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舉作戰2
創造戰征史的大奇跡
此時的鄭維山,坐在指揮部裏,一動不動。直到太陽落山,他才站了起來。
師、團指揮員們陸續離開了觀察所,回到自己的指揮所。
擔任主攻最高峰973高地的第五四二團指揮所布置得好像要舉行盛大典禮一樣。他們在坑道中央並排擺了兩張桌子,桌子上倒立的炮彈殼裏,插著幾束盛開的金達萊。在鮮花的前麵,擺著祖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慰問的香煙、蘋果和水果糖。
有來自祖國的作家、記者,也有兄弟部隊來參觀學習的幹部。尤其是那些記者,他們準備隨時對戰況進行報道。
指揮員坐在桌子旁邊,拿起電話機和首長對了表。在方圓幾百裏的深山峽穀中,500多門火炮,3500多名指戰員,要協同一致地去殲滅有堅固防禦陣地的敵人一個團,沒有統一的時間是不行的。那時沒有標準台對時,要以上級首長的表為準。
20時20分,二十兵團司令員鄭維山導演的炮戰首先開始。
成千上萬發炮彈呼嘯著傾瀉在對方前沿陣地上……幾分鍾後,我炮火向對方縱深轉移,對方以為我步兵要發起攻擊,都鑽出了掩蔽部,想利用其堅固野戰工事和猛烈的火力將我突擊部隊阻擋在陣地前沿之外。
誰知數分鍾後,我炮火又打了回來,來不及鑽進坑道的“聯合國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橫飛。
第三兵團司令許世友,見鄭維山如此善用炮火,拿起電話對鄭維山說:“好!鄭司令員給咱上回鍋肉了!”
鄭維山笑著回答說:“等著吧,今天還有紅燒洋鬼子呢!”
話剛落音,炮兵第三次急射開始。剛出現在朝鮮戰場不久的蘇製“喀秋沙”火箭炮加入戰鬥,一個集團猛射,成千上萬條火龍飛向對方前沿野戰工事,山崩地裂,對方陣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把半邊天空都映紅了
潛伏部隊的攻擊終於開始了。
戰鬥進行得相當順利。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當時我軍的通信器材實在太落後了,部隊向前衝鋒時,團、師、軍指揮所幾乎隻能靠空中的信號彈來了解衝擊進展的情況。甚至連信號槍有時也難免出現故障。於是,在戰鬥中就出現了一些令人提心吊膽的時刻。
第五四二團第三營本來已經攻上973主峰,可是有線電話沒架通,無線電呼叫不上。
第一八一師師長鍾發生打電話向團長武占魁了解情況,武占魁彙報了自己的判斷,但是,鍾發生還是擔心部隊沒打上去。
由於通訊聯絡不暢,武占魁隻好派戰士到前麵了解情況,並要求他立即彙報。
團長、師長著急,軍長、兵團司令也著急。
鄭維山還親自打電話給張軍長:“張祖諒嗎?怎麼搞的,仗才開始就放羊啦!”
