讓運動員在窗台上擺些花,餐桌上鋪上桌布,這樣既可以保持清潔,又可以引起食欲。
對此,賀龍說道:
運動員訓練很累,往往不想吃飯。一定要給他們一個舒適的環境。
可以說,賀龍關心運動員,就如同關心自己的子女。他不僅熟悉他們的姓名、性格、籍貫,甚至連許多運動員的年齡都記得很清楚。
對此,薛明後來回憶說:
運動員對賀龍有一種吸引力。賀龍對運動員也有一種吸引力。看到了,就談個沒完。
運動隊出國回來,賀龍都很高興,一定要去接。就是在國外打輸了,也去接,說他們在國外很辛苦。
運動員到家裏來,他高興得很。
有一次,家裏有一筐荔枝,他就對我說:“拿來給運動員吃。”
我說:“給孩子們留幾顆嗎?”
他說:“不,全都拿來。”
甚至有一段時間,賀龍還不時的叨念著運動員的生日:
小龍是1944年生的,和胡炳權、王家聲差不多。曉明是1947年生的,和鄭敏之差不多。又明17歲了……
不僅如此,賀龍對於每一個運動員都記憶深刻。
比如,1957年8月的一天,賀龍乘車去開會,路過虎坊橋時,突然讓司機刹車,把正在橫過馬路的文製中嚇了一跳。
賀龍從轎車裏探出頭來,向文製中打招呼,並叫出她的名字時,文製中驚喜得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賀龍下了車,把她叫到路邊的樹蔭下,關切地問:“文製中,多年沒見了,你現在幹什麼呢?”
這名從西南“戰鬥”籃球隊調到國家女子籃球隊,後又到全國動力體協女子籃球隊的文製中,激動得聲音都變了,眼睛裏淚花充盈,感動地說道:“賀老總,這麼多年了,您還記得我的名字……”
此外,賀龍主張把運動員培養成為有修養、有知識、有頭腦的全麵發展的人才。
其實,早在國家隊和各省運動隊相繼成立後,賀龍對運動員技術水平、文化素質的提高,對他們的物質待遇、婚姻和退役後的安置等問題的關心和體貼,更是細致入微。
在國家隊建隊之初,他就指示:
在學習運動技術理論和進行訓練之外,還要設置政治課,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簡史等,教材有《幹部必讀》、《毛澤東選集》等。文化課,包括曆史、語文、數理化基本知識、運動生理等。
他說:“當運動員的,學習時間有限,更應該抓緊時間讀書。”賀龍總是督促運動員們讀書,直至提倡他們練習書法。
賀龍到運動員宿舍檢查內務時,總要看看他們枕邊放著什麼書,並向他們推薦自己讀過的一些書籍。
李少芬請老師補習英文、俄文。賀龍便在國家體委黨組會上表揚她。
黃強輝自學外語,很快就具備了翻譯能力。賀龍就號召運動員們向他學習。
此外,賀龍還在20世紀50年代中,作的第一個體育工作報告上說:
首先應更有計劃地翻譯蘇聯有關體育理論、運動生理衛生和運動技術等方麵的書籍、文章和資料。全國體育幹部和體育教師,應認真地鑽研和學習。
賀龍還提倡運動員寫文章,並且讓《體育報》社向他們組稿。他說:
運動員一寫文章就要看書,就要想,又可以互相推動。他們寫的文章,大家也愛看。
於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許多教練員和運動員響應賀龍的號召,撰寫了大量的、質量較高的運動技術理論文章和學習劄記、經驗介紹、日記等,成為中國體育發展史上的一筆財富。
為了能夠鼓勵體育工作者們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理論水平,表彰他們的成績,賀龍提議並具體指導國家體委製定、實施了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的技術等級製度。
此外,關於賀龍對運動員的關心與愛護,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那還是1958年的事情,當時“傷濕止痛膏”剛剛問世不久。國家隊的女運動員們覺得很新鮮,稍感酸痛,就貼上一塊“傷濕止痛膏”。
有的人東一塊、西一塊地在身上貼了很多。這種白色的橡皮膏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顯眼。
一天,賀龍到田徑場上看訓練時,把領隊叫到身邊,說;“你看看,運動員身上那麼多傷!你們要多關心她們的身體嘛!”
有的姑娘聽到領導挨批評,非常過意不去,便悄悄地把橡皮膏給揭掉了。
通過這件事,賀龍了解到運動員們進行大運動量訓練,大部分人身上都有輕重不同的創傷。
於是,賀龍交代要加強醫務監督和治療,並說道:“我給你們找一位好大夫。”
第二天,賀龍就讓秘書給運動隊打電話,告訴他們已經同中醫研究院聯係好,請杜自民老大夫為運動員治傷。
杜大夫有一手點穴按摩的絕技,是治療運動創傷的著名專家。賀龍親自出麵請他,使他感動得不得了,因此他不辭勞苦,為許多著名運動員治過傷。
有時,他從抽屜裏取出一包雪茄,笑眯眯地對運動員們說:“這是賀老總出國帶回來的雪茄煙,特地送給我的。他交給我的任務就是為你們看病啊!”他十分愜意地聞了聞,又原封不動地放回抽屜。
但是,點穴按摩,要費些氣力。杜老每治療一個病號,都累得汗流滿麵。
一天,社老已經接待了幾名病號,該休息了。這時,來了一名運動員求醫。助手怕杜老太累,便擋了駕。
杜老一聽是運動員來了,就對助手喊道:
給運動員看病,是賀老總交代的任務。你們沒有權利不讓我看!
