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軍部署海防

●一支萬人組成的國民黨軍特別作戰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詭秘地向福建南端的東山島進發。

●遊梅耀不假思索地回答:“人在島在,打死了就化為肥料長莊稼。”

●葉飛馬上命令沿海島嶼各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高度注視敵人動向,防止敵人發動突然的襲擊。

● 我軍部署海防

共和國的曆程·堅如磐石東山島之戰拉開序幕

1953年7月15日,忽然間,在東山島,轟隆隆的槍炮聲驟然響起,解放軍守島部隊和敵人展開了激烈地戰鬥。

東山島之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這天夜幕降臨時,一支由坦克登陸艦、中型登陸艦和護衛艦等13艘艦艇組成的艦隊從金門啟航,在夜色的掩護下,詭秘地向福建南端的東山島進發。

在艦艇上搭載的,是一支萬人組成的國民黨軍特別作戰部隊。

這些人是在國民黨軍金門防衛部司令長官胡璉和第十九軍軍長陸靜澄的率領下,正在實施一項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即突襲東山島。

敵人妄圖一舉全殲人民解放軍守島部隊,占領東山島,建立國民黨“反攻大陸”的“橋頭陣地”。

國民黨軍打算襲擊東山島,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為此做了處心積慮的準備和預謀,而美帝國主義插手助紂為虐,促使了蔣介石搞這次偷襲。

在1953年6月份,正當蔣介石鬱悶不堪之際,忽有報告說,美國駐台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求見。

這個美國顧問蔡斯剛剛坐下,就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他開門見山地說明了這次來的目的:“幾年以來,我們雙方朝夕操練,海陸空三軍並用,以敵前登陸為目標的訓練工作,已經差不多了,孫司令要我去看過,我也滿意,希望總統也去看看,準備出擊。”

要是在其他時候,蔣介石對美國有關“反攻大陸”的隻言片語,都會萬分感激。可是現在,解放軍在朝鮮戰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勝利,國民黨的部隊不但沒有被派上用場,還到處丟人現眼,這讓蔣介石對美國很有些意見。

不但如此,美國方麵還要按照幾年前的計劃“反攻”一個小島。蔣介石如今雖然已經被解放軍打得精疲力竭了,不過他也不想反對,因為“反攻大陸”的夢想一直在他的腦海裏縈繞。

於是,蔣介石笑著說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我們這支苦練了幾年的精兵,按照預定計劃出擊挨著廣東的福建東山島嗎?”

蔡斯坐在那裏哈哈大笑道:“對對,是時候了!”

但蔣介石還是愣了一下,他說:“怎麼是時候了?你們在韓戰場不好好地打,這6天之中,對方來了個反擊,就解決了聯合國2.6萬多人。李大統領4個多精銳師被擊潰,對方陣地向前推進了好幾公裏,連戰鬥機都來不及起飛就被幹掉,你們不但不支持李大統領的反對停戰,反而還要與共黨繼續停戰談判。”

蔣介石搖搖頭,好象要歎出一口氣的樣子。接著,他又說道,“我對你們的做法實在不樂觀。”

蔡斯有些不高興,說道:“你說得對。可是你也忘了,突襲東山島的計劃,正是你們訂下來的,也是你們要我們顧問團負全責供應裝備、訓練進攻的,老實說,這種幫助完全為了你們打算。請問:突擊一下有什麼用呢?特別是那個小島,你要我們美國海軍去守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讚成,因為這一來可以使自由中國的威信提高起來,可以使共產黨顧此失彼。特別是今天,你既然明白我們在韓戰場非常不利,那麼為什麼不可以利用突擊東山島的勝利,以呼應韓國戰線,來振奮聯合國聲威,並且削弱共軍對韓戰場的支援呢?”