“鄭司令放心,我們有把握!”張祖諒很有信心。一小時後,973高地主峰升起了一麵紅旗。
原來,第八連衝擊正麵崖高坡陡,八連攀登不上,跟進指揮的營長負傷了,連長也犧牲了,政治教導員率領突擊隊繞道迂回才得以突破。
在距主峰隻有100米時,又被鐵絲網攔住去路。關鍵時刻,火箭筒班班長李雲峰連續3次撲到鐵絲網上,讓戰友們踏著自己的軀體,衝上高地,終於在21時28分,在第五四三團第四連配合下,全部占領了主峰。
戰鬥結束後,戰友們才發現,李雲峰已被炮彈片炸傷6處,渾身上下,數百處被鐵絲網紮破,整個成了一個“血人”。
22時,攻擊戰鬥全部結束。僅僅70分鍾,南朝鮮軍第二十七團陣地即全部落入第六十軍之手,守軍大部被殲,還搭上了南朝鮮五師的師部搜索連。
這個時候,對方將領崔弘熙才反應過來,按常規,他將縱深支援炮火調整過來,猛烈轟擊第六十軍的攻擊道路,以攔截後續部隊跟進。
可他又錯了!這時,第六十軍攻擊部隊的二梯隊已全部隨突擊隊跟進,8837諸高地的攻防兵力已經充足,就等著打反撲了。
第六十軍,首創了陣地戰以來一次殲滅對方一個團的模範戰例。
戰況令所有的人,包括誌願軍總部首長感到十分興奮。潛伏突擊隊共用了70分鍾就攻占了預定目標9492高地、973高地和8837高地,殲滅南朝鮮軍二十七團第二營、第三營和師部搜索連等。
由鄭維山策劃和導演的一場3000多人大潛伏,創造了朝鮮戰場上的一個大奇跡。打退對方瘋狂反撲
在潛伏作戰成功後,我軍又麵臨著如何應付“聯合國軍”的反撲這一問題。
此時鄭維山開始“激將”,他告訴第六十軍軍長:“你的對麵,是敵人一個軍團4個師,還有美一個空軍聯隊,天亮敵人肯定要反撲,告訴部隊要做好與敵長時間拚殺的準備,你要頂不住,早說話,兵團二梯隊第二〇三師和第六十三師配在你後麵。”
張祖諒一聽,“這是什麼意思?”
他抓起電話,開始一個團一個團地問情況。張祖諒也來了個激將法,他在對每個團詢問情況時都要加上一句:“鄭司令說了,我們要是不行,預備隊隨時可接替我們。”
那些師長、團長們誰不明白,拿下上述陣地,基本用的都是潛伏的部隊。軍裏的預備隊和各師預備隊都沒有用上呢,豈能讓兵團二梯隊白白上來“撿便宜”!
天亮後,“聯合國軍”果然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開始瘋狂地反撲。我軍依托既得陣地頑強抗擊對方,連續打退了對方10多次衝鋒。
“聯合國軍”依然投入了強大兵力,不停地向六十軍各陣地猛烈地進攻,企圖用集中主力輪番進攻的方法奪回被我軍占領的陣地。
中午,張祖諒打來電話,直接找鄭維山。
鄭維山接過電話,就聽張祖諒在電話裏喊:“鄭司令,8837高地彈藥告急,請兵團支援。”
鄭維山想也沒想,就說:“知道了,我馬上想辦法給你送!”他清楚張祖諒不是遇到特別困難是不會求援的。
放下電話,鄭維山往前沿陣地看去,那裏,幾十架飛機在輪番轟炸掃射,爆炸聲不絕於耳。
怎麼送?靠人背肩挑,解決不了問題。用車輛送,難躲飛機轟炸。鄭維山走出掩蔽部,警衛員緊跟著他來到存放彈藥的坑道。站在坑道口觀察了幾分鍾,鄭維山下達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命令:
鄭維山說:“看到沒有,敵人這一批飛機拉起轉彎,再飛回來要10多分鍾。我們在坑道裏將彈藥裝好,10輛車一起衝出坑道,等它飛回來,我們早上去了。”
這一著還真靈。10輛滿載彈藥的汽車,趁敵機轉彎時衝出坑道,直奔8837高地。當對方明白過來時,9輛車已到達安全地帶。
當對方集中力量向第六十軍陣地反撲之時,鄭維山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又向右翼的第六十七軍發出一道命令:“你們立即向十字架山發起攻擊!火力要猛,動作要快。”
第六十七軍的將士們早就等著動手的命令,現在時候到了。十字架山頓時槍炮聲大作,第六十七軍一鼓作氣衝上山頭,對方第八師第二十一團大部被殲。
