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獲得勝利2

湧現空戰英雄孫生祿

1952年12月2日,美國空軍派出一群“王牌飛行員”,駕駛著清一色的F-86戰鬥機,掩護一批轟炸機向鐵山半島和鴨綠江沿岸撲來。

孫生祿所在的部隊奉命起飛截擊這批美軍飛機。

誌願軍到達戰區後,雙方機群立即在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地搏鬥。

孫生祿率領僚機正在追逐1架美機,突然發現從右上方衝過來4架F-86,直奔自己的帶隊長機撲去。

眼看對方就要開炮,孫生祿大叫一聲:“不好!”一邊大聲提醒空中指揮員趕快躲避,一邊帶領僚機像一把利劍從正麵插入敵陣,一下子就把美機的隊形攪亂了。

4架美機惱羞成怒,瘋狂地向孫生祿圍攻過來。

孫生祿大叫一聲:“老子今天跟你們拚啦!”掉過機頭向為首的1架美機撞去。

美軍飛行員一見孫生祿豁出命來了,嚇得魂飛魄散,一側機身,掉頭就跑。

打退了4架美機後,孫生祿終於舒了一口氣,調動機頭,迅速朝帶隊長機飛去。飛著,飛著,他猛然瞧見右下方另有4架美機咬上了3中隊。

在此時,3中隊正在與前麵的幾架美機進行格鬥,腹背受敵,情況十分危急。

孫生祿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知道現在隻有向右急轉彎,朝美機衝去,才能解除3中隊的險境。他立即來了個盤旋,急轉過去。

跟在後麵的僚機也向右一轉,但因動作過猛,進入了螺旋,就隻剩下孫生祿的單機了。

麵對4架美機,孫生祿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快去援救戰友!”

孫生祿完全忘掉了個人的安危,勇猛地向美機衝去。

狡猾的美機見孫生祿單機衝了過來,不想放棄眼前的獵物,便耍了個花招,3架繼續追擊3中隊,剩下1架調過頭來向孫生祿迎麵衝來,企圖把孫生祿嚇退。

孫生祿望著迎麵撲來的美機冷笑一聲:“跟老子來這一套,也不看看你對的是誰。”

孫生祿不但沒有規避美機,反而加快速度向對方撞去。

美軍飛行員一見孫生祿來真格的了,慌忙讓開了路。

為了掩護戰友,孫生祿放過這架美機,朝著前麵的3架美機追去,並適時對準1架正在轉彎的美機,大膽切半徑,將其穩穩地套進瞄準光環。

到了400米的距離,孫生祿一按炮鈕,3炮齊發,這架美機拖著刺耳的怪叫聲向地麵墜去。

孫生祿剛把飛機拉起來,另外3架美機又向他撲來,企圖憑借數量的優勢壓倒孫生祿。

孫生祿鎮定自若,佯裝沒有發現,繼續向前平飛,就在美機要開火的一瞬間,他猛然來了個下滑倒轉,從3架美機的機腹下閃電般地繞到它們的後上方,並咬住其中的1架,緊接著,瞄準、射擊。

這個所謂的“王牌”連同他的座機頓時被炸得四分五裂。

另外兩架美機一見兩個同伴轉眼間都送了命,不敢戀戰,急忙夾著尾巴溜走了。

空戰結束了,孫生祿懷著勝利的喜悅,駕機穿過朵朵白雲,劃破湛藍的天幕,向基地返航。

可是,當他駕機經過昌城上空時,忽然從雲層裏竄出兩架美機,還未等他作出反應,對方就開了炮。

孫生祿隻覺得機身猛地一振,他明白這是飛機中彈了。

兩架美機見已擊中了目標,更是有恃無恐,輪番向孫生祿發起攻擊。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險情,孫生祿心不慌,手不軟,機智地駕駛著受傷的戰鷹上下翻飛,終於擺脫了兩架美機,然後用盡全力把操縱杆往懷裏一拉,飛機抖動著向高空飛去。

這時,油量信號燈發出一閃一閃的告警信號,這表明飛機的油料快用完了。

孫生祿輕輕地收了油門,利用已有高度,歪歪扭扭地向鄰近友軍機場滑去。

飛機安全著陸了,人們迅速圍攏上來,望著機身上那密密麻麻的彈痕,大家都楞住了。

最後,機械師一檢查才發現,孫生祿座機的渦輪器、天線杆已被打壞,機翼、座艙蓋也被打穿了。

損傷這麼嚴重的飛機,竟能奇跡般地飛回來,大家不由得異口同聲地讚歎道:“真了不起,這樣的飛機也能飛回來!”

