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大量培養地質人才的開始。一時間,在中國學地質、幹地質,成為50年代青年人的一種時尚和向往。

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第一主力的玉門油礦,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剛走出校門的大中專學生。他們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告別城市,遠離家鄉,從四麵八方彙集戈壁油田,奉獻火紅的青春。

僅50年代,全國共有5267名全國各類高等院校畢業生來到玉門油礦。其中大部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北洋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重慶大學和北京石油學院等10餘所重點名校。

1951年,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們貼出決心書,要求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早已是地下黨員的趙宗鼐、金鍾超和同學梁秉維、羅梯夫及兩位北大的劉德明、楊敬儀,意氣風發地來到玉門油礦。

來到後,趙宗鼐等人和石油基地一道迅速成長。他們的到來,連同解放前就已在油礦工作的近千名知識分子,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石油知識分子群體。其人數之多,所占比重之高,在當時全國職工隊伍結構中,也是非常可觀的。

玉門的知識分子群體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群體。老一代知識分子是抱著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來礦的,他們是玉門油礦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留學歐美,學識淵博,在技術上和地質理論上,受歐美影響較大。

解放後來礦的知識分子,他們年輕有為,敢想敢說,意氣風發,是建設新油田的中堅力量,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他們在石油技術和地質理論上,則受蘇聯影響較大。

於是,兩種當時在世界上都很先進的石油科技理念,在偏遠的中國玉門油礦得到融合,並在大規模的石油基地建設中,被充分施展運用。

這也成為玉門的技術人才為什麼能夠迅速成長的時代背景。

玉門礦務局在組織石油基地建設這個重大戰役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知識分子,給了他們很大的關懷和愛護。

在當時,尊重知識分子,重用知識分子,學習科技知識,苦練基本功,是油礦的一道風景線。

此時,不過30歲出頭的楊拯民局長,更是身先士卒,對知識分子尊重有加。他平易和藹,特別善於和知識分子打交道,遇事總是先聽取他們的意見。

玉門石油基地的大規模建設,是知識分子大顯身手的演練場,也是他們思想進一步成熟的大熔爐。後來東部大油田的發現,為玉門知識分子脫穎而出,又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他們為玉門石油基地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長為共和國的優秀人才和石油工業的頂梁柱。

在這支“搖籃”早期的知識分子隊伍中,出了5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好幾位共和國的部長、副部長,有40多人成為廳局級領導,許多人擔任了石油部和各大油田的總地質師、總工程師,還出了一大批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和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很多個“第一”,第一口定向井、第一口斜井、第一口雙筒井、第一次清水鑽井、第一次注水、第一次壓裂……

這麼多第一都是和玉門油礦聯係在一起的,也是和這批知識分子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

油礦開展學習運動

1954年3月,隨著千軍萬馬彙集油田,經西北局同意,中共玉門礦務局委員會改稱為中共玉門油礦委員會。

1954年5月18至26日,中國共產黨玉門油礦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會上,楊拯民代表油礦黨委向大會作《增強團結,為建設祖國第一個石油基地而奮鬥》的工作報告。

楊拯民明確提出:

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職工群眾團結一致,艱苦奮鬥,要把玉門油礦建成一個年產100萬噸原油的石油基地,並力爭在酒泉盆地勘探出第二個老君廟油田,適應國家工業化的需要,完成國家賦予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油礦黨委發出的號召,立刻得到全礦職工的熱烈響應,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

這時,一個突出的矛盾也擺在麵前,就是隊伍擴充快,鑽井隊由1953年的6個,到1954年初猛增到46個,人員也達到4200多名。但是技術工人少,大部分工人文化底子薄,雖然心氣很足,可在很多地方有勁使不上,急得團團轉。

麵對此情況,楊拯民和礦務局其他領導,深入到技術人員和工人中間,很快形成共識,決定在全礦掀起學技術、學文化高潮,配備最好的工程技術幹部,創造一切條件,讓石油師轉業官兵和其他新工人,在最短時間裏能夠頂崗工作。

為此,礦務局還出台了《礦務局各類幹部培養辦法》、《礦務局工人管理辦法》等一係列規定措施。

於是,很快一個爭先恐後學文化、學技術的熱潮,迅速在油礦形成。文化補習班、技術講習班、培訓班、輪訓班相繼開課,人們踴躍報名學習。

1954年,新華書店在油礦職工中銷售各類新書258萬多冊,從新華書店分類發行數字看,售出的科學技術書刊達到36萬冊,占全部發行量的七分之一,平均每人訂一份報紙或雜誌。

同時,礦務局還有計劃地培養技術人才,開辦了地質、鑽井、采油、機械等技術訓練班418個,僅鑽井處、采油廠、機械廠這3個單位就有“1900多名幹部工人參加學習,提高了技術等級。

1955年3月,礦務局專門成立了教育處,主管全局職工培訓、教育工作。

9月份,又成立了玉門礦務局鑽探技工學校,首批學員300餘名跨進了學校的大門。

1956年,油礦積極響應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全礦70%以上的技術幹部先後製訂了各種各樣的個人學習和進修規劃。

同時,油礦還先後開辦了幹部業餘學校、中等技術班、俄文班和一些專業培訓班,參加學習的共2500多人。在中坪、南坪、三台、新市區、八井設立業餘文化學校,有14個初中班,26個高小班,27個初小班,學員約5000人,另有1萬餘名職工參加了文化掃盲學習。

