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

風情風尚

作者:斯黛拉·馬羅茨伽雅 林恩

斐濟主島維提島(Viti Levu)的環島主幹道是由北麵的國王路和南麵的王後路聯結而成的。1874年,第一位統一斐濟的國王卡考鮑因政局不穩定和社會動蕩將政權出讓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從此,斐濟成為了英國殖民地。1970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將政權歸還,斐濟成為了英聯邦成員國。隨之而來的是政局的動蕩:4次軍事政變,4次新憲法的製定……當然,這些政治變革離普通的斐濟百姓太過遙遠。對於他們來說,部落之間的日常生活往來和酋長們的決定遠比首都的政治選舉更重要。

沿著國王路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到達斐濟首都蘇瓦,但島上大部分原住民都生活在原生態的村落裏。我們駕駛汽車一路向前,看到孩子們在水中嬉鬧玩耍,大人們坐在棕櫚樹下編製籃筐。路邊的市場裏擺滿了不同季節和品種的水果,市場外一輛滿載著當地特有的根莖植物的卡車正在卸貨,司機左耳上夾著一枚雞蛋花——表明本人仍然“單身”。路的另一邊,漁民們正從船裏將3條大金槍魚拖拽出來。再向前就是村子的墓地,墳塚與村民的屋舍近在咫尺——這是斐濟的傳統:祖先是家族延續的基礎,他們離不開家族,需要和家族的人在一起。路邊有穿著Solo(斐濟的民族服飾)的年輕斐濟小夥兒們舉著杵在臼裏搗著什麼。

我們停下車看著臼裏有一些粗粗的根塊和細細的根須,好奇地問他們:“你們在做什麼?”

“這是卡瓦的根。”小夥子們回答。

“要這樣搗很久嗎?”

“大概搗一個小時吧……你們想喝卡瓦嗎?”小夥子們熱情地招呼著我們。

在斐濟的10天裏我們走過了大大小小近10個島嶼,斐濟的民族歌舞和卡瓦飲料讓我印象深刻。斐濟人一般不飲酒,比起椰子汁,他們更愛卡瓦飲料。

Bula!——你好!

這種被稱為“卡瓦”的植物是一種胡椒類植物,它的根莖富含大量澱粉、纖維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人們挖出卡瓦的根,曬幹後放到臼裏搗成粉末。納迪市場(Nadi Municipal Market)裏有好幾個攤位在賣卡瓦根和卡瓦根粉,當地人更喜歡直接買卡瓦根回去自己研磨,斐濟人已經習慣了自然經濟條件下一切都靠雙手的生活方式。市場裏現成的卡瓦粉多數都被遊客買走了。

以前,卡瓦隻在重要場合中才會出現。雖然現在卡瓦已經成為了國民飲料,但在隆重的場合和儀式中,飲用卡瓦必須嚴格遵循傳統習俗。在最高領導人級別的會晤儀式上,會有臉上塗著油彩、穿著麥秸草裙的男子拿著長矛跳起傳統舞蹈,用來勾兌卡瓦粉的清水要使用精致的竹筒來盛放……而在朋友間的聚會上,大家彈彈吉他、唱唱歌,拎來一桶水就可以衝卡瓦喝了。

製作卡瓦飲料,要在木質的圓形容器裏倒上涼水,在水裏反複用力揉捏裝著卡瓦粉末的布袋。製好的卡瓦是一種淺灰褐色的渾濁液體,口感略似麵漿,微有苦澀。飲用卡瓦要用傳統的Bilo,它是一種用半隻椰子殼做成的小碗。第一碗卡瓦要敬給最尊貴的客人,端起Bilo前,客人應該先拍一下手,大聲說“Bula!”(斐濟語,意為“你好”),然後一口氣喝光碗裏的卡瓦,再拍3次手。斐濟人喜歡坐成一圈一邊分享卡瓦,一邊伴著吉他輕輕歌唱,自然純粹的嗓音吟唱著讚美詩般的歌曲,聽起來質樸而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