蔡斯說完後,蔣介石也覺得很有道理。

為了挽回自己作為“總統”的麵子,也許是為了糾正方才的失態,就笑著說:“也好,既然團長這樣有興趣,我們自當按照計劃辦事。”

轉而,蔣介石又忽然表情有些嚴肅地說:“不過,有言在先,第一,希望你們支持;第二,一旦登陸,最好占領,這一點就必須你們派出艦隊,否則或許有變。”

蔡斯想了一下說道:“第一點好辦,這次出擊的部隊,從頭到腳,從降落傘到運輸艦,無一不是我們美國的東西。”

蔣介石繼續說:“希望你們不但要派顧問去,並且希望多派幾位去,因為我們沒有陸海空三軍敵前登陸和立體作戰的經驗,此外還希望派去的顧問在官銜上要高些,這樣可以鼓勵士氣。”

蔡斯心裏雖然不樂意,但為了實現美國繼續幹預中國內政的霸權主義野心。

蔡斯當即表示:“顧問是一定要派的,而且人數也一定比前幾次小規模的突擊要多,因為突擊東山島是一項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至於占領與否,要看具體情況,原則上恐怕還是不占領為妙。你大勝而歸,聲威不小,你給他攆走,就前功盡棄了。”

蔣介石還是不放心,問道:“那麼,艦隊呢?”

蔡斯坐在那裏大笑:“第七艦隊當然是防衛台灣的,要它出動,還得問問美國政府才行。”

事實上,蔣介石之所以同意出擊東山島,自有他的算盤。他從幾個方麵認為:

一是東山島位於福建和廣東交界處,距離福建和廣東兩地的解放軍主要兵力集結地有相當的距離,加上公路路況不良,會延緩解放軍增援的時間。

二是東山島位於福建境內,隻有福建的兵力會做出立刻反應。但是跨防區的廣東方麵的解放軍增援的可能性甚微。由於駐紮在福建的解放軍同時擔負正麵對台防禦任務,不可能迅速抽調足夠兵力增援東山島。因此,國民黨的強大攻擊集團可以迅速完成登陸作戰和隨後的清剿戰鬥,並且會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完成和鞏固防禦陣地。

三是解放軍的海軍力量不敵國民黨軍隊,至少不能在短期內構成對國民黨軍隊的威脅,所以他有信心。

四是攻占東山島之後,以此為前進基地,以後可以用重兵團向福建和廣東交界處的山區攻擊前進。在閩粵交界的山區,即當年鬧革命的貧困地區開辟“自由基地”,而後視事態向大陸內地發展。

五是當時大陸的政治環境又非常利於實施東山島登陸作戰:中國大陸正處於三年經濟困難的嚴峻時期,民心和軍心浮動,人心思變,具有“反攻大陸”和“光複大陸國土”難得的時機和民意基礎。

然而,蔣介石的陰謀盤算並非是如意的。解放軍早已做好準備

7月16日黎明時分,敵軍艦隊抵達東山島附近海域,登陸部隊隨即換乘小艇兵分三路搶灘登島。

天漸漸亮的時候,又有20多架國民黨飛機出現在島北上空。

機群飛過之處,天空中飄起許多白色的傘花,國民黨軍兩個傘兵中隊近500名傘兵開始實施空降。

針對國民黨軍隊突然來襲東山島,我人民解放軍早已在福建沿海做好了充分準備,打算和國民黨的襲擾勢力鬥爭到底。

早在1951年3月中旬,陳毅率工作組赴閩視察,檢查戰備和海防工作,並做出了重要指示。

同年5月份,福建省海防工作委員會成立,葉飛兼主任。

福建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經常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海防工作。

由於缺乏海防鬥爭經驗和個別領導人麻痹輕敵,還是發生了南日島失利的事件,這也是此次敵人在南日島之後再次襲擊東山島的原因。

原來,在1952年10月8日,國民黨“金門防衛司令”兼“福建遊擊軍區司令”胡璉派特務化裝成漁民,秘密潛入莆田湄洲灣外的南日島,在那裏轉悠了兩天,偵知我南日島隻駐紮解放軍一個加強連的兵力,便認為這是偷襲的好機會。

