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聯合國軍”頻繁進行登陸作戰和空降作戰演習,並派出大批特務潛入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後方刺探東、西海岸的情報。
對方的這一係列舉動,毛澤東都洞若觀火。
1952年12月9日,毛澤東致電鄧華:
應估計敵已決策在漢川江至清川江線登陸,並在積極準備中,我方必須火急準備對敵,粉碎其登陸計劃。
12月上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接見了從朝鮮回國彙報工作的誌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鄧華。
11日,毛澤東在鄧華關於朝鮮戰局形勢與明年方針任務的報告上批示:
對方有可能以5至7個師在漢川鴨綠江線、通川元山線、鎮南浦漢川線登陸,並在我後方空降。
……
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我應十分加強地堡和坑道,部署5個軍於這一線。其中要有4個有經驗的軍,劃定防區,堅決阻敵登陸,不可有誤。
……
決不許敵在西海岸登陸,尤其不能許其在漢川鴨綠江線登陸。
16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
毛澤東在電文中說:
朝鮮戰局,由於停戰談判已告停頓,而美軍在朝鮮的損失還沒有達到它非罷手不可的程度,估計今後一定時期內(假定為一年),會趨向於激烈化……
從朝鮮戰場的軍事行動做估計,“敵人從正麵向我較堅固的縱深工事施行攻擊的可能性不如向我後方兩側進行登陸作戰的可能性大……
我如能堅守北朝鮮東西海岸,使敵人的登陸計劃失敗,並以正麵戰線的技術出擊作配合,給敵人以更多更大的殺傷,那麼,朝鮮戰局的發展就能更加穩定,而向著更加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
為預防敵人登陸和提早發動進攻,我軍現正在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準備盡一切力量來贏得戰爭的勝利。為此,請求蘇聯政府能夠滿足我們1953年關於朝鮮作戰的軍事訂貨和關於兵工生產的貿易訂貨要求。
可見,毛澤東對美國軍方的登陸計劃是有著充分的準備的。中國闡明嚴正的立場
1953年1月20日,新當選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正式上台。
2月2日,他發表“國情谘文”,極力鼓吹其全球侵略政策,繼續進行戰爭叫囂,並妄圖唆使台灣國民黨軍隊進攻祖國大陸,以配合其在朝鮮進行軍事冒險。
艾森豪威爾新政府的政策一出台,在美國國內及其盟軍中立即引起一片嘩然。
但是美國軍方仍然一意孤行,要冒險玩火,擴大戰爭。
2月4日,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美國對中國的禁運政策,明確指出:
以美帝國主義者為首的各國對我國的“封鎖”、“禁運”政策,卻並未嚇倒我們,因為真正受到侵害的並不是我們,恰好是那些屈從美帝國主義者的意誌而對我國實行著封鎖禁運的國家自己。
針對朝鮮問題,周恩來指出: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並不懼怕戰爭。如果美國新政府還有意於用和平方式結束朝鮮戰爭,那麼,它就應該無條件地恢複板門店的談判。朝中方麵準備按照已經達成協議的朝鮮停戰協定草案,立即先行停戰,然後再由“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委員會”去解決戰俘全部遣返問題。因為這樣,既可以迅速滿足有關戰爭各國人民及全世界人民對於立即停止現行戰爭的熱望,又可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及遠東其他有關問題開辟道路。如果美國新政府仍然執行杜魯門政府的政策,仍然無意於恢複板門店談判而繼續和擴大朝鮮戰爭,那麼,朝中人民在這方麵也將繼續鬥爭下去,並且是有了充分準備的。朝中人民深刻地了解,對於帝國主義者的挑釁,隻有進行堅決的鬥爭,使帝國主義者的每一個戰爭計劃都受到粉碎性的打擊,每一個侵略行動都遭到徹底的失敗,才能迫使敵人罷手,取得人民所熱望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