大家同時向眼前這位英姿勃勃的空中勇士投去欽佩的目光。

第二天一大早,孫生祿即從機場返回自己的部隊。一進門,戰友們蜂擁而上,鼓掌歡迎凱旋的英雄。

有的要他講講隻身大戰群敵的故事,有的則讓他講講座機重傷後是如何安然脫險的。

孫生祿笑笑說:“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和大家想的一樣,隻要硬過敵人,敵人就熊了!”

說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部隊首長見孫生祿兩眼布滿血絲,關切地要他回去休息。

“首長,我一沒負傷,二沒害病,怎麼能安下心來休息?”在孫生祿的再三懇求下,部隊首長沒辦法,隻好答應給他換1架飛機,讓他繼續參加戰鬥值班。

12月3日11時,機場塔台上射出3顆綠色信號彈,孫生祿又和戰友們駕駛戰鷹向戰區飛去。這一次,孫生祿又把1架F-86打得淩空開了花。

返航後,孫生祿和戰友們剛坐下來準備吃午飯,突然,戰鬥警鈴又急促地響了起來。他扔下碗筷,再次駕機投入戰鬥。

在清川江上空,誌願軍空軍的12架戰鷹與4倍於己的美機酣戰在一起,戰鬥達到白熱化的程度。

突然間,雲縫裏竄出4隻“小狼”,從背後向誌願軍空軍帶隊長機撲去,空中指揮員麵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保衛指揮員!”孫生祿抱定這個信念,毫不猶豫地對著4架美機衝了上去。

美機見孫生祿來勢迅猛,嚇得慌忙避開。孫生祿緊緊地咬住1架美機緊追不放,從12萬米高空一直追到1500米低空。

就在他剛要發炮之際,突然,從右邊橫著又竄出兩隻“小狼”,並率先向他開炮,炮彈在孫生祿座機的四周爆炸了。

麵對陡然出現的險情,孫生祿毫不畏懼,仍然緊緊地咬住逃跑的美機,直到將其擊落,爾後一拉機頭,直衝雲霄。

這時,兩架美機也從後麵追了上來。

孫生祿剛要準備轉彎擺脫美機,突然看見右前方4架美機抄近路從背後偷襲誌願軍機群。

這該怎麼辦呢?衝上前去救戰友,還是右轉彎個人脫離險境?在生與死考驗的麵前,孫生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他駕機向對方衝了過去,攔住4架美機的去路。戰友們脫離了險境,然而孫生祿自己卻陷入了重圍,五六架美機惡狼一樣撲向他。

在搏鬥中,孫生祿的座機中彈起火,僚機馬連玉見狀大聲呼叫:“54號,快跳傘,快跳傘!”

可是,此時的孫生祿早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用力拉著機頭,駕著熊熊燃燒的戰鷹,向1架美機直撞過去。

僚機馬連玉眼見自己的長機血染碧空,淚水擋住了視線。他鎮定了一下情緒,揩去眼中的淚水,他帶著為長機複仇的怒火,一頭闖入對方陣營,左突右殺,擊落擊傷美機各1架。

在這次空戰,誌願軍機群在孫生祿和馬連玉的掩護下,取得了擊落擊傷美機6架的輝煌戰績。

可是,抗美援朝的偉大戰士孫生祿卻永遠長眠在異國他鄉,他犧牲時年僅24歲。

狠狠打擊美軍的挑釁

正當誌願軍為反登陸作戰準備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聯合國軍”為試探中朝軍隊正麵防禦的穩定性,策劃了一個“空、坦、炮、步協同作戰實驗”的方案,並以飛機、坦克、重炮及步兵協同配合,向中朝軍隊防守的被“聯合國軍”稱之為“T字山”的芝山裏南205高地發起了猛攻。

“聯合國軍”的這一挑釁行為,恰好給誌願軍一次“實習”的機會。準備了這麼久,指揮員們也想看看我軍作戰還存在哪些問題。

美軍在上甘嶺戰役失敗後,範佛裏特悲哀地意識到,自己的機會轉瞬間就要失去了。然而身為二戰名將,即使是剩下一線希望,他也要奮力一搏。

範佛裏特打定主意,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並求得小師弟克拉克的支持,調集當時能調集的最大兵力和火力,在總統就職典禮那天,發起了一次決定性的攻勢作戰,他叫囂要把“T字山”從中國軍隊手中拿下來,給總統獻禮,也給自己掙回點臉麵來。

克拉克這次很痛快地支持了老學長。他明白,這位老行伍要幹到頭了,就由著他再搏一把吧!