1952年10月11日晨7時,胡璉指揮其國民黨殘軍9000多人,分乘10艘艦艇,在8架飛機的掩護下,突然向南日島發起襲擊。

當時,解放軍守島部隊頑強抗擊,激戰11個小時,但終因寡不敵眾,大部壯烈犧牲。

不僅如此,由於當時派出增援的部隊實行的是“偵察性的攻擊”,逐次增兵,未能改變敵我兵力對比,再加上工事未修好,因而未能有效打擊敵人,反被敵人各個擊破。

此役雖殺傷進犯的國民黨軍800餘人,自身卻損失較大。

全島曾一度被敵軍占據,島上的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也受到重大損失。

這是福建部隊自金門失利後的第二次失利,是二十八軍自解放戰爭以來又一次大的損失。

葉飛知道以後,痛心異常。

國民黨軍占領南日島後,蔣介石像被注射了興奮劑一樣活躍異常。這年12月份,蔣介石擬從台灣、金門調動一部兵力進攻福建島嶼,並妄圖攻占兩三個縣城。

這時的蔣介石貪心日張,開始處心積慮地思慮如何突襲東山島。

麵對嚴峻形勢,中央要求福建軍區不要依賴任何外援,以現有兵力粉碎敵軍的進攻。

彭德懷向周恩來提議,要中央讓已調華東局工作的張鼎丞回福建主持黨政工作,以便於讓葉飛能夠專心於軍事領導。

周恩來馬上與張鼎丞通了電話,做了任務布置,並在12月26日將此情況報告給毛澤東。

為了準確並及時掌握情報,1953年初,我軍在金門島對麵的廈門雲頂岩山上設置觀察所,架設了20倍的望遠鏡,金門島四周敵人的活動於是盡收眼底。

突襲東山島,是國民黨軍籌謀已久的陰謀。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和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成了國防最前線。

當國民黨軍突襲福建、浙江大陸沿海,妄圖牽製解放軍抗美援朝軍力的企圖屢遭失算後,不僅蔣介石急了,美國更急了。

到了1953年春,朝鮮戰事還沒有結束,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一貫親美的蔣介石就變得囂張起來,打起了東山島的主意。

於是,福建前線局勢更顯緊張。

這個東山島,簡稱陵島,因主島形似蝴蝶亦稱蝶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位於福建、廣東兩省交界處,麵積為165平方公裏,人口約83萬。該島北部與大陸僅隔一條大約500米寬的八尺門海峽,是閩、粵海上交通咽喉,閩南的海上屏障。東山島距離國民黨軍所盤踞的大、小金門隻有70多海裏。

就因為位置極其重要,台灣“國防部”確定以金門防衛部一個加強師的兵力,在部分空降兵的配合下,對東山島實施登陸作戰。

0胡璉對此次偷襲信心十足,自詡這次是“獅子吞螞蟻行動”:自己有13萬人馬,有海空軍配合,而島上共軍不足一團,加上水兵,總共不過千把人,他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敵人企圖用“以大吃小,速戰速決”的辦法,一舉全殲解放軍守島部隊,並占據該島,建立反攻大陸的據點,進而達到牽製我抗美援朝的部署,策應美國對朝作戰,擴大其影響的目的。毛澤東指示加強防備

1952年12月28日,毛澤東親自起草文件,以中央和軍委名義,向華東局、華東軍區、福建省委、福建軍區並中南軍區發出《加強防備,粉碎國民黨軍對福建沿海的進攻》的指示。

指示對福建軍區提出如下要求:

一、迅速地堅決地加強必守島嶼的防禦工事,預儲充分的糧彈飲水,鼓勵守軍作長期堅守的準備,不許再犯南日島那樣的錯誤,否則須予負責者以應得的處罰;

二、預計敵攻島嶼的幾種可能,決定明確的增援計劃;

三、預計敵在大陸上某些可能登陸的海岸要點,做好若幹非永久的戰術性的防禦工事。

例如最近我以一個排堅守海岸工事,贏得時間,以一個連增援,殲滅了登陸敵人百餘那樣。這種以排以連以營為單位的戰術性的若幹防禦工事,是必須做的,不是要你們做大規模的和永久性的大陸海岸防禦工事。而在選定必守的島嶼上則必須是永久性的和十分鞏固的工事。

毛澤東的指示還特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