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王海帶領和指揮的大隊與對方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美機29架,其中他本人擊落擊傷美機9架。
空中英雄王海為此立特等功,後來獲“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3年3月,誌願軍空軍第十五、第十二、第十七師,在朝鮮龜城地區與美國空、海軍飛機展開了戰鬥。
3月,美軍多次出動混合大機群,企圖強襲朝鮮北部和鴨綠江沿線的重要目標。
誌願軍空軍積極組織力量進行反擊。
13日12時09分至55分,誌願軍空軍指揮所發現美國空、海軍出動各型戰鬥截擊機、戰鬥轟炸機和偵察機168架編成的混合大機群,分兩個梯隊,向北進襲。
第一梯隊32架F-86型飛機,先以4架沿東線直飛江界、楚山地區,用以鉗製誌願軍空軍側翼部隊,繼之以12架F-86型飛機沿中線飛向北鎮、昌城一帶,誘使誌願軍空軍主力東向,並阻擊由昌城出擊的誌願軍空軍。隨後以16架F-86型飛機掩護16架F-84型戰鬥轟炸機,沿西線經鎮南浦、鐵山,襲擊鴨綠江安東江橋。
第二梯隊F-86型戰鬥截擊機40架緊隨前一梯隊,支援一梯隊作戰。
其餘戰鬥轟炸機64架,分散活動於清川江以南德川、永柔、沙裏院等地區。
另有海軍飛機16架,活動於元山一帶。
為了防止美機襲擊鴨綠江一線目標,12時27分,第十五師第四十五團起飛12架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由第一大隊大隊長薑文齋率領,經昌城插至龜城地區,與美中路的F-86型飛機12架在高度12萬米展開空戰。
在空戰中,擊落美軍F-86型飛機1架。
12時26分,第十二師第三十六團由團長王華清率領,起飛米格-15比斯型飛機12架,插至清川江口、宣川上空,又轉向鐵山地區,於11萬米高度掩護第十七師第四十九團打美戰鬥轟炸機,與進至鐵山地區的16架美F-86型飛機遭遇,展開空戰,擊落美機1架。
第十七師第四十九團於12時28分,起飛16架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由團長宋閣修率領,以3000米高度飛向戰區,滲入美機群,與由西線低空北上的24架F-86型戰鬥截擊機、16架F-84型戰鬥轟炸機的混合編隊展開激烈空戰。
在美機數量三倍於已的情況下,積極進攻,頑強戰鬥。第一中隊長餘開良率領中隊,對向鴨綠江橋方向飛行的12架F-84型飛機展開攻擊,迫使美機盲目投掉炸彈,向海麵方向飛離,餘開良對其攔阻射擊、擊落1架。
團長宋閣修率領的第二中隊,見右前方有4架美F-86型戰鬥截擊機襲來,並有4架F-84型戰鬥轟炸機活動,遂組織攻擊。宋閣修、惠迪生各擊落F-84型飛機1架。
第四中隊於南市洞,迎擊前方對麵飛來的8架美F-86型戰鬥截擊機,展開空戰。第四十九團擊落美機3架後,迫使美戰鬥轟炸機盲目投彈返航。
這次空戰,美機被擊落3架,擊傷2架。
美軍空軍在整個空戰中,並沒有占到便宜,注定了他們失敗的下場。誌願軍創造空戰奇跡
誌願軍空軍在組織部隊堅決反擊美空軍大機群的同時,為鉗製和消耗美空軍兵力,還乘大機群活動的間隙,以小編隊多批次連續出動的方法,遠程奔襲在鎮南浦和大同江口一帶的美機小機群,從中使自己也受到了鍛煉。
1953年2月17日,誌願軍空軍第十七師出動的一個小編隊,創造了4機打破美5架飛機“拉弗伯雷圓圈”陣,擊落美機3架的成功戰例。
“拉弗伯雷圓圈”陣即通常所說的“大圓圈編隊”。它創始於1916年的德國空軍,當時是一種大規模的戰鬥機編隊。這種編隊既有較為嚴密的防禦能力,又有一定的反擊能力。
