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啄食
百姓生活
作者:喬恩·瓊斯 黃爽
今年30歲的賈斯汀·薩克是全球最大網絡旅遊服務供應商IAC的公關經理,平時喜歡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一些吐槽旅行的推文。2013年,她乘飛機從紐約起飛前往南非度假。在飛機經停英國希斯羅機場時,她更新了一篇推文,內容如下:我的天啊!現代醫學已經如此發達,為何還是治不了德國人的狐臭呢?在飛機即將抵達南非西南部海港城市開普敦的時候,她又更新了推文:希望我不會染上艾滋病,哈哈,我隻是在開玩笑,我怎麼會得艾滋病?我可是白人啊!發送完這條推文,她就登機了。半小時過後,她又看了看手機,並沒有人回複,畢竟她的推特好友僅有170人。
經過1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後,飛機終於抵達開普敦。當她下飛機,打開手機後,收到了鋪天蓋地的短信。一位在高中畢業後從沒聯係過的高中同學竟給她發短信稱:“我對你遭遇的一切感到抱歉。”薩科看完這條短信後感到十分困惑。她的好友漢娜也發短信說:“薩科,你的名字現在在推特熱詞榜排名第一,看到這條短信後請立刻給我回電話。”
聽了漢娜的解釋後,薩科才明白自己之前發的兩條推文在全世界引來了潮水般的評論。有人評論說:“真不知道這種人怎麼能做公關工作!”還有人說:“我最鄙視有種族歧視的人了,薩科,你就是個混蛋!”就連薩科的頂頭上司也對此事作出了評論:“薩科的話攻擊性太強,會引起眾怒。”在她下飛機後的一個小時,她收到了解雇信。
網友們對薩科的憤怒不僅僅是對其種族歧視的言論的群體攻擊,更是一種“無聊的娛樂方式”。一位網友在機場認出了薩科,偷偷拍下了她提著行李走出航站樓的照片,並推送到網上,配圖文字是:瞧瞧這是誰,她想用墨鏡遮住自己的臉,怕被別人認出來。文字末尾處還不忘@了薩科本人。當天,薩科的推特主頁共收到約5萬條評論及回複。最終,她不得不選擇注銷自己的賬號信息。
我也是推特的忠實用戶,但我同時也是一個犀利的“評論人”。我總是在網上犀利地指出某個人的言論或行為不當。這種評論性言論一經發出,總會引來潮水般的跟帖。在眾多崇拜式的跟帖中,我還發現這樣一條令我哭笑不得的留言:“請問你在學生時代是個恃強淩弱的小霸王嗎?”
在早些時候,每當看到這種富有正義感的評論性言論,我總能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正能量。但如今,隨著網絡上跟風現象的愈演愈烈,這種正義感正在變得平民化,失去了其本質含義。人們針對某一社會現象、某一個機構、甚至是某一個人展開猛烈攻擊,作為這些網民中的一員,我在某些時候甚至分辨不清自己究竟是正義使者還是不講人情味的瘋子。
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團,我試著去接觸那些被網絡攻擊且中傷的受害者們,這其中就包括薩科。交流後我發現他們有著近乎相同的背景——對社交網站並不十分了解。而他們最終的結局也驚人的相似:丟掉工作。32歲的林德賽·斯通是我的采訪對象之一,她曾在臉譜網上傳一張在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拍攝的照片。照片中她正在一個寫有“請勿吸煙”的木牌前抽煙。斯通拍攝此張照片僅僅是想開個玩笑,沒想到卻在臉譜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更有網友成立了“林德賽·斯通公共主頁”,公開批判其惡劣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