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曾高度評價石油師對石油工業的貢獻,並親自總結了石油師為社會主義建設頑強虛心學習、有高度組織紀律性、保持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等三大特色。
後來,朱德聽到康世恩介紹石油師的卓越表現和優異成績,高興地說:“解放軍有好幾個工程師參加工業建設,我看石油師是保持和發揚了部隊的優良傳統和行風。”
通過學習,玉門從幹部到工人,從知識分子到轉業軍人、新招工人,都獲得了很大提高。玉門油礦在建設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的過程中,一支思想過硬、作風過硬、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在同步成長。蘇聯專家幫助建設
1953年,玉門油礦開始大規模建設後,有許多蘇聯以及社會主義陣營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來到玉門,幫助玉門油礦工作,分別擔任地質勘探、鑽井、油田開發、原油加工、發電、機械製造和原油運輸等部門的技術指導。
專家們知識淵博,經驗豐富,幫助解決了油田開發建設中的許多重大問題。他們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石油工業的建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蘇聯專家們在地質勘探、鑽井工程、石油開采、煉油加工等石油工業的重要方麵,不僅給予了具體的指導,還支援了器材和設備,幫助培養了不少技術和管理人員。他們在玉門油礦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953年10月6日,蘇聯專家特拉菲穆克帶領一個6人高級石油地質專家組來華,全麵考察中國石油地質,並幫助編製我國石油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
蘇聯專家組的陣容很強,特拉菲穆克是建立蘇聯第二巴庫油區的功勳地質家、蘇闊洛夫是地質古生物學家,薩依多夫是中亞陸相地層找油專家,庫卡平是石油地質專家,拉費魯什克是采油專家。
特拉菲穆克,矮胖敦實,額頭上深深的皺紋,既是長期野外勘探奔波的印記,也是深思熟慮的特征,眼光總露出地質學家的膽識,給人以深刻印象。他素養很高,生活中開玩笑什麼都說,幹起工作則是一絲不苟,講起話來絕無虛詞。
康世恩和蘇聯專家組來到玉門,雖然時令還是深秋,但塞外戈壁油城已是北風凜冽,雪花飄飄。
抬頭極目遠眺,但見終年披著雪甲的祁連山,銀裝素裹,分外妖饒。
茫茫戈壁,早已是一片銀白,恰如時任玉門礦務局黨委宣傳部部長詩人李季所寫的那樣:
茫茫的山野,變成了一片雪海,
我們的油礦,就象是雪海上的巨船。
康世恩和專家組到老君廟油田考察,確定油田的驅動類型;到幹油泉考察油苗露頭,探尋油田擴大儲量的可能。
在東南方向距油田20多公裏的丘陵之間,有一個正在鑽探開發的油田,這就是石油溝油田。
這裏處在雪山腳下,寒風更加刺骨,但隆隆的鑽機聲仍顯示出生命的頑強。專家們順著山穀間流淌的石油河水上行,深入到祁連山腹地,考察地層年代。
在油礦的北麵,是名不見經傳的馬鬃山。西漢時著名將領霍去病曾在此安營紮寨,屯墾戍邊,抵擋匈奴對中原的進犯。翻越此山往北不遠,便是中蒙邊界。
在這片古戰場上,專家組看到世世代代生存在這裏的老百姓的生活還很艱苦,衣不破體,麵呈菜色。
特拉菲穆克對康世恩說:“我們應該多找油,讓他們的生活好起來,有衣服穿,有飯吃。”
解放前玉門油礦的開發基本上處於原始和自然狀態,沒有進行過儲量估算和編製開發方案一類的工作。
在老君廟油田的考察中,根據特拉菲穆克院士“老君廟油田是邊外彈性驅動類型的油層”,專家們從而確定了油田驅動類型,為進一步發揮油田潛力提供了理論依據。
根據特拉菲穆克的建議,玉門礦務局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注水區隊,王林甲成為中國第一個注水工程師。
1954年12月27日,M-27井開始注水,增強了地層壓力,驅動原油流出地麵。
這第一口注水井,標誌著玉門油礦進入一個新的開發時期,並為後來我國東部油田提供了注水開發的成功經驗。
在結束玉門油礦的考察後,特拉菲穆克發表了幾點具體意見:
甘肅石油地質條件好,沉積盆地多,沉積岩分布麵積廣,已找到現在的油田,隻是勘探程度太低,今後找油希望大。
這是特拉菲穆克在這次考察活動中第一次發表的係統意見。雖隻有幾條,卻已深深打動了康世恩,對玉門油礦的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參考。
在玉門考察期間,有一天,特拉菲穆克收到一封電報,是蘇聯科學院的通知和賀電,說他已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
當天晚上,康世恩設宴慶賀特拉菲穆克榮膺通訊院士。專家組的同誌和礦務局的同誌都為他舉杯祝賀,給他帶活了一麵錦旗。
特拉菲穆克非常感激,在異國他鄉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夜晚。