在朝鮮戰場上,美機在與誌願軍殲擊機對抗時,也常利用其飛機速度小,轉彎性能好的長處,在不能直線逃跑的情況下,采取這一戰術。
這天15時40分,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指揮所發現6架敵F4U機在鎮南浦及大同江口一帶盤旋。照往日的規律美機該歸巢了。
不能放走他們!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指揮所當即命令,已經起飛去清川江口進行照相偵察訓練的十七師一個中隊去打擊這批敵機,同時令另一中隊支援。
支援中隊呼嘯著騰空而起,至鐵山半島南岸,從無線電中聽到“攻擊”中隊已投入戰鬥,機長估計美機很可能向椒島方向逃竄,故改變航向直奔大同江口攔截敵機的退路。
果不出所料,在大同江口堵住了在逃的5架美F4U機,其中一架已被“攻擊”中隊擊落。
隻見這5架美機繞成一個大圓圈,各單機相距300米,圓陣直徑約500至800米,各機首尾相顧。
整個圓陣朝太陽光方向高,背太陽光方向低,呈一斜平麵螺旋移動,並逐漸降低高度,向椒島方向退卻。
49團的4架飛機,帶隊長機餘開良為1號機,其僚機陳太渠為2號機,另一組機長耿東清為3號機,其僚機李春夢,即為4號機。
3號機首先發現敵機,經帶隊長機允許後,先投入誘導攻擊。他瞅準敵圓陣左側的1號敵機,距離美機800米時迎頭開炮,正當他攻擊時,圓圈左側的另一美機一扭機頭,企圖向我3號機攻擊,我4號機迅即開炮,將美機驅逐。
中隊長機率僚機陳太渠,隨3號機左轉彎攻擊,他從美圓圈陣的右側進入,咬住右側美3號機,距美機80米時開炮。
刹時,美機以小轉彎向內側脫離,沒打著美機,卻被對方反咬一口。
陳太渠高喊:“拉起來,敵人向你攻擊了!”
帶隊長機餘開良急忙向右側上方拉起,才脫離危險。
第一次3人開炮攻擊,均未擊落美機。因為美機圓圈陣有其獨到之處。
當我機攻擊對方圓圈陣中前麵一架飛機時,後麵一架飛機便乘機射擊支援,射擊後仍回到圓圈弧線上,盡可能保持其圓陣不被我機打亂,以便相互掩護、支援。
美機在遭到我機攻擊時,在圓圈陣的基礎上,非常容易用劇烈的內側小轉彎擺脫攻擊,使我機難以瞄準。
再攻!誰也沒等待帶隊長機命令,不約而同地向美機展開了第二次、第三次攻擊。
我3號機第二次攻擊,仍打對方圓圈陣左側的一架,一炮把對方1號機擊落。
我4號機掩護3號機脫險後,雖與長機失去了目視聯絡,但沒有退出戰鬥。
我4號機發現對方圓圈右側一架飛機,正處在自己開炮最佳距離和角度,便當機立斷,將美機擊落。
5架美機,傾刻之間被打下兩架,剩下的3架,再也沒有心思回到圓圈弧線上去保持什麼圓陣了,夾著尾巴,各自逃命了。
我2號機陳太渠在掩護長機攻擊中,發現左前方兩架美機慌慌張張地逃竄。
瞧美機顧頭不顧尾的狼狽樣兒,陳太渠差點兒沒樂出聲兒來。
“撞到老子懷裏來啦!”他開炮一攻,美機又使出急轉彎的“絕招”,迎麵飛來,企圖逃到陳太渠的機腹下,避開攻擊。
陳太渠見勢,迅速駕機與美機拉成水平。
哪裏逃!說時遲,那時快,從距美機800米至170米的距離內,陳太渠咬著牙,一口氣連續開炮,親眼看著這架飛機翼尾冒著黑煙,掉在大同江口。
整個空戰6分鍾,我誌願軍編隊無一損傷,勝利返航,但他們卻為這次戰鬥沒有將美機全殲而惋惜。
因為在這次出動前地麵準備時,沒有考慮到美機使用圓圈陣,所以第一次攻擊沒有成功,失掉了戰機,逃走了一架美機。
當人們向他們祝賀勝利時,他們卻在研究著下次戰鬥中,如何一次將美機陣勢攻破並獲得全勝的方案。
誌願軍空軍勇士,憑著機智與勇敢在創造著奇跡,打破了美軍空中優勢,很好地配合了反登陸作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