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布作戰

●毛澤東開門見山地說道:“政治局半夜深更做出了一個決定,炮打金門!準備死他100萬人!”

●劉亞樓回答:“請軍委首長放心,我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早日入閩作戰。”

●葉飛心裏暗暗說道:“請主席放心,我一定完成好這次炮擊任務。”

● 宣布作戰

共和國的曆程·海天雷鳴毛澤東宣布炮擊金門

1958年7月18日晚,北京城華燈初上時分,一輛接一輛高級轎車駛進中南海。

中南海懷仁堂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們正陸續走進來。

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彭德懷、徐向前,中央軍委副主席賀龍、林彪,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聶榮臻、陳毅,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粟裕、國防部副部長黃克誠、副總參謀長陳賡、海軍司令員肖勁光、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總政治部主任肖華、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等見麵後,先互行軍禮,後熱烈握手,接著就開始親切地交談。

這些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們,平時很少有機會在一起相聚,現在趁著這個機會敘敘友情,開開玩笑。懷仁堂裏,氣氛輕鬆而又熱烈。

不一會,大家的表情又變得嚴肅起來,因為他們聊到了目前的局勢。

這一時期,中東地區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解放鬥爭風起雲湧,美國為維持其在這個地區的殖民統治,不顧世界輿論的譴責,於1958年7月15日出兵黎巴嫩,公然幹涉別國內政。隨後,英國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也配合美國,派軍隊進入約旦。

蘇聯為此迅速做出反應,在加強與埃及聯係的同時,也在軍事上有所動作。中東局勢在驟然間變得緊張起來。

美國在軍事介入中東之後,又在出兵的同一天宣布,美軍在遠東的陸海空軍進入戒備狀態。美國還與蔣介石的軍隊搞聯合軍事演習,加強空軍對中國沿海及內陸的偵察活動,使台海局勢也變得一觸即發。

將軍們正聊得義憤填膺的時候,身穿藏青色中山裝的國家主席毛澤東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進會議大廳。

主席一來,會議廳內頓時靜了下來。

毛澤東走到主席台,掃視了一下會場,詢問身旁的秘書長林伯渠:“人都到齊了吧?”

“到齊了。”

毛澤東點點頭,逐個看了大家一眼,然後用濃重的湘潭口音宣布開會,接著開門見山地說道:“大家都知道了,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叫中東,最近那裏很熱鬧,搞得我們在遠東的屁股也熱了。大家放屁,我們也不能隻做看客,因此,政治局半夜深更做出了一個決定,炮打金門!準備死他100萬人!”

毛澤東的話音剛落,會議室裏便發出了一些騷動:主席準備打死100萬人!這是真的嗎?參會人員幾乎同時用吃驚的眼神望著這位始終掌握中國軍隊指揮大權的領袖人物,急切地等待他的下文。

毛澤東隨即闡發自己的意圖:“美軍在黎巴嫩、英軍在約旦登陸,鎮壓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和民族解放運動。我們也要有實際行動進行支援。”

毛澤東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們選擇金門、馬祖,主要是打蔣介石。金門、馬祖是中國領土,打金、馬是我們的內政,在政治上有理,在軍事上有利。我們這樣做,可以對美國起到牽製作用,但又令美國對我們無可奈何!這是一樁好買賣。美國所有的遠東部隊都進行了備戰,製造緊張空氣,企圖牽製我們。我們正好以實際行動回答他,也牽製他在遠東的兵力,使其不能向中東調兵,減輕美國對中東穆斯林人民的壓力,即使我們要死一些人,那又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的行動若能使美國海軍在中東和台灣間頻繁調動就更妙了。”

毛澤東在後來的講話中,也承認美國在遠東等地的海空優勢,擔憂美國卷入到我們的內戰中來,他說:“遠東、台灣地區,美國有著海空優勢,是否會卷入,值得考慮,我們要有所準備,他來打我們怎麼辦?局部戰爭會引起大規模衝突……有可能江山不保,我盡量不與美國正麵衝突,因此,我們的海空軍不出公海作戰,見到美機美艦要回避,一定要防止誤擊美機、美艦,既不示弱,也不主動惹事,誰惹美國人誰負責!”

毛澤東又說:“中央軍委現在要發個電報,命令各大軍區立即進入緊急備戰狀態,而且還要把作戰任務立即下達給福州軍區和海軍、空軍、炮兵,越快越好。赫魯曉夫在中東等我們的回音呢。我們最遲應於7月25日之前,以地麵炮兵實施主要打擊。第一次炮擊幾萬發炮彈,以後每天打一發,準備先打3個月。以後怎麼辦,走一步看一步。不要怕死幾個人。”

為保護炮擊金門的地麵部隊安全,毛澤東指示,必須抓緊組建一個強有力的前線空軍指揮機構。

毛澤東向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問道:“劉亞樓,你準備派誰做先鋒,是趙子龍還是林教頭呀?”