蘇聯專家莫謝耶夫多次來玉門油礦考察和幫助工作,親自在生產現場指導新技術的推廣,注重對中國石油工程技術人員在理論上給以啟發。
莫謝耶夫常常同地質隊和采油廠的負責人討論鑽采以及地質方麵的問題,把蘇聯的先進技術和工作經驗介紹給中國技術人員。
在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建設過程中,先後有40多位蘇聯專家來油礦幫助工作,對設計、鑽井、采油、煉油、地球物理、地質勘探、科學研究等方麵的工作,提出了近千項重要建議,對加速石油基地建設起了重大作用。
在當時,“死”井複“活”,是蘇聯專家的一項重要建議。老君廟8號井在1941年10月22日鑽至449米處發生強烈井噴後就報廢了,之後幾年,常有這類事故發生,油井報廢。
到1949年,報廢油井率達到總井數的30%以上。人們通常把這種並稱為“死井”。
莫謝耶夫作了大量調查後提出建議:“複活廢井”。他說:“修複一口井比新建一口井省很多錢,重要的是能保護整個油田。”
根據專家建議,礦務局從鑽井大隊抽調幾個鑽井隊,承擔報廢井的大修任務。
由於缺少經驗,修第一口井時隻打了30多米,就發生了井噴,油雨四濺,泥漿亂飛,工人們一身泥漿一身油。接著,又連續井噴多次,人們覺得比打新井還苦還累。工程技術人員怕修不好,也有思想顧慮。
在修井過程中,工人們體會到,修井就像是醫生看病,要先摸清病情,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10號井和8號井的情況不同,不光上噴,還下漏,井一打開,強烈的天然氣直往上噴,噴了一天,很難收拾。接著是漏,用了20多噸羊毛、石頭、麥草還有紅土都沒有堵住,最後是用注水泥的辦法堵住了井漏。
由於每口井的報廢過程不同,修井的具體措施也不可能一樣。工程師和工人們集思廣益,根據每口井的情況,提出每口井的施工措施。
從鑽井隊轉為修井隊,看上去簡單,實際上比鑽井複雜多了,也辛苦多了。
在實際工作中。他們體會到了蘇聯的先進經驗,學到了許多新技術,不僅為國家增加了原油產量,每複活一口井,比新建一口井要為國家節省舊幣10億多元,而且保護了油田。
在推薦“死”井複“活”的同時,蘇聯專家還注重對方法的引導。
1953年5月,蘇聯專家魏蓋林到玉門油礦後提出了“重壓、大泵量、配以適當鑽速”的快速鑽井方法。
對於推廣蘇聯快速鑽井法,50年代鑽井處老君廟第二區隊3219鑽井隊長王化蘭,曾有這樣回憶:
過去,我們按照老法子打井,柴油機不敢開快,鑽頭壓力也不敢放大,鑽進很慢,並且常發生事故。自從學習了蘇聯的快速鑽井先進經驗以後,我們的鑽進速度不斷提高。
以前,像王化蘭這樣的先進鑽井隊,一天最多也隻能打五六十米,創紀錄的成績是一天最高鑽進150多米。執行了“重壓、大泵量、適當鑽速”的快速鑽井先進經驗,鑽井效率迅速提高。
1955年4月,在白楊河7井鑽進中,王化蘭隊日進尺3727米,創造了全國新紀錄。
在推廣“快速鑽井法”的過程中,魏蓋林專家又根據酒泉盆地的地質情況,提出在鑽生產井時用清水代替泥漿的建議,取得了好的效果。
當時有15口井采用清水鑽進,降低鑽井成本10%,鑽井速度提高了35%。
“快速鑽井法”推廣以後,許多鑽井隊連連創造新紀錄,鑽井速度日日上升,日進尺由150米提高到2343米;月進尺由500米提高到1293米,平均每台鑽機每月的鑽井速度比1952年提高4倍多,這對於完成建設石油基地的勘探開發計劃起到重要作用。
在當時,第一口定向井,也是在蘇聯專家具體幫助指導下打成的。
1955年7月16日,老君廟C-215井井場上,一切鑽前工作都已準備就緒,與平常不同的是,從局到處鑽井部門的負責人和鑽井工程技術人員都來了,大家等待著中國第一口定向斜井的開鑽。
此時,蘇聯鑽井專家阿遼亨走上鑽台,指導中國工人按專業進行分工,並親自操作鑽機。
開鑽以後,阿遼亨幫助工人掌握操作技術,對鑽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作了分析,提出預防和處理的建議。
同時,阿遼亨非常重視鑽井工程中的節約問題,他針對鑽井用水量大,用汽車運水耗費很大問題,就曾建議就地取材,設法利用地層水鑽井。
在建立正常生產秩序方麵,在培訓工作方麵,在安全生產方麵,阿遼亨也提出很多好的建議。
C-215井鑽進正常以後,阿遼亨於8月間離開玉門前往青海柴達木盆地石油探區工作。
1956年2月15日,以柯赫工程師為首的蘇聯斜井鑽井隊來玉門油礦傳授鑽鑿定向井技術。
3月11日,由中蘇鑽井工人共同鑽進的老君廟648號定向井開鑽,6月22日鑽完並試油,井深1745米。
蘇聯專家魏蓋林、阿遼亨、柯赫等在玉門油礦工作期間,先後指導王登學鑽井隊、王化蘭鑽井隊、王進喜鑽井隊,打成了中國第一口定向斜井、第一口雙筒定向斜井,第一次利用原子能同位素放射性測井新技術試驗成功,第一次運用多芯電纜射孔及取心工藝成功。
50多歲的老鑽井隊長巴巴耶夫,還帶著他的鑽井隊,到中國來傳授渦輪鑽井和定向鑽井的技術,在老君廟親自示範大泵壓快速鑽井。
由於他們的言傳身教,油礦普遍推廣了“快速鑽井法”、“渦輪鑽井技術”,創造了日鑽井進尺、月鑽井進尺、年鑽井進尺的全國紀錄,鑽井平均月速度比推廣新技術前提高477%,每米鑽井成本下降26%。
蘇聯專家的幫助,對玉門油礦“一五”目標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