第六十七軍突然迅猛的攻勢,使美軍司令官泰勒的指揮部裏亂成一團,泰勒匆忙調兵遣將,企圖阻止第六十七軍擴大戰果。他哪裏知道,鄭維山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
此時,鄭維山準備的兵團二梯隊兩個師分別從東西兩側同時加入戰鬥,向對方第五師9492高地和第二十師六十二團10896陣地同時發起猛烈攻擊。
我軍戰士作戰勇猛,進攻神速。《韓國戰爭史》把這場戰爭作戰例記了下來,在書中講到:
6月10日日落西山,第五師與往常一樣,第二十七團、第三十六團的警戒組在前沿埋伏,執行夜間警戒。這時中共第六十軍開始炮擊我陣地,並以兩個團兵力在中東部戰線掀起狂風波浪,矛頭指向師的東側翼。第一八一師10日下午在鬆亨集結待命,傍晚開始沿五峰棱線東西兩側分進突入。首先,在第五師左翼949高地,敵人投入一個連規模兵力佯攻,牽製我軍。20時前後,敵人突然發射一萬多發炮彈,向師的右翼第二十七團發起進攻。敵兩個營尾追第一連衝向973高地。前哨陣地被突破,主陣地崩潰。第二十七團預料到敵人會發動大規模進攻,作好決戰準備。這時敵炮火更加猛烈,在883高地、9492高地主抵抗線一帶爆炸,使人寸步難行,有線通信炸斷,陣地一片混亂。這時,敵我炮擊達到高潮,爆炸聲震天動地,949高地東山坡一片火海。第二十七團丟失973高地和883高地,右鄰第六十二團陣地依然平靜。由此推斷,敵人集中兵力攻擊第二十七團的目的,顯然是逼第五師從北漢江東側突出部撤走。
《韓國戰爭史》曾對朝鮮戰爭中誌願軍取得的戰果大加貶損,並對“聯合國軍”方麵的戰績極力吹捧,因而有諸多失實之處。但是他對我六十軍發動的這場進攻的記述,卻基本上還是準確的。
“聯合國軍”第五師招架不住,退至第二道防線,打到15日0時,對方五師的部隊開始向南潰逃並炸毀了北漢江上的六座橋梁和大量渡河器材,混亂中不少人掉入江中,丟棄的重型裝備隨處可見。
南朝鮮軍第二十七團第一營營長崔奎宣中校,在後來回憶了他當時的慘狀和心態時說到:
戰鬥開始時,我方遭敵數萬發炮彈的轟擊,我團防守陣地遭到的炮擊尤甚。雖然預料敵人發動進攻,但直到敵兩個營出現在我營陣前時,才知道進攻規模之大,在這種情況下與敵對抗,其殘酷性難以言狀。血戰中,兩個連的連長和營搜索隊隊長全都戰死,傷員劇增,主抵抗線崩潰。973高地丟失後,第三十五團前來增援,經3晝夜苦戰,非但沒有成功,連第三十五團也損失過半晚上接到撤退命令,但這時已無退路。在100號公路上,中共軍人來人往,北漢江上的橋已經毀掉,加上到處是我軍裝備的爆炸聲和火光,更加重了士兵的恐懼心理,好像敵人就在身邊似的,於是竟相跳江逃命。有的士兵抱著橡膠睡墊,有的則徒手遊渡。這中間有20多人喪生,我也因中途抽筋幾乎喪命。
從11日開始,南朝鮮軍第五師和預備隊第三師在泰勒的嚴令之下,連續進行反撲。至14日,我軍共挫敗“聯合國軍”一個排至4個營兵力的進攻即達190餘次之多。
第六十軍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依托敵人奉送的坑道工事並不斷組織陣前反擊,先後斃傷俘敵7000餘人,連連粉碎敵人的瘋狂進攻,完全鞏固了陣地。
這時的第六十軍,攻若猛虎,無堅不摧;守若磐石,不動如山。
張祖諒,打了個翻身仗!
在戰鬥結束後,中國人民誌願軍、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發來嘉獎令。電文稱:
我軍六十軍此次反擊8837高地和9028高地戰鬥,是我從敵一個團陣地同時突擊,並占領了該團的主峰陣地,僅經70分鍾戰鬥即創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這說明了隻要我們戰前真正作到充分周密的準備和細致的組織步炮協同,並把指揮的技巧與部隊的英勇頑強相結合,同時衝鋒突破敵一個團的防禦陣地是完全可以的。我六十軍首創我軍防禦作戰以來一次殲敵一個團大部的範例,特予通報表揚。望再接再厲。繼續穩紮狠打,爭取更大的勝利。