劉亞樓想了想,站起身回答了毛澤東的提問:“依我看,就派曾經指揮過朝鮮空戰的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同誌去,主席看怎麼樣?”

毛澤東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大手一揮,定下人選:“好!就這麼定了,就讓聶鳳智去!”說完,他又思索了一下,說:“至於總指揮,就由葉飛同誌去完成吧!當初金門是在他手裏丟掉的,現在就讓他將功補過!”

說完這些話,毛澤東把具體的戰鬥部署留給了眾將領們,他起身告辭。

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懷繼續主持軍委會議,研究詳細的炮擊金門時間。

他對坐在前排的劉亞樓說:“這次作戰雖然主要是使用炮兵,但焦點在空中,除非複雜氣候限製,空軍一定要在7月27日前進入福建、粵東的作戰機場。”

劉亞樓回答:“請軍委首長放心,我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早日入閩作戰。”

其實,關於炮擊金門和馬祖的問題,彭德懷早在3月5日就提出來了。

當時,他在通過鄧小平轉給毛澤東的信中說:“經軍委、空軍和福州軍區討論,擬定於7、8月間調空軍殲擊機入閩,並準備在必要時轟炸金門、馬祖。”

3月8日,毛澤東答複,同意進行準備,又囑咐“但最後實行進入,還需要靜觀待變”。

6月16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外交問題會議時說:“同美國接觸的問題,我在日內瓦會議時已經說過,可以有所接觸。但美國不一定願意接觸,同美國鬧成僵局20年,對我們有利。一定要美國梳妝打扮後送上門來,使他們對中國感到出乎意外。”

從7月15日至18日,毛澤東連續召集會議,研究對策。在分析中東事件和國際動向的基礎上,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炮擊金門的決定。

18日晚,軍委會議把炮擊金門的時間定在7月25日,具體作戰部署安排如下:

——這次炮戰以福州軍區的炮兵為主,以32個炮兵營部署在廈門和蓮河地區,負責打擊大小金門的蔣軍,以6個海岸炮兵連部署在圍頭、蓮河、廈門一帶,從3個方向打擊大金門料羅灣的蔣海軍艦艇,同時在廈門和蓮河地區部署高射炮,以掩護地麵炮兵的作戰行動。

——空軍采取以小進求大進的方法,進入福建和粵東機場。第一步以殲擊航空兵2個團於27日秘密進入福建的蓮城機場和廣東的汕頭機場。後梯隊4個團於8月上旬至中旬進至福建漳州、蓮城、福州、龍田機場。轟炸機與偵察機部隊,隨後跟進至江西的樟樹及福建的一二線機場。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聶鳳智統一指揮以上行動。

——海軍在浙江的殲擊航空兵策應汕頭、蓮城的空中作戰,並掩護三都沃的海軍設施。另外集中8個海岸炮連配合陸軍炮擊金門。第一步集中兩個魚雷快艇大隊分別進至泉州的後堵港及東山港待機,8月中旬以後,再集中3個魚雷快艇大隊、兩個獵潛艇大隊和一個高速炮艇中隊,分別進至三都沃、後堵港和東山港。以上由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彭德清統一指揮。

會議結束後,炮、空、海軍各軍種領導人立即回去傳達任務,研究並確定炮擊金門的具體作戰部署。劉亞樓簽發空戰命令

劉亞樓離開懷仁堂,立即坐上他的“吉姆”專車,風馳電掣般地朝空軍司令部駛去。

在司令部會議室裏,將校們早已等候多時。劉亞樓跨入會議室大門,將校們全部起立。他張開雙臂,做一個示意大家落座的動作,開口便說:“同誌們,要打仗了,這回軍委動了真格啦!”

大家聽到司令員的話,立即來了精神頭兒。

劉亞樓開門見山:“美國人、英國人最近在中東發動戰爭,毛主席、黨中央決定,支援阿拉伯,炮打金門。我們空軍要立即進入福建。總的作戰指導原則,還是毛主席講的,在戰略上以少勝多,在戰術上以多勝少,達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同國民黨空軍交手是肯定的。還必須充分準備同美國人較量。美國人也不是三頭六臂嘛,在朝鮮我們掂量過他的斤兩。老飛行員們應該擺擺龍門陣,研究打國民黨、打美國佬的戰法,要讓新飛行員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念。”

說完這些,劉亞樓大聲地發問:“打贏這一仗,大家有沒有信心!”

將校們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有!”

劉亞樓走到地圖前,對大家招招手說:“來來,大家來研究一下具體的作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