通過學習,進一步調動了職工掌握先進技術、提高勞動技能的積極性。數百名技術人員得到提升,其中技術員升為工程師的,1955年有190多名,1956年有105人。由工人提升為幹部的有518人。

大批學徒和工人經考核也升了級,僅1955年就有6218名工人由於技術水平提高而升了級,1867名工人被培養為各類幹部。

在大學文化技術的過程中,本著“幹啥學啥、缺啥學啥”和“以工作培訓為主,脫產輪訓為輔”的原則,創造了很多好方法。比如訂立師徒合同,“一幫一、一對紅”等。

針對訂合同,楊拯民還代表礦務局提出要求,由共青團牽頭,行政、工會協助,明文規定:“徒弟升級,獎勵師傅”、“升級考試,評定工資。”

在蔣麟湘、史久光、劉蔭春、張克勤等許多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郭孟和、王登學、傅積隆、王化蘭、陶福興、梁文德、張永吉、田文寬等一大批老工人、老技師的幫助下,複轉軍人和年輕工人進步很快。

其中,張永吉教徒弟的故事,更被傳為佳話。

張永吉是郝鳳台鑽井隊的鑽工,有一個叫鄭明廷的小青年,被招工到玉門分配到鑽井隊當學徒。

當鄭明廷還沒有見到師傅,別人就跟他介紹說:你真幸運,你一到鑽井隊,就遇上了一個好師傅,張師傅技術高超,待人熱情,你會有出息的。”

鄭明廷跟著張永吉上的頭一個班,就是保養設備。張師傅叫小鄭到值班房取個調整離合器的扳手來,小鄭就一路小跑拿一把來,師傅搖頭說:“不是。”

再拿來一把,師傅還是搖頭說:“不是。”

一連取了3次,拿來不同規格的扳手,第三次取來的10毫米的竹節勾形扳手,張師傅才說:“對了,就是它。”

接著,張永吉對鄭明廷說:“你三次拿了三種不同規格的扳手,你就能把它們的樣子記住了,也學到了它們在什麼地方用。”

同時,張永吉又耐心地給鄭明廷講解了調整離合器的具體方法。在張永吉的認真輔導下,鄭明廷進步很快。

“師徒合同”是崗位學習技術業務的形式,是培養初級技工和新工人的一種好方法。

對於高級技工的培養,在全麵推廣“快速鑽井法”、“渦輪鑽井法”等新技術、新工藝的過程中,鑽井部門擬訂並實施了《高級技工係統培養辦法》,大體分為3種形式:

一種是舉辦輪訓隊的形式。把輪訓隊辦成技工技術學校,有計劃地分批從各鑽井隊抽調四、五級以上的技工脫產到輪訓隊來,進行長時間的培訓,著重從理論上提高。

一種是培訓鑽井隊。按期抽調一批鑽工,配備新型鑽機及配套設備,按照鑽井隊建製設立崗位,並有專門技術人員指導,每個人都有比在一般鑽井隊較多的操作機會,而且是老師指導下進行,不懂的隨時問,操作不正確的及時得到糾正。

一種是在職職工的技術訓練。要求各鑽井隊按照安全措施,在“生產安全兩不誤”的原則下,加強崗位操作訓練,不斷提高操作技術能力。

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使高級技工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鑽井新工藝技術的全麵推廣和鑽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在學習技術和文化過程中,石油師和其他的轉業官兵,放下架子,甘為學徒,用戰爭年代那股衝勁、拚勁,克服文化低的困難,刻苦學習,取得很好的成績,迅速成為生產骨幹。

分在鑽井處的戰士們,虛心向師傅學習,鑽研打井技術。通過幾年實踐,他們先後掌握了渦輪鑽井法、斜向井鑽井法、雙筒鑽井法和空氣鑽井法等先進鑽井技術,90%以上的石油師人已成5級或6級工人,在鑽井處的17個鑽井隊長中,石油師的轉業軍人已占到78%,並且湧現出了37名局級勞模。

分配到基建工程處的1500餘名官兵,放下拿慣了的鋼槍,拿起了焊槍、瓦刀和鐵鍬。基地建設所需的磚、灰、石、大宗土方、預製材料,全要通過他們的雙手來完成。

來到運輸處的1200多名轉業官兵,當上了汽車駕駛員。那時汽車很少,駕駛員是令人羨慕的崗位。但是,其中的甘苦,也是十分令人感動的。

剛分到運輸處學駕駛,用來教練的車太少,很多戰士沒有模方向盤的機會,他們回到宿舍,就拿著椅子當車來練,嘴裏還模仿著油門的轟鳴聲。

就這樣,全團1237人有1226人考取了駕駛執照,合格率達99%。他們很快就在茫茫戈壁上承擔起了原油東運的任務。

從1953年11月1日到1956年7月1日,在2年8個月的時間裏,這支戈壁運輸隊,共運出原油22萬噸,勝利完成“一五”期間國家交給玉門礦務局的原油東運任務。

石油師轉業隊伍在玉門,經受了鍛煉和考驗,茁壯成長為一支最能吃苦、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他們參加了克拉瑪依、柴達木盆地、大慶等一係列石油會戰,使中國石油工程第一師的戰旗更加鮮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