可以說,賀龍對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與生活也極為關心。
1955年的冬天,在全國冬季田徑比賽的武漢賽區,賀龍目睹了石寶珠擲鐵餅打破全國紀錄的情景。
之後,每次見到石寶珠,賀龍都要問她讀了多少書。當賀龍知道她膝關節有病之後,更是經常督促她按時治療,還為她請了一名姓育的老中醫。
賀龍還不止一次地叮囑她:
運動員一定要睡地板地,對關節好,特別是對膝關節和胯關節有好處。你睡覺時,不要像小孩子那樣顧頭不顧腳,一定要把腳蓋好。
1958年,石寶珠在北京體育學院田徑班學習,賀龍聽說了她交了個男朋友,但是感情上非常不順。
當賀龍到體院視查時,在田徑班碰到石寶珠,就關心地詢問她談戀愛的情況,表示在她舉行婚禮時給他們送鮮花。
國家乒乓球隊的一位著名運動員一度擇友不慎,影響了訓練,有人力主他斷絕關係。
對此,賀龍卻說:“年輕人感情容易衝動。急於斷,會帶來雙方的痛苦。可以采取‘教練喊暫停’的方式,等參加完了第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再說。”
此後,這名運動員接受了“教練”的意見,在比賽中立了奇功,連勝日本名將,還與別人合作獲得男子雙打冠軍。
在戀愛“暫停”一段時間後,他清醒地結束了這一段不理想的感情。此後,他尋找到了真正的愛情,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此外,賀龍對於運動員的轉業安置也相當經心。
運動員的運動生命,和其他行業相比,是短暫的。所以,如何安排運動員,尤其是安排因比賽、訓練致傷、患病的運動員的後半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此,賀龍在國家體委黨組會議上,對國家體委幹部司的負責人員說:
要把運動員當成我們的兄弟姐妹,使他們“安家落戶”。不好好處理運動員,哪能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有誰還願意當運動員!
此外,賀龍還說道:
幹部司應該檢查一下6個大區對運動員的處理情況。處理不好的要重新處理。過去處理不好,是官僚主義。現在知道了,仍不重新處理,是死官僚主義。
就是如此,還有運動員安置不當,工資不能糊口的情況發生。
賀龍知道後,便立即責成當地體委立即妥善處理,如再處理不當,就要向他作檢討。
一次,賀龍為安置運動員的事,把國家體委的一位幹部叫到辦公室查詢。
那位幹部說:“有些事,我們不好安排。”
賀龍一聽就生了氣:“怎麼不好安排?他們為體育事業做過貢獻,我們不能隨便推出去了事。可以送他們去學習,進一步培養嘛。將來可以當體育教師,當教練。”
“賀老總,不是我們對運動員不負責任。安排他們要同其他部門商量,目前體委實在有困難。”
賀龍的火氣更大了,忿忿地說:“怎麼不好安排!應該好好安排。不好好安排,推卸責任,不是共產黨的政策!”此時,賀龍氣得臉色鐵青,胡子都在抖動。
這位幹部頭一次見到賀龍如此激動,知道自己不該在他麵前強調困難,便說:“這類問題,我回去查一查各省市的情況,認真研究一下。”
賀龍這才稍微平靜下來,說道:“過去,我們黨領導的軍隊之所以能打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優撫工作做得好,不但對傷病員妥善安置,而且對軍屬、烈屬都有照顧和撫恤。戰士們所以衝鋒陷陣不怕死,是因為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現在搞體育,讓運動員安心訓練和比賽,也是一個道理。何況,體育幹部也應該從運動員中培養。可以讓他們學習,當教練和領隊。也可以當科長、處長、司長嘛?”
此後,賀龍常對國家體委負責人員一再強調說:
優秀運動員是國家的寶貝
對運動員不是管一陣子,而是要管一輩子。
另外,賀龍還多次指示,要注意發現人才,培養女領隊。
曾經擔任過國家體委辦公廳主任、被賀龍稱為“女秀才”的王淩,對此感觸很深。她說:
賀龍為體育事業耗盡心血。比如對運動員,他不是一般的關心,什麼都給你想到了。他多次指示我們要宣傳吳傳玉、容國團、鄭鳳榮等優秀運動員。
他說:“我們中國的運動隊一定要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這一點上,他的勁頭比誰都足。
我時常聽到他對運動員們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走到前頭?我們的祖宗從來都是走到前頭的。”
在賀龍擔任體委主任的14年中,全國湧現了等級運動員1千萬人以上,其中運動健將有3392人;打破世界紀錄145次;獲得13項世界冠軍,其中乒乓球占有12項。
這一切,不僅凝聚著全國體育工作者的汗水,也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體育事業關心的結果。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國史全鑒》本書編委會編團結出版社
《共和國五十年珍貴檔案》中央檔案館編中國檔案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彭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共和國開國歲月》張國星何明著中共黨史出版社
《華夏金秋》柏福臨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
《賀龍年譜》《賀龍年譜》編寫組中央黨校出版社
《共和國體育元勳》謝武申王鼎華編著體育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領導集體與共和國文化實錄》張湛彬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
《共和國要事珍聞》鄭毅李冬梅李夢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