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厚流光劉鳳岩事略1(1 / 1)

文:房學峰

所有體育記者都有過辦采訪證、“開路條”的經曆,假如你和管事兒的人沒有交情的話,那麼這樣的經曆幾乎就隻能是同一個版本:忐忑不安甚至戰戰兢兢地走向管事,臉上擠出點兒勉強的如沐春風,再以懇求的口吻小心翼翼地提出采訪需求……

當我第一次“客串”體育記者的時候,認識的第一位“體育界人士”就是時任國家體委訓練局辦公室主任的劉鳳岩——儲備好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和如沐春風之後,我剛提出自己的采訪需求,他就熱情而誠懇地和我攀談起來——體育界官員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衙門似的而是朋友似的。

現在想來,我之所以決定徹底轉型為體育記者,應該和這個“第一次接觸”有相當的關係:我從事體育報道的時間有多長,認識劉鳳岩的時間就有多長。

1、始以才顯 終以德昭

在認識劉主任的幾近二十年間,從來沒有聽他說到過自己,所有人對他的評價都是一個字:“德”。

在劉鳳岩的辦公室裏,最醒目處是書法名家李鐸的條幅:“德厚流光”。

這是北京奧運會之後,“總政李繼耐主任矚書”的。顯然,厚道、正直、寬容……等等“以德立身”的詞語,似乎不但能概括劉鳳岩其人,且是他的座右銘。

但他的事業起點,卻是從“才”開始的。

學生時代的劉鳳岩多才多藝,其中在體育方麵,最拿手的運動是乒乓球,曾代表所在團場參加過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比賽。

因為根紅苗正和多才多藝,劉鳳岩在1974年告別北大荒,作為“工農兵學員”就讀於北京體育學院,一進校門,他就當上了學生會副主席,過了兩年又當上了主席。這樣的好學生當然受到校方的重視,1977年畢業後,他留校任教。

劉夫人俞麗回憶說:“鳳岩年輕的時候在哈爾濱,有很多擅長的體育項目,像遊泳、足球、滑冰、乒乓球等等,都是校隊的水平。相對來說,他更喜歡一些的還是乒乓球,因為兵團的比賽的水平很高,像世界冠軍張德英,就是從兵團比賽中脫穎而出的。考入北京體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時,本來想去乒乓球班學習,但招生老師麻雪田是足球老師,硬是讓他進了運動係足球班。因為在兵團的時候,他當過他們團足球隊的領隊,那時候叫‘指導員’”。

熟悉他們的人都說:當年劉鳳岩與俞麗的結合,屬於典型的“郎才女貌”,而且兩人性格上有一個相似之處——大氣!

我讀過《北京晚報》記者李永廣三十年前寫的一篇文章:遊泳教練俞麗懷孕八個月了,還在遊泳池裏拉水線……。我把這事兒說給俞麗,她淡然一笑說:“這不算最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是當時家裏的自行車算一大件兒,我怕丟車,臨產的時候還搬著車爬三樓,驚得滿樓道的人都大喊大叫——那個時候帶著一幫小孩兒練遊泳,整個遊泳館裏就我一個成年人,力氣活兒隻能我幹!”

兩口子各忙各的並且都事業有成,1983年,才華橫溢且一表人才的劉鳳岩擔任了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1984年,劉鳳岩考入清華大學,在社會科學係學習了兩年,獲得了本科學曆和法學學士,這兩年的學習,充實了他政治理論知識,為日後的管理教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洛杉磯奧運會之後,李富榮到北京體育大學進修,有人向他舉薦多才而勤勉的劉鳳岩,1986年,35歲的劉鳳岩就任國家體委訓練局辦公室主任,一幹就是八年。

八年的時間對劉鳳岩的塑造,是把他從“才華橫溢型”的幹部變成了“德高望重型”的幹部——概括他的這段經曆,可以用這樣八個字:始以才顯,終以德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