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雖批準了他的假,但並未撤銷他中央委員的職務。
1956年8月20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從北戴河回到北京。
8月22日,中共七屆七中全會會議上,毛澤東等103名正式和候補中央委員到會。
鄧小平對提到大會的6個文件,即“八大”議程(草案)、“八大”會議規則(草案)、七屆七中委員會全體會議關於第八屆中央委員會選舉工作的建議(草案)、“八大”各代表團正副團長名單(草案)、“八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草案)作了說明。
毛澤東在鄧小平講話中多次插話說:
這次選舉中委,“三八”式的一般不選。“三八”式的確有大批優秀幹部,但牽連太多,我們現在的方針是說服他們,讓他們等幾年,這樣他們更成熟,更孚眾望。現在還是讓“三八”式以前的什麼式的掌一下中央委員會的權。中委人數是150至170名。
9月5日,毛澤東在頤年堂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劉少奇、周恩來、陳雲、彭真、鄧小平到會。會上討論各代表團提出的八屆中委候選人名單。
9月6日,陳雲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各代表團提出的八屆中委候選人名單。
9月8日,身在蘇聯的王明複電劉少奇並轉中央和毛澤東,內稱:“自八月七日接到中央盼我在健康條件許可下能出席八大電示後,我個人及醫療、護理方麵曾作了更多的努力,但至今身體病況仍不許可我有回國參加八大學習的可能,乃不得不以深沉的愧歉心情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團專電請假。”
在選舉方針的指導下,從8月31日至9月2日,各代表團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進行了提名。
9月8日,中共七屆七中全會確定八屆中委名額為170人,並通過了八屆中委的候選人名單,這個候選人名單沒有分別正式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
9月10日“八大”第二次預備會議,又將七中全會通過的候選人名單印發給代表,進行討論,最後“八大”預備會議大體通過了這個預選的候選人名單。
9月12日進行預備性質的選舉,這個預選是中央製定正式候選人名單的根據。
9月13日中共七屆七中全會討論並通過了候選人名單,準備提交“八大”會議。召開“八大”預備會議
1956年8月30日,“八大”預備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毛澤東等946名正式和候補代表出席會議。毛澤東作了題為《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的講話,提出了大會的目的和宗旨,就是:
總結七大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鬥。
毛澤東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一定要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如果不結合那就不行。他號召:
大會要繼續發揚黨在思想上和作風上的優良傳統,徹底清除主觀主義、宗派主義。此外還要反對官僚主義。
在談到選舉問題時,他強調要堅持“七大”的正確方針,為團結和教育全黨,在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時要選有代表性的犯過錯誤的同誌為中央委員。
毛澤東講話之後,鄧小平向代表們介紹七屆七中全會前幾天決定的有關召開“八大”的一些文件和事項,提交預備會討論。
“八大”代表們對中央委員會準備向“八大”提交的各項報告和文件,進行了詳細的討論,並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對八屆中央委員會的選舉工作,也做了充分醞釀和準備。
9月10日,“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到會972人。會上,陳雲介紹了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的醞釀情況,接著毛澤東講話。
毛澤東回顧了黨的曆史經驗,提出要在3個五年計劃之內造就100萬到150萬高級知識分子,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央委員會裏有許多工程師和科學家。他還對候選人名單中的一些問題作了解釋。
毛澤東說,這個名單反映了我們的革命過程。這個名單裏頭,工人少……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央?是不是無產階級的中央?我們這個中央曆來就是無產階級成分很少。現在開“八大,”全國搞工業化建設,無產階級成分還這麼少,為什麼?因為中國革命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革命在農村先發展先勝利。許多同誌在根據地搞了很久,20多年,也有一部分同誌是在白區奮鬥,有的長期坐班房。這些人在鬥爭中積累了經驗,學會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得成熟了,有一部分便進入了中央委員會。而在產業工人集中的城市革命是最後勝利的,到現在才有幾年時間。所以現在,也許到“九大”、“十大”,都不可能有很多工人選到中央委員會裏頭來。剛才陳雲同誌講了,有些工人將來發展起來,做了一些負責工作,當了工程師或者廠長,表現出他們的能力了,那時候,我們中央委員會的成分就會要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