克拉克很同情範佛裏特,這位老學長的時運太不濟了。同時,身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也想用一次勝利的戰鬥行動來向新總統表明,自已在“金化攻勢”中未能得手,並不說明第八集團軍是一支戰鬥能力不佳的軍隊,那個殺到“平壤元山”一線的計劃也絕不是什麼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要想結束戰爭,他認為還是要在“打”字上下功夫。

範佛裏特選定的目標是“T字山”,也就是芝山洞南側高地。

美軍士兵經過偵察,報告範佛裏特,這個高地也就是一個排的守備分隊。於是,範佛裏特認定這是個軟柿子。

這個高地在中國軍隊作戰地圖上準確的稱謂是205高地,因其形似“T”字,故“聯合國軍”方麵稱其為“T字山”。

由於它位於城山、芝山防禦陣地的前沿,其南段又與“聯合國軍”陣地相連接,有很重要的戰略價值。

範佛裏特給這次攻勢的命名,卻顯得比“攤牌作戰”要保守得多,取名叫“第八集團軍空、炮、坦、步協同實驗”作戰,行動代號“鞭撻”。

雖然命名很保守,排場卻很張揚。

範佛裏特一反在“三角形山”的百般防範,克拉克這回也很賣力地為老學長打了一回場子。

克拉克除了組織第八集團軍的高級軍官們來觀戰外,還招呼來12名記者。來者都發了一份有6頁厚、用3種顏色套色、印製精美的“實驗”說明書和一份附有“實險”主要項目和進程的“劇情說明”。

記者們最本能的反應是,得到了一張百老彙的節目單。

範佛裏特的情報還真準,這高地上的確隻有一個排的守備分隊,即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七師第二〇一團第一連第三排。

這個排的排長名叫樂誌洲,是個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了,雖說到朝鮮來這幾個月光在東海岸挖工事帶看海景了,跟美軍交手過招這根弦可一直沒鬆過。請老大哥部隊介紹經驗哪,學習坑道作戰方法哪,幹部們到第一線兄弟部隊實習哪,這幾個月裏也長了不少見識。

第二十三軍全軍上上下下都憋著一股勁兒,要把華野老四縱那股子精神頭露出來給美國少爺兵們瞧瞧!跟第十五軍交接那功夫,他們又學了不少戰鬥經驗。

到了“聯合國軍”臨近進攻前一天,火力突襲達到了最高潮。

那一天,不算地麵炮火,光是遠東空軍的戰鬥轟炸機群就在這塊高地上投下了13萬磅炸彈和14箱凝固汽油彈。

這個火力支援的檔次,僅次於上甘嶺作戰的頭一天。

在“聯合國軍”炮火準備期間,在與“T字山”相似的地形上,美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二團一個加強營的攻擊部隊進行了多達9次的反複演練,直到每個人都了如指掌地熟悉了自己的任務。

為確保勝利,在臨行前,這個加強營還得到兩個噴火器分隊的配屬。

這種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1953年1月12日淩晨3時,範佛裏特首先發起了一次試探性進攻。

與上甘嶺一樣,免不了是炮火先把那個巴掌大的山頭給犁一遍,然後炮火一延伸,在4輛坦克掩護下,近200名步兵就吵吵嚷嚷地往山頭上衝。

這是美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一團的一個加強連。

美步兵第七師兩個月前在上甘嶺碰了個頭破血流,兵員損失甚為嚴重,撤出後經過整補,剛剛恢複了些元氣。

這次換了方位再打,那勁頭雖然已大不如在“三角形山”的時候,但在炮火飛機掩護下,還是鬧哄哄地開始了打進攻戰,還是顯得挺有氣勢的。

美軍認為這個高地的誌願軍是新上來的,不經打。果然,步兵們眼瞅著離山頂隻有幾步之遙了,可還沒一點動靜。美國兵們很得意,認為上邊的誌願軍已經被打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