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立為太子的劉啟,當時隻是一個九歲的兒童。
關於劉啟的兒童時代生活的資料,我們知道的過於簡略。目前隻能夠推測,從很快就被朝廷百官以所謂“敦厚慈仁”的印象立為太子的跡象看,他或許與漢文帝劉恒同時,或者在稍後不久即來到了長安。西漢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而代國的首府晉陽,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對於一名八、九歲的貴族兒童來說,千裏馳行的旅途經曆,應當說是極不尋常的。而兩漢帝王中在兒時有這樣的行旅生活經曆的,可能也隻有漢景帝一人。
長安宮廷中錦衣玉食的生活情景自然可以想象。能夠引起人們特別注意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司馬遷說,漢文帝當政時,吳太子曾經晉見,與皇太子劉啟宴飲博戲。博戲時雙方發生爭執,吳太子言行有失恭敬,皇太子憤怒,以類似於棋盤的“博局”擲擊對方,竟然致死。皇家貴族少年遊戲時驕悍相爭的態度,描述得十分生動。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時,曾經以“博局”擲殺吳太子的漢景帝劉啟年三十四歲,時吳王劉濞已“不能朝請二十餘年”,可知吳太子因博爭道而致死時,尚是少兒。
《後漢書·孔融傳》說,孔融五十六歲時被曹操處死,當時,“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而孔融被拘執時,據說“二子方弈棊”。由孔融子女“弈棋”事跡,可知“博”以及“弈棋”等智力競技形式,曾經是當時上層社會兒童遊藝生活中主要內容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漢景帝陽陵南闕門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一件陶質漢代圍棋棋局殘件。據推斷,應為守陵人消閑遊藝用具。這件圍棋棋局,雖然不是皇家貴族用物,但是因為出土於漢景帝陵園,也很自然地會使人聯想到漢景帝劉啟少時與吳太子爭博的故事。
皇太子劉啟因遊戲時的爭執竟然出手傷人,致死人命,是中國古代宮廷史中引人注目的一則史例。這位後來成為一代明君的曆史人物在少年時期形成的性格特征,也通過